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在四川诸多二级城市中,泸州一直是值得关注的一座城市。

去年4月,泸州成为了省内除成都外唯一拥有自贸试验区的城市,也是连续九个季度保持四川GDP增速前三的市州。

今年,泸州更迎来全新的时代机遇——7月初,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后,7月20日,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泸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明确了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主要目标。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表示,将泸州作为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候选城市之一,对泸州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泸州必须抢抓机遇,主动融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因此,在政策机遇和顶层设计的加持下,经济本底强劲的泸州必然起飞。而对于市场而言,泸州有很多个片区,但位于城南副中心的长江湿地新城无疑是最具潜力价值的区域。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城市都会区外溢 泸州城市向南发展

☆☆☆☆☆☆☆☆☆

泸州的发展蓝图逐渐清晰,但从目前的城市功能布局来看,负荷过重的老城已然无法承载其城市发展愿景。究其原因,一方面,老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产业和人口的吸附能力已经趋于饱和;另一方面,与新区开发相比,老城的更新成本极高。因此,泸州城市都会区向外拓展、城市功能向外迁移成必然趋势。

因此,近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北进西延,南联东拓、拥江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两城三园区”的城市组合发展格局。其中,“两城”是指两江新城,即沱江新城和长江湿地新城。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据悉,按照《泸州市两江新城控规优化提升规划》,两江新城将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成渝市群南部区域中心重要承载。

也就是说,两江新城并非仅是泸州城市发展的主战场,从全省的角度来看,两江新城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四川在成渝经济群中的话语权;而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不仅响应了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产城升级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可见,泸州的未来在两江新城。

而两江新城规划的实施,首先将为长江湿地新城所在的城南板块打开全新的发展格局。有当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过去数年间,泸州的城北和城西已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活力已触及瓶颈,相比之下,城南地域广袤,发展空间大,而两江新城规划的实施,将带动城南城市功能和形象品位整体提升。另外,从区域城市功能布局来看,城北片区以高铁站为核心,聚焦城市综合性会展和商贸物流,城西注重商业、商务办公、滨水商业等城市功能,宜居属性悉数偏低,而长江湿地新城所在的城南片区,作为产城融合示范区,不仅规划布局有优质产业,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持,宜居指数堪为最高。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刘璐认为,事实上,不论是开发还是置业,产城融合十分重要,对区域而言,产业发展得好,能汇聚大量的高收入就业人口,伴随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的居住需求,这不论是对于新房市场还是二手市场,都将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成都金融城便是典型案例。在成都的城市外拓过程中,崛起又没落的板块不胜枚举,而金融城板块之所以经久不息,便在于板块内除了有高端的居住区外,还有高端的产业和市政资源加持。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补齐交通短板 长湿新城将是下一个浦东新区

☆☆☆☆☆☆☆☆☆

聚焦到城南本身,过去,交通不便带来的通达性差一直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一大短板。因为江的阻隔,长江湿地新城与周边板块联系较少,久而久之,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距离感。记者在实地走访中,也深有体会。

近日,记者一行人驱车前往城南长江湿地新城,站在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向南眺望,城南与老城就一江之隔,但要到对岸,还要驱车,从长江大桥过去,几乎要绕一个半圆才能达到。值得注意的是,这尴尬的局面即将被扭转。

城南的长江湿地新城作为当下泸州发展建设的主力战场之一,泸州市正集中城市发展核心资源,扬长补短,推动区域建设发展,首先解决的就是交通。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板块发展最为紧密的长江六桥、二环路建设已到关键阶段,预计到2020年长江六桥、二环路的彻底贯通,长江湿地新城与城西、城北新城之间的距离将大大缩短。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此外,其他的跨江大桥也将相继建成投用。长江二桥,正在建设,预计2020年竣工;长江五桥力争在2019年开建;远期规划中还将修建长江七桥。届时加上已投入通车的长江三桥、长江四桥。补齐交通短板后长江湿地新城,不仅将拉近了其到泸州各城区距离,届时板块价值将快速腾飞。

长江湿地新城的城市价值将有怎样的变化,从上海浦东的崛起中可窥知一二。有业内人士认为,长江湿地新城之于泸州,就如同浦东之于上海,只要交通贯通,打通区域壁垒,城市价值便会迎来大转身。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流传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原因就在于,彼时,上海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平米,为了解决住房困难,一些单位在浦东建房。但是过江难,黄浦江上没有大桥、底下也没有地铁,唯一过江方式只能依靠轮渡,再加上当时浦东的发展要比浦西慢许多,因此不被看好。而自上世纪决定开发浦东后,大桥、地铁相继建成开通,今日的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从上海走出来的绿地集团,更是深谙其道理,于是在其他开发商还在观望之时,便抢先布局了长江湿地新城。而对长江湿地新城来说,绿地的布局,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以产业为抓手泸州绿地城定子城市新中心

☆☆☆☆☆☆☆☆☆

2018年绿地首入泸州,择址长江湿地新城,并结合区域得天独厚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凭借“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开发理念,打造城市人居标杆——泸州绿地城。

泸州绿地城,位于泸州两江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北部核心区,将打造成集健康业聚集区、区域商业购物中心、生态智慧社区、酒店集群为一体的产城综合大盘。

业内人士认为,绿地此番布局,在助力长江湿地新城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将引发其城市版图的变革。

具体来说,一方面,凭借精准的城市潜力预判,绿地已成行业风向标,只要其进入一个新城市,其他开发商或资源合作方便会紧跟而至;另一方面,绿地身为全球城市运营商,已经形成“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科创、康养等综合产业并举发展”的多元经营格局。也正是基于此,“绿地所至,皆为中心”的中心缔造能力已被市场所公认。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作为绿地在泸州的首发之作,记者在实地踩盘中了解到,泸州绿地城东,南,西,三面长江湿地公园环伺,环境优美。项目毗邻成自泸赤高速,成渝高速以及厦蓉高速主要匝道口,区域内还有长江五桥、长江六桥、长江七桥、轻轨2号线以及城南高铁站,交通极为便利。另外,项目还规划有近28万㎡的商业,其业态包含:酒店集群、精品商业街区、科创办公等。同时,项目拟将打造包括全国知名药店德仁堂、健康体检中心、高端康复中心、高端月子中心、医疗美容中心等在内的医疗商业街。在教育配套方面,项目将修建一所占地3000㎡的高端幼儿园,并且项目内还将新增一所泸州知名的公立小学......

主动拥抱时代机遇 泸州长湿新城蓄势腾飞

事实上,通过绿地布局长江湿地新城,不难可以窥见其战略核心,即发现城市新中心,打造与之匹配的中心项目并推动城市发展,而这样的战略逻辑,正是长江湿地新城或泸州的城市发展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