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親賜「江南第一家」,宗祠百年鳥雀不居,精美木雕卻遭破壞


浦江鄭宅很小,名氣卻很大。鄭氏家族自南宋落戶浙江金華浦江,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三百餘年不分家,鼎盛時期鄭家三千餘人同吃一鍋飯。鄭氏家族以孝義傳家,世代清廉,故又被稱為“鄭氏義門”。明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親賜鄭氏一家為“江南第一家”。

我曾多次來到這裡,每次來都能給我新的認識,領悟到關於家、關於孝、關於義的真正含義。當走進“江南第一家”這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九座牌坊時,深深感受到浦江鄭家在歷史長河中的顯赫地位與功績。

如今,鄭宅鎮居住的基本都是鄭氏後人,這條小溪便是他們的生活水源。白麟溪彎多流緩,自古就因“十橋九閘”而遠近聞名,十座單孔石橋分佈在全長不過半里路的街面上,兩岸居民通行極為方便。九個水閘就造在每座橋的上端以控制水量,水呈梯形一級一級往下淌,為小鎮增添了無限風光。


在溪邊有一口方井名為“孝感泉”。相傳南宋初年,天下大旱,當年首創合族同居始祖鄭綺的母親臥病不起,想喝清涼的水。鄭綺四處尋水未果,急得雙膝跪地,乞求上天賜下甘霖。鄭綺的孝心終於感動上天,一道閃電打在白麟溪邊,炸出一道裂縫,地下湧出了清涼的泉水,孝感泉由此而來……

在孝感泉左側有一座昌三公祠:也稱眉壽堂,這裡是鄭氏家族舉辦婚禮的地方。鄭氏家族早在幾百年前就實行一夫一妻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是絕對不能納妾的。而且鄭家人選媳婦、女婿最看重人品,絕不接納品質低下的紈絝子弟。

走進公祠,迎面是一塊牌匾,上題有“麟鳳”二字。在牌匾後供有一尊“老佛像”,意在此悼念明朝建文帝。據當地人介紹,建文帝被自己的叔叔永樂皇帝朱棣奪了皇位後,出逃到浦江鄭洽家忠孝可侍,遂後將其藏匿昌三公祠內。後又因故被發現,官兵追捕到鄭家,文帝藏於井中得以脫危。從此,鄭治隨建文帝過上逃亡的生活。鄭家為悼念建文帝在昌三公祠供“老佛像”一尊。


這座曾與明朝皇室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祠堂,如今看來依然富麗堂皇,盡顯氣派。房上屋樑滿是精美絕倫的木雕,讓人歎為觀止。

只是走近一看,一些精美的人物雕刻已被破壞。據說這些都是文,革時期傑作,實在讓人感到痛惜。

“江南第一家”原指鄭氏宗祠,建築結構透著濃郁的明清風格,共有五進六十四間房,佈局恢弘開闊,為當年族人的活動中心。或許是用料的緣故,多年來宗祠內鳥雀不居,蜘蛛不留,蚊蠅無跡,夏日清涼無比。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