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老城南最本質的魅力,來自於它那天造地設的生命系統——星羅棋佈的老街小巷

。它們像人體的經脈和血管一樣,呼吸,搏動,上百年來,連綴著佈滿時間刻痕的生活片段。對於老城南的街坊們來說,他們是縱橫交錯的生命之流,幾十年如一日的時光,經由它們,自如吞吐著。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那邊在很多人的眼裡看來有些破舊,但是我很喜歡,那種老城最真實的生活氣息。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和朋友去那邊逛逛,淘淘衣服,吃碗小刀面。人生也不過就是如此了。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想要領略老城南的過去和現在,下面這個暴走路線也許可以讓你一次過足癮……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從張府園地鐵站3號口出來,沿著建鄴路往前走300多米,就是評事街。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如果要找一條巷子代表老城南,那麼非評事街莫屬。評事街內阡陌縱橫,一條條老巷子,藏著許多陳年舊事。時間在這裡彷彿停止了腳步。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童年吃的記憶,老南京的味道全在這兒了。

每天一大早,評事街街口總會有一家板鴨店早早地就排起了長隊,問道他們為什麼一大早的就來這兒排隊,食客們總是說,“喜歡章雲鴨子地道的老南京味兒,以後要是這店搬走了,還不知道哪裡才能吃的到呢。”

於是每天的早晨都會看到門店一開張就排起了長龍隊伍,每天都保持著200多隻的銷量,成為了評事街的第一景。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賣的最好的要屬他家的烤鴨,烤鴨鴨皮脆而不焦,肉質細膩,蘸點烤鴨滷子,唇齒間瀰漫著油脂香。他家的烤鴨滷子,據說是真傳的,味道醇厚,配合著鮮美的鴨肉入口不是很鹹,回味中還帶有微微的甜味。

但凡是要走親戚串門的老南京人,都會路過這兒切上一隻鴨子帶走嚐個鮮,路途比較遠的,乾脆就現場真空包裝了起來,保鮮兩三天完全不成問題。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在評事街和打釘巷交叉口,就是著名的李記。走累了,可以在這裡吃一回正宗的老城南牛肉鍋貼,七家灣就在附近。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李記再往裡走,就是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是老南京特別是那一帶的老城南和回民更偏向於草橋。老城南講,當年的七家灣現在只有草橋的最老一輩還健在,手藝也還是比較原汁原味的。而李記則已經到第二代了。草橋的鍋貼更是代表南京鍋貼上了《舌尖上的中國》,足以證明他的正宗了。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評事街中多以二層老式木房為主,現在多數的一樓經過改造成了門面房,做起了小生意,門面雖小卻樣樣俱全,賣著各式小玩藝小食品的小攤佔著兩側路牙,老人與賦閒的人三三兩兩地在路邊聊著天,來往於這樣的小巷中,你很難感受得到外面都市裡的繁華與喧囂。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與評事街毗鄰的老巷很多,大板巷、千章巷、老坊巷、走馬巷、綾莊巷、平章巷、成善坊、繡花巷、馬巷、老坊巷……,還有聞名遐耳的南市樓。這些小巷與評事街連成一片,縱橫交錯,成了老南京的一道獨特風景。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從評事街轉入綾莊巷,出來就能看到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別稱“九十九間半”,是南京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由四組並列坐南面北和一組坐東朝西的五進穿堂式建築所構成的,在建築群的東南隅有後花園,稱“小園”。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甘熙故居並非徽派建築,也不是完全的蘇式建築,有著自己的建築風格,其門樓裝飾較為樸素,庭院空間較為疏朗,封火牆高大注重實用。1992年這裡被闢為南京民俗博物館,展示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工藝,喜歡傳統手工藝的可以進去一看。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甘熙故居還有生動的民俗展,用場景再現展示了南京的民俗,瞭解一下南京現在的和以往南京人都在結婚、過年等怎麼過,來這裡最為直觀啦!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逛完甘熙故居,繞過人擠人的夫子廟,從平江府路到白鷺洲公園。

這裡絕對是老城南最大最為安靜而美麗的園林式花園了。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白天的門票比晚上便宜,因為晚上有花燈,白天的景緻就是一般的湖水加小橋,公園不算大,一個小時就能走完。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從白鷺洲公園的東門出去,水道和城牆之間,有一片類似於江南小鎮的地方。小橋流水,安靜異常。絕對是一個人發呆的好去處。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從白鷺洲公園東門出來,經長樂路,然後就到老門東了。

一個屬於南京的城南舊事,一個沒那麼擁擠嘈雜卻比夫子廟更有老南京歷史痕跡的古街。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相比於夫子廟,這裡很小,順著主幹道十分鐘就能走到盡頭,感覺很安靜,也再現了南京老城南的原貌。街邊有各種各樣的店鋪,特色小吃。價格也比較親民,沒有夫子廟那麼貴,質量還比較好一些。走在這裡的巷子中,體會一個老南京的生活。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美食、謐靜的數不清的小巷、還有抬頭望去滿滿都是梧桐樹枝,吃累了那就走走小巷,走累了就坐在高凳上看看來來往往的人。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在老門東街區古牌坊的西面有一處風格獨特的建築,那就是在南京色織廠老廠房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一院兩館”(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和老城南記憶館)。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在老門東的中部,有條叫“南京味道”的小巷子,是老門東街區人氣最旺的地方。玩了一天,各種小吃讓你墊墊肚子。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沿著城牆,從老門東去中華門城堡的路上,有座駿惠書屋。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這座書店由一座傳統的三進古民居打造而成,其所在的建築是一座三進庭院的二層徽派建築,外牆是徽派馬頭牆,正門由徽派三雕之一的磚雕和徽派門樓結合。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駿惠書屋的文化活動也將豐富而多元,除了名家講座、籤售之外,駿惠書屋還會引入模式新穎的學術交流,主題演講,主題論壇,增加分享和參與性。

老城南的街道,處處都是南京的味道!

就算不愛書,進去在古色古香的老樓裡轉一圈,感受現代與古典的結合,也讓人心曠神怡。

我想,歲月能給我們的並不是對過去的念念不忘,對所有發生過的事情,不論好的還是壞的,就像老南京的味道逐漸消逝,要給的是一份包容,感恩,以及對未來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