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曾國:曾侯乙的母國之謎

古曾國:曾侯乙的母國之謎

曾國,是夏產帝少康給最小兒子曲烈封的諸侯國,商,西周、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的姒姓諸侯國。在傳世的文獻雖不見以"曾"為名的,但見以"繒"和"鄫"為名的諸侯國;兩個都是在商朝就有青銅器的姒姓諸侯國。商代山東出土多件曾姬壺曾侯鼎。曾國湖北省隨州一帶,西與姜姓申國為鄰,西周末年,追隨申國、犬戎攻殺周幽王,滅亡西周,後被越國所滅。鄫國在今山東省蘭陵縣向城鎮,為姒姓諸侯國,後為莒國所滅。

考古發掘研究,曾國勢力範圍從隨州到棗陽的“隨棗走廊”,可謂周王朝控制南方的軍事要衝之地。曾國的勢力範圍曾在這一帶,只是不同時期的重心有所轉移,春秋早期應在棗陽,後來轉移至隨州。《左傳桓公六年》記載:“漢東之國,隨為大”,也就是說,漢水東邊諸侯國中,隨國最大。隨著考古界對‘曾國即隨國’認識的統一,這可視作對曾國最新考古成果的印證。

春秋時期中原有三個曾國,一在河南東部的睢縣,一在山東蒼山縣東北,皆姒姓國。另一姬姓曾國,西周初年封於今河南省南陽盆地的方城縣一帶。該曾國西周末年,西與姜姓申國為鄰,國勢強大。《國語鄭語》曰:"申、繒、西戎方強,王室方騷。。。。。。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大概曾國與姜戎有姻親聯盟關係,西周即是申、曾二國聯合西戎滅亡的。在河南新野,桐柏等地曾發現一些春秋前期的曾國墓葬。可能是方城縣曾國南遷的遺存。曾人的一支還遷到了湖北的隨棗走廓。最遲在春秋後期,姬姓曾就被北上中原的楚國滅亡。何浩先生推測此曾國亡於楚文王三年至十一年間。上世紀70年代湖北隨縣的戰國曾侯已墓發現後,引起眾人的關注,戰國之曾與春秋之曾的關係,曾隨二國的關係等,至今爭議尤存。方城姬姓之曾的一支南遷隨棗,歸順楚國後,又延續至戰國的可能性較大。

關於隨州的曾國,歷史上似乎沒有文字記載,大概是宋代以後,在出土文物中才發現了這個曾國,特別是70年代中期曾侯乙墓的發現,曾國才成為歷史研究的課題。因此,很多論述都是推斷的。這極可能是文化的原因,別人沒有記載,也可能是曾國太小,不值得記載,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曾國遭受過滅頂之災,沒有後人,也可能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故。因此,今天的曾姓一直有源自山東之說,大概與2510年前出生的儒家名人之一曾參曾子的影響有關,至少這一曾姓流傳到今天。使曾姓人口在今天全國排名大概在32位,所以,歷史上一直有天下一曾之說。

曾國不見於傳世文獻,但繒國與鄫國則在《春秋》等文獻中多次出現。但自宋朝以來,屢有曾國地下遺存出世。由最新的隨州葉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發現,西周早期的曾國僅存於隨州的漂水流域,但隨著鄂國被周的消滅,曾國迅速擴展至漢北及河南新野一帶,成為替代鄂國的漢東第一大國。綜合歷次考古發現來看,商代有山東鄫國,西周早期的有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戰國時期的有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還有隨州文峰塔發現的春秋時期的曾國,可以認定的確有一個曾國一脈相承。

關於曾國其名,在春秋、戰國的文獻裡,均只有鄫國(繒國)記載。但是從宋代開始,卻有曾國出土的青銅器見於著錄。近10多年來,在南陽盆地南部和湖北棗陽、隨州一帶的隨棗地區,相繼出土了不少曾國的青銅器。特別是1978年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說明春秋戰國時代存在一曾國。

