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卡,仍是銀行零售必爭之地!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出13萬億

髮卡,仍是銀行零售必爭之地!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出13萬億

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卡量逾13萬億元,漸成銀行零售增收“利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髮卡量突破了萬億張。

信用卡量過億張俱樂部已有四家銀行

2017年中國信用卡累計髮卡量增長26%,成為近年來的最高增速。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信用卡人均持有量為0.46張;在數位銀行業內人士看來,信用卡仍有很大的空間,是銀行投入大量資源的潛力業務板塊。

從國有大行和全國股份行在半年報公佈的數據來看,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除了未披露數據的華夏銀行,其他行信用卡髮卡量均出現了10%以上的同比增速;尤其是中國銀行,信用卡髮卡量增幅高達61.36%,2017年6月末有效信用卡量不過6400萬多張,到了今年6月末累計髮卡量達到了1.037億張。中行也首次晉身信用卡數萬億張俱樂部。

髮卡,仍是銀行零售必爭之地!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出13萬億

從半年報披露的各行信用卡發行量來看,四大行中的工商銀行發了1.56億張居首,其次是建行發了1.15億張,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發了1.14億張、同比去年增幅19.51%,再就是中行1.037億張;農業銀行以9333億張緊隨其後。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末,像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信用卡髮卡量分別為5820萬張、5139萬張、4678萬張、3664萬張,在規模上相對較弱勢,但是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39.89%、29.25%、35.12%和37.28%。

不過,雖然信用卡保持高速增長,但是部分銀行信用卡業務交易量有所分化。中國銀行今年比去年6月多發了近4000萬張卡,不過該行財報顯示,今年6月末信用卡的交易額1306億元,相比2017年年中不增反減了3%。

從數據來看,“零售之王”招行的信用卡單卡的卡均收入也有所承壓,一位知名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目前整個市場的信用卡覆蓋率還是相對較低,所以信用卡業務在一段時間內仍然是銀行重點投入做的一個很大的業務條線,卡收入、規模增速等要出現瓶頸,起碼要到明年之後。”

銀行零售增收利器,上半年刷卡交易額近13萬億

今年半年報顯示,多數銀行同業及理財降幅明顯,在資管業務由於新規出臺而短期承壓背景下,高速發展的信用卡業務已成為銀行中間業務的支柱。數據也顯示,直接影響銀行卡信用卡收入的交易規模在上半年的增速,堪稱“亮瞎眼”。

信用卡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三處:息費收入(含分期或逾期)、刷卡回佣和年費收入,雖然近年來信用卡分期收入增速較快,但仍以刷卡回佣收入為主。因此,信用卡的交易額可以說直接影響銀行卡的信用收入。

而從統計來看,除了華夏銀行未公佈數據,13家銀行交易額總計12.92萬億元,這之中,還有部分銀行財報顯示的是分期額度,這意味著,銀行信用卡刷卡交易量比13萬億元更高。

髮卡,仍是銀行零售必爭之地!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出13萬億

上半年,招商銀行的信用卡交易額同比增長了41.23%,高達1.82萬億元,居於所有銀行之首。與之相應的,該行的信用卡業務收入達到313億元,同比增長了23%。從2014年開始獲准開展信用卡業務的浙商銀行上半年刷卡交易量263億元,同比增長了1.71倍。

其他一些發力零售轉型的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的刷卡交易量同比增速也分別高達89.9%、66.41%、64.36%、43.79%、43.51%。亮眼增速之下,信用卡業務帶來的收入大幅增長,像中信銀行上半年信用卡營收233億元、同比增40.54%,光大銀行182億元、同比增40.68%,以及浦發銀行營收276億元、同比增26.28%。

上半年,部分銀行短期貸款平均收益率高於中長期貸款平均收益率,比如招商銀行,主要就是因為短期貸款中的信用卡貸款及小微貸款收益率較高。從該行的貸款和墊款從期限結構來看,短期貸款平均餘額15,625.42億元,利息收入469.94億元,平均收益率6.06%;中長期貸款平均餘額18,988.15億元,利息收入418.29億元,平均收益率4.44%。

