評論|推動貴陽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增強驅動力,是推動貴陽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加務實的舉措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培育招商引資的“高地”、創業發展的“沃土”,加快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奮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貴陽高質量發展,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進一步深化認識,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落實到貴陽經濟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對經濟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產業發展、強化招商引資,是推動貴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這三件大事具有緊密的邏輯關係,互為前提、互為條件、互為結果,相互作用、互相影響。優化營商環境是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更好推進招商引資、振興實體經濟的基本前提。貴陽作為省會城市,是全省發展的“火車頭”“發動機”,必須有與省會地位相匹配的營商環境;我們要按照“一年重點突破、兩年全面提升、三年爭創一流”的目標,精心打造與全省“首善之區”相匹配的一流營商環境。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貴陽高質量發展,要深化改革、再造流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實質上是一場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是一場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全市各級各部門及廣大幹部要切實增強推進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將其作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貴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題中之義,舉全市之力打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貴陽在行動”這場攻堅戰。要堅決破除陳舊觀念和僵化思維,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從體制機制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新。要敢於動真碰硬,對出臺的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必須不折不扣執行,不能僅在一些非主要的、非內在的、非必然的環節上作不痛不癢的“修補”,而是要敢於觸及問題本質,抓住主要矛盾,找準問題癥結所在,決不能為了既得利益搞“虛優化”“假提高”。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貴陽高質量發展,要更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水平,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要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主要切入點和有力突破口,推動流程再造,提高整體效能。“放管服”改革一定要徹底,要敢於動部門的“奶酪”,捨得從自己的“口袋”把權力掏出去,該放的權放得更徹底、更到位,該管的事管得更科學、更高效。要加快推進“一網通辦”辦事流程改革、“不能說不行”觀念行為變革,大力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構建起“一張網、一朵雲、一個號、一扇門、一支筆、一次成”的政務服務貴陽模式,努力打造政務服務最優城市,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關乎貴陽全局、決定貴陽未來。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同德、合力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貴陽在行動”,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和韌勁,抓出新成效、實現新突破,真正把貴陽打造成為投資熱土和創業高地。

文字:本報評論員

審校:肖 燕

簽發:況順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