在考古發掘的卜辭和青銅銘文之上,屢屢可見存在以"曾"為名的諸侯國。而近代戰國曾侯乙墓的發現引起考古眾多爭議,戰國之曾與春秋之曾的關係,曾隨二國的關係,漢東曾國與中原曾國的關係等,被稱為"曾國之謎",至今爭議猶存。李學勤、石泉等主張隨國和曾國乃是一國二名。楊寬、錢林書則認為曾國與隨國同時並存。

不過,隨著2014年10月對湖北隨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編鐘180字銘文的解讀,可以明確曾、隨是同一個國家,破解了困擾史學界36年的'曾隨之謎'。曾侯編鐘2013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文峰塔墓地,上面有180多個銘文,記載了戰國時期吳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國的歷史。這段歷史在《左傳》中有詳細記載,不同的是《左傳》中保護楚昭王的國家是"隨",曾侯編鐘用的是"曾","這就證實了,'曾''隨'確實是一個國家。"

根據青銅器銘文,曾國是周朝早期大臣南宮适的封地。在歷史書籍中一般稱隨國,青銅器銘文中是曾國。不過,2012年出土的一件青銅器中發掘了一件帶隨字的青銅器,也說明隨是古代就有的說法。從中可以推測,曾是封候的名稱,隨是地名。

曾國的故城遺址在今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 "曾"名稱起源的歷史較為久遠。關於"曾"的記載,最早見於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辭《掇續》六二的"左比曾"的銘文,另有"安州六器"中一 的銘文載:"王令中先省南國,串(貫)行, 在 (曾)"。

曾都區域內,夏商封建厲國,西周時期有厲、隨、唐三國,均建都於此。春秋桓公6年(公元前706年)所載"漢東之國隨為大",說明曾(隨)國成為統漢東諸國抗楚之盟主。後楚於公元前569年滅厲(賴),公元前505年滅唐,戰國末滅隨,並厲、唐入隨,以"隨"建縣,秦漢因之。晉太康9年(公元288年)置隨國,南北朝宋泰始5年(公元469年)升縣為郡,西魏大統元年(公元535年)升郡為州。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楊堅進爵為王,封地於隨,領二十郡。嗣後各朝為州,民國廢州為縣,是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地。

近百年來,隨州市的曾都區、漢水西岸的宜城、鍾祥、武勝關的豫南,先後多次出土有"曾"銘文的青銅器,如"曾侯仲子 父鼎"、"曾子仲 鼎"、"曾侯 白戈"、"曾姬無血 " "曾都尹法之行 "、"曾孫法之 鼎"等。 1978年春夏,曾都區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系列編鐘,震動了全國史學界和考古學界,專家們通過對這些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以及史料進行研究和考證,得出了"曾隨合一"的結論,即在2400年前,以曾都區為中心的漢東地帶的"隨"國即"曾"國,隨州城為曾都。

曾都區歷史悠久,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誕生於此,而被稱為我國農耕文化發祥地;因舉世聞名的曾侯乙古墓大型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而被譽為東方古樂之鄉。1961年至今,境內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砍伐石器工具是"長江流域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的三里崗鎮冷皮埡遺址是江漢地區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城東西花園遺址被定為"獨立的文化類型"。

考古證實,西周早期曾國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隨州。

隨州葉家山墓群的考古發掘證實,西周早期曾國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隨州。從銅器出土範圍看,西周早期曾國並不大,似應僅侷限於隨州的漂水流域,但隨著鄂被周的消滅,曾國迅速地擴展至漢北及河南新野一帶,成為替代鄂國的名符其實的漢東第一大國。一直認為曾國軍事勢力較弱,但在郭家廟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大型車馬坑及大量兵器,改變了這一看法”,方勤稱,綜合此前考古發現可知,曾國至少在春秋早期是勢力強大的諸侯國,到了戰國時期,才被楚國所滅。

