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动不动就离职的样子,就好像家里有矿一样

你动不动就离职的样子,就好像家里有矿一样

文 | 阿龙

临近金九银十,我常常听到有人说想辞职。

辞职这个话题常常让人感觉沉重,而我在每次听到别人说要辞职的时候,一般也会劝他先别冲动。

不是说不能辞职,而是辞职这个事儿,有好多的学问在里边。

前两天,我一朋友在微信上说他刚刚辞职。

我当时挺纳闷,心里就想:你干的好好的,怎么说辞职就辞职了啊。

有些人的辞职,真的是毫无征兆的,突然就发生。在北京,你不知道今天还跟你一起吃饭说说笑笑的同事,明天会去哪里。

但与此同时发生的,也是北漂们逐渐深厚的不安全感,薪资待遇不够,工作强度太大,被穿小鞋被排挤……离职的结果大抵相似,离职的原因不尽相同。

有时候我不禁想,离职是否真的能够帮助自己调整到正确的职场发展方向上去。

我那位朋友前段时间部门空降了一位老大,用他的话说,新领导处处能做对,时时找麻烦。一想到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想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索性辞了职。

我问他那你调整好了吗?

他回我一个无奈的表情,半天打出一句话:“唉,说多了都是泪啊!

他不是冲动离职的个例,其实看看身边人,像他这种情况还蛮多的。年轻血气方刚,受不得一点委屈,顾虑很少说走就走。

开始很爽,但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另一种焦虑。短期内找不到合适工作,找到了工作又没有那么好,或者干脆度过一段迷茫的时间。

最后开始反思并且认同“冲动是魔鬼”这句话。

毕竟,随心所欲,是要付出代价的。

01

辞职是需要成本的

你想说走就走,潇洒自在,那你就要首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底气。

宁向东教授曾经说过:

在如今这个时代,不会有哪个公司愿意耐心的培养你,等你长大,它在意的是你有没有‘来之即战,战之即胜’的能力,也就是即战力。”

说白了,就是你能不能快速为公司创造价值。

什么是人才?

那就是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你能办到。比如说:

别人开辟不了的市场,你能开辟;

别人修复不了的BUG,你能修复;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现在好多人都在强调不可替代性,尤其是在职场。

如果你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却被一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打败了,那么你的可替代性就很大,核心竞争力也不会太强。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好就好在,它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

坏就坏在,它会无情地淘汰那些混日子的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规律在职场同样适用。

02

昨天晚上刷微博的时候,我看到一个职场案例,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的是一家技术型公司的老板,从美国高薪挖回来一个麻省理工的技术大神,公司攻了一年都没有突破的项目,大神加了一个礼拜的班就搞定了。

单单就2017年,大神一个人创造的利润,就是往年的三倍多,直接把这家公司的年销售业绩翻了两番。

他们公司规定不让抽烟,可大神说不抽烟没有灵感,老板就直接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当做抽烟室,其他人不许进去。

大神不愿意循规蹈矩,不想打卡上班,不穿正装,天天在办公室里吃炸鸡,老板都默许了。

于是,有的员工不乐意了,就去找HR投诉:那傻逼凭什么想抽烟就抽烟,想干嘛就干嘛啊?

结果,老板直接在周会上说:以后谁再对大神有什么看法,可以随时走人,发三倍的薪水。

另外,老板还说,大神别说抽烟了,把楼点了都行,因为他给公司赚的钱,足够买栋新楼了。

看完这个案例,我不由得感慨:原来,当你牛逼到一定程度,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啊。

03

记得白岩松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无论在任何公司,任何时代,你的不可替代性,永远都是你留在公司的最好筹码。

如果你每天都干着一些任何人都可以干的事情,而且毫无新意的话,那你就做好随时被淘汰的准备吧。

每一个混迹职场的人,都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精进,来稳固自己的个人价值。

那些不愿意学习和改变的人,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人生最怕的就是这样,不甘于现状,但却不肯为之努力。

要知道,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不要等到生活为难你时,才后悔过去的生活过得太安逸。

东野奎吾在《解忧杂货店》中写到:放弃并不难,但是坚持下去一定很酷

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弱者只会拿苦劳说话,强者则会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感觉说得特别好: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亏欠我们什么,之所以还没有得到,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资格。”

愿你我所有的努力,都不白费。

共勉!

作者:阿龙先生,简书推荐作者,特立独行的94后,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遇强即强,遇弱即弱,别人眼中的坏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