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全國最大鄒氏宗祠,隱藏於武夷山下的古村,它還是萬里茶路的豐碑


很多朋友到武夷山,一般都只會遊覽天遊峰、九曲溪、大紅袍、虎嘯巖等武夷山的核心景區,其實在武夷山周邊還有不少值得一遊的好地方,比如說青龍瀑布、玉龍谷、柳永故里、下梅古村都非常不錯,這裡渝帆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下梅古村的一個標誌性建築——鄒氏宗祠。

下梅村並不大,900多米的人工運河穿村而過,沿河兩岸建有涼亭闌杆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築、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風淳樸的民情風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小石橋下溪水淙淙,溪兩岸木質風雨廊下,坐著三三兩兩喝茶聊天的老人。恢宏的老建築依舊訴說著曾經的輝煌。根據記載,康熙19年,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300餘艘,且轉運不絕。

其中,與晉商合作的下梅村鄒氏,創辦了商號“景隆號”,每年獲利百餘萬兩白銀,取得成功後,建豪宅七十餘座,修當溪建碼頭,立家祠、設文昌閣,大興土木,傳教化,重教育。而鄒氏宗祠便是其中的代表,現已成為下梅村的標誌性古建,也是武夷山境內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築,據稱還是全國最大的一座鄒氏宗祠。


鄒氏原藉江西南豐,公元1694年,鄒元老帶著他的兒子們入閩,來到下梅村擇居創業。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鄒氏才發展為閩北有名的商賈。1790年,鄒氏禹章、茂章、舜章、茵章四兄弟一起修建了這所宗祠,耗資巨大,可以說是晉商萬里茶路起點上的一座豐碑,見證了二百多年前的茶路繁盛。

宗祠大門以幔亭造型,對稱佈列梯式磚雕圖案,為體現中國家族敦本傳統,特飾有 “木本”、“水源”這篆刻書法兩幅,意思是說一個家族的繁榮昌盛,如樹木一樣,有賴於深深遍佈在鄉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賴於源頭的涓涓細流,揭示了鄒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

宗祠門前設有拴馬石,抱鼓石,供前來祭祀始祖的後代駐停。祠內供有祠規、家祠史略的碑刻。主廳敞開式,兩側為廂房,樓上為觀戲臺。前廊為精巧木柱拱架,造型別致,可懸宮燈、花燈。照壁為四扇合一的木雕畫屏門,主體表現為倫理、宗法、生活情趣。其風火牆為雙波造型,氣勢宏闊。祠內備有宴會設備、祭壇,由於文革期間毀壞嚴重,現已不存。


祠堂門樓氣勢宏闊,磚雕圖案豐富多彩。門樓左右兩側圓形磚雕圖,分別刻著“文丞”、“武尉”的象徵意義,希望子孫後代能文能武,人才輩出。家祠的門礎上,立著一對抱鼓石,構成了“戶對”,門楣的上方原來是四隻半尺左右長的雕花石柱,叫“門當”,門當戶對是建築部件,起著鎮宅求安的作用。

大廳正堂原有二十四孝木雕鎏金門四扇,雕刻著我國傳統孝道的二十四個經典故事。神壇上供著祖先靈位和鄒氏艱苦創業時的扁擔麻繩。每至清明祭祖時,都要供奉扁擔麻繩,藉此激勵後人要知道創業的艱辛,不忘祖先功德。

宗祠裡面,正廳的兩根立柱頗為引人注目:居然用的都不是單獨大圓木,而是四塊90度角的木料拼成,以“十”字形木隼相接,四片木材拼成。看上去,像是一根圓木分成平均的四部分。因為這祠堂是由鄒元老四個兒子禹章、茂章、舜章、茵章合資修建,寄寓著鄒氏四兄弟為創家立業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撐起一片家業的意蘊。


宗祠雕樑畫棟,非常精美,青瓦屋頂起架平緩,院落佈局合理,中設置了四方天井,便於採光、集雨、通風,達到“天人合一”境地,門面多飾磚雕、石雕、木雕和牆頭彩繪,不僅是鄒氏宗祠的特色,也是下梅古民居的一大共性。

史料記載,清嘉慶年間,大學士軍機大臣王傑來過下梅,讚美道:“雞鳴十里街,日出千鼎煙。”更重要的是,福建、山西商人聯手開闢了這條“萬里茶路”,從武夷山下梅一直延伸至中俄邊境的貿易城恰克圖。鄒氏還借福州、廣州口岸開放之機,租用洋艘,將武夷茶販運到東南亞各地,有的還銷往歐洲,其南下販茶的路程也有1000多公里。而這棟保留下來的鄒氏宗祠無疑是見證這段繁盛歷史的豐碑。

如今,以前的繁榮雖然已經遠去,但是隨著武夷山茶葉行情持續走俏,以及《喬家大院》的熱播,下梅鄒氏後人又沿著他們先祖的道路,正在對萬里茶路的祖業進行的逐步恢復。鄒家第30代後人鄒印文和堂弟重新註冊了“景隆號”商標,以期能重現昔日輝煌,讓這座全國最大的鄒氏宗祠再現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