從2011年2月份開始,湖北省文物局組織考古人員對位於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八組的葉家山墓地進行發掘,面積37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65座和1座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餘墓葬都已發掘完畢,出土陶、銅、瓷、漆木、玉石等各類文物739件套,青銅器多達325件。黃鳳春說,葉家山墓群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餘年,說明此處墓地應是與早期曾國、曾侯相關的一處家族墓地。在發掘的這批墓葬中,5座墓葬出土的銅器都發現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諫"的銘文。根據墓葬規格和出土銘文初步判定,這五座墓葬可能為曾侯諫墓、曾侯諫夫人愧氏墓、曾侯諫之子白生或其夫人墓。

考古人員在葉家山墓地周圍又新發現了9處商周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其中,以已知的廟臺子遺址為中心的聚落群最大,面積達30萬平方米,有城牆、壕溝和大型建築基址的遺蹟,應當是西周早期的一個重要古城。葉家山墓地與廟臺子遺址相距不足1公里,初步判定,葉家山墓地的主人當與廟臺子遺址有關,廟臺子遺址可能是西周早期曾國都城之所在。這一發現也證實,"繒"與曾無關,曾國的政治中心應在今天的湖北隨州。

自曾侯乙墓發現後,長期以來,有關曾國問題的討論不絕於學界。有關曾國的來源和始封問題未成定論,大多學者認為曾國是在西周晚期周滅鄂後而立國。葉家山墓地西周早期所見銅器銘文表明,西周早期不僅有曾國,並已稱侯,曾、鄂應是同時並存於隨州的兩個古國。

以"曾"為名的國家,不見於傳世文獻之中,但屢見於考古發掘的卜辭和青銅銘文之上,並可以證明,在漢水以東存在以"曾"為名的諸侯國。

據考古學家李學勤著作《新出青銅器研究》(第14和15頁)考證:公元1118(北宋重和元年)年,在今湖北安陸地方發現了安州六器。安州六器的銘文表現出周初武丁伐虎方的路線圖,經過的地名依次為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安州六器上"曾"字銘文為現今所用"曾"字的上半部分,即"曾"去掉底下的"日"字)、夔(今湖北秭歸)、虎方;另外在殷墟"賓組卜辭征伐虎方"中所涉及的地名與安州六器中的銘文吻合,可以證明當時在漢水以東存在一個曾國。此曾國姓氏為何,今不可考,有人認為是姜姓炎裔,有人認為是姬姓。

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湖北隨州市曾都區)發現曾侯乙墓,表明在戰國初年在漢水以東地區,存在以"曾"為名的諸侯國(青銅銘文上的"曾"字與今天使用的"曾"字類似);1979年,隨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兩件青銅戈,其中一件銘文為:"周王孫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銘文為:"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後又多有證據表明此曾國為姬姓曾國。

曾國之疑

認為春秋時期楚隨對立,楚武王三次伐隨,第三次竟死於軍中。而從曾侯乙墓的發現看,年事已高的大國之君楚惠王竟為小國之侯曾侯乙送了一份厚禮,說明楚曾關係很友好。如果曾即是隨,則很可能是曾人在楚王慫恿下,鑽入隨內,通過宮庭政變奪取隨國,就像田氏伐齊一樣。三個"謎底",當以何者為是?看來尚難以定於一說。

古曾國再撩神秘面紗:曾是周代禮樂文明正統代表

一個不曾見諸傳世文獻的諸侯國,一個從考古發掘中逐漸揭開神秘面紗的國度,正在向我們走來。它就是曾國,誰會想到一直被認為戰國時尚屬蠻夷之地的江漢平原早在商周時期就已形成先進的文明,曾國憑藉其精美的青銅器、絕世矚目的編鐘等書寫著春秋戰國時期楚地的歷史,也在一次次改寫著人們對它的認識。

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使春秋戰國時期存在一個曾國的真實歷史掀開了一角,緊接著1979年,隨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兩件青銅戈,銘文的解讀進一步表明了曾國的存在。而2011年以來,葉家山西周曾侯墓、文峰塔東周曾侯墓兩大墓葬群相繼發掘,又使困擾史學界36年的“曾隨之謎”得以破解。。。。曾即是隨。但是曾國的其他歷史信息還有些什麼呢?它真如之前認識的那樣是一個不起眼的諸侯小國嗎?近日,湖北棗陽郭家廟墓地考古有了階段性的成果,這些成果的發佈將為我們解讀曾國提供重要的線索。