上半年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5萬億 ,多家不良率略增

髮卡量、交易額的增長背後是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規模擴張。除了浙商銀行未公佈數據,其他13家銀行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信用卡貸款餘額合計有5.15萬億元,同比去年6月末的4.64萬億,增幅逾11%。

今年8月20日,央行公佈2018年Q2支付體系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Q2信用卡半年逾期總額756億元,而2016年末這一數字是535億元,2017年末663億元,到了2018年Q1為711億元,而2018年Q2環比增幅6.35%達到了756億元,不難發現,信用卡半年未償(逾期)增速在加快。

髮卡,仍是銀行零售必爭之地!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出13萬億

具體到各家來看,除了興業銀行的信用卡貸款不良率1.27%,比年初略降了0.02個百分點;公佈了不良率的招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1.14%,比年初微增0.03個百分點;上半年大舉發力信用卡業務的中信銀行不良率比年初增0.74個百分點;信用卡業務發展迅猛的浦發銀行不良率增至1.58%;平安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微增0.01個百分點達到1.19%。

髮卡,仍是銀行零售必爭之地!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出13萬億

上述分析師認為,短期內信用卡不良貸款的增長,和信用卡髮卡量、覆蓋客群增長直接關聯並不大,“競爭越激烈,信用卡客群的准入門檻會放寬,但因此形成的不良並不一定會那麼快那麼直接體現在不良貸款餘額及佔比上;因為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的生成有相對的滯後性。”他分析,“信用卡的不良貸款生成周期較長,中間有一個借款、還錢、逾期、不良生成的過程,因為當前信用卡的客群增長、貸款餘額投放加速,跟目前的不良貸款率增長關聯度不大。”

不過,儘管相比銀行貸款,信用卡貸款的不良率相對較低,被業內視為相對優質的資產;多家不良率比年初微增仍值得重視。“不良會讓銀行考慮風險等因素,調整資源投放。”上述分析師提醒。

巨頭競奪,信用卡如何做出差異化

資產優質、營收增長快速的信用卡業務競爭日益激烈,銀行機構要做大市場,將面臨著同業信用卡產品、互聯網巨頭準信用卡產品的競爭及第三方支付的諸多挑戰。

從銀行的情況來看,依託多元化線上線下場景創新產品,積極利用金融科技,成了重要的決勝方式。

首先是創新產品線,拓展消費金融場景。

比如工商銀行推出工銀生肖卡、留學生卡、宇宙“侏羅紀”卡等新產品;招商銀行持續推進與互聯網企業卡產品合作,推出如盒馬鮮生、天貓營業廳、今日頭條等多款聯名信用卡產品;積極探索粉絲卡產品商品化經營體系,推出 Hello Kitty、泰迪等珍藏卡產品。

而且,相比之前的一個新變化是,隨著2017年末現金貸新政出臺,部分風險管理水平薄弱的小貸、P2P 等退出市場,不少銀行信用卡都積極推出了還款型及商品型信貸產品,這也逐漸成為銀行信用卡的重要收入增長來源之一。

第二是積極利用金融科技,推動智能投顧和風控。

各家銀行的信用卡APP移動端,通過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場景消費和生活資訊等,已經成為了銀行重要的零售渠道。同時,通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用於反欺詐風控,多數銀行信用卡的智能審批效率和速度大幅提升。比如招商銀行的信用卡天秤系統,30 毫秒內風險決策和億級數據計算能力,達到百萬分之一量級的資損水平。一些銀行入招行、浦發等也積極與金融科技巨頭如螞蟻金服等進行技術、徵信資源合作。

“雖然競爭日益激烈,但是信用卡增量市場還是很大,目前卡中心去競爭的最主要的方式還是通過各種營銷方式,比如廣告投放等,搶佔客群、爭奪流量。”上述分析師認為,銀行信用卡要差異化競爭,一些地方性銀行可以積極合作當地社保、商戶等、打出區域特色;而全國性的股份行在產品設計及優惠權益上可以進行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