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真的就是给孩子打一针这么简单吗?

好多没有进过医院的家长都太不知道还有麻醉师这一职业,他们甚至以为手术当天随便找个医生或者护士打一针就好,其实,麻醉医生付出的努力,不比哪个医生少。但是今天,小渔要告诉大家的是,孩子们能生活在有麻醉师的当代,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麻醉,真的就是给孩子打一针这么简单吗?

一说到麻醉,很多人都以为很简单,一针就可以了,什么都不用担心,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

在没有麻醉的年代,手术都很血腥

在没有麻醉的年代,通常的手术场面是这样的:将病人绑在手术台上,几名壮汉用力按住,医生以最快速度,在病人的嚎叫声中手起刀落。再一烙铁按上去,泼泼热油,止血,收工!

于是,一系列骇人的记录就此诞生:

——俄国外科医生皮罗果夫可三分钟锯断大腿,半分钟切去乳房。

——法国名医让•多米尼克•拉里24小时为200个病人做完了截肢手术。

——在这些快刀手中,最出名的是英国医生罗伯特•李斯顿,他以手术奇快著称,人称“李斯顿飞刀”。当然,他也创造了300%的手术死亡率。

麻醉,真的就是给孩子打一针这么简单吗?

当时的外科医生画像。对,不要怀疑,他手上的就是手术器械,没有夸张,就是这么大个儿

有人会问,300%的手术死亡率是怎么来的呢?小渔给大家解读一下:

在没有麻醉的时代,手术室也远不如现代手术那么安静,堪比闹市。据说,这位著名的外科医生罗伯特•李斯顿截一条腿只需28秒。每场手术时,他都要兴奋地冲着大伙叫喊:“给我计时,先生们,计时!”而其中一位被他以神速切下腿部的患者翌日因感染死去(这在当时相当常见),他的助手则被他失手切断手指,亦因感染而死去;另一个无辜受害者是在场观摩手术的医生,被他刺中两腿间的要害,因恐惧而休克致死。这么高的死亡率多吓人,连旁观者都会被波及。

麻醉,真的就是给孩子打一针这么简单吗?

外科医生正在用刀锯为病人进行截肢手术

中国的古代麻醉就文艺多了,带着不羁的豪放

最典型的就要算关公被刮骨疗伤,面不改色的故事了。一代神医华佗为关云长刮毒疗伤,关羽边喝酒下棋,小渔揣测着,其实下棋只是托词,喝酒才是关键。所以就有人说,中国史上最搞笑的医嘱就是:烈酒1瓶,医患各半,术前30分钟干了共勉。

可见因为缺乏麻醉技术,疼痛始终是手术的一个大问题,很多病人都熬不过下手术台的那一刻。

现代新型麻醉医生的努力

那么,麻醉真的只是打一针的事情吗?当然不是,就为了大家想象中的“一针”,麻醉师们要经过五年的全日制学习,两年的实习之后,在“帮带师父”的带领下,每年也要进行各种考试、考级,麻醉医生也有主任医师、教授呢!他们每天还要进行术前巡视,术中监护,术后访视,每个环节都不得疏忽。当然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是麻醉医生,在孩子们的眼中,他们都是医生叔叔、护士姐姐,所以他们就这样的被忽略了。

麻醉,真的就是给孩子打一针这么简单吗?

所以,让我们向默默奉献的麻醉医生致敬吧!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