大型樂舞遺存:曾國是周代禮樂文明的正統代表

郭家廟墓地位於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一、二組,南臨漢江支流滾河,坐落在一條崗地上,由北向南綿延,總長1500米、東西寬800米,總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分為郭家廟墓區和曹門灣墓區。

據介紹,目前發掘主要在一號大墓。這是一個斜坡單墓道的巖坑墓,東西向,長11米、寬7.8米、墓室長11.3米、寬8.5米、深8米;墓道朝東,長11米、寬7.8米。墓道、墓室長寬基本相等,其形制在春秋時期墓葬中較為特別。該墓葬歷史上曾被盜,近年也有盜擾,但槨室的木頭保存較好。棺木保存也較好,上面彩繪圖案及絲織品仍可見,初步判斷可能是多重棺。

一號墓中發現了一處大型樂舞遺存,年代屬兩週之際至春秋早期,為目前所知最早的樂舞遺存,距今約2700年。據介紹,從初步清理的情況看,墓室內的北部分佈著一批彩漆木雕大型編鐘架和編磬架,包括長、短不等的梁以及立柱和底座。其中,鍾梁最長的約4.65米,兩端為圓雕龍首,通體彩飾變形龍鳳紋。底座有大小兩對共四件,均腐蝕嚴重,其中較大者為圓雕鳳首,局部彩繪垂鱗紋,形象生動飽滿。在該墓室的西北角發現石質編磬,均腐蝕嚴重。考古人員未發現大型編鐘,僅有兩件青銅鈴鍾,通體裝飾變形鳳紋,內腔含有鈴舌。此外,還發現了疑似絃樂器的若干漆木殘件和最早的瑟。樂舞是先秦時期最重要的藝術表演形式,詩、樂、舞三位一體,是先民歌頌英雄、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編鐘和編磬為表演樂舞的樂器。從周代開始,樂舞的表演成為禮樂制度的組成部分,成為貴族身份的重要表徵。從禮樂文明看,葉家山曾國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5件套編鐘,是禮樂制度濫觴期的代表。著名的曾侯乙編鐘,是禮樂制度極盛的標誌。此次發現的春秋早期大型樂舞遺存,進一步證明了曾國是周代禮樂文明的正統代表。此次發掘的編鐘架和編磬架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早的彩漆木雕大型編鐘架和編磬架,也是令考古人員為之振奮的,因為之前發掘的編鐘架很少有保存如此好的。這得益於該墓葬的地下水豐富,而且水質純淨沒有汙染。

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推進,考古人員還清理出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建鼓和兩根鍾梁,以此可知一號墓編鐘鍾架結構複雜,應為三層。建鼓立杆高達3.36米,十分珍貴。根據周朝禮制中對編鐘的規定,“王宮懸,諸侯軒懸”,可進一步印證墓主人為曾侯,或擁有相當於曾侯的顯赫身份。

大型車馬坑和兵器:曾國實為勢力強大的諸侯國

在一號墓的西部,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號車坑與一號馬坑,它們均屬於一號墓的陪葬坑。其中一號車坑長32.7米、寬4米,葬車28輛。車的排列方向是東西縱列式,其中東面的車保存較好,有彩繪圖案,出土的銅質車器較多。一號馬坑長9米、寬8米、深2米,葬馬49匹。馬匹是被殺死後亂葬在坑中,馬頭骨多見兩個一組的現象,推測車坑中的馬車多為兩匹馬。

帶有隨國銘文的青銅器:戈

這一發現使以前對曾國只是楚國附屬國的看法有了全新的認識。此前,一直認為曾國軍事勢力較弱,但在郭家廟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大型車馬坑及大量兵器,改變了這一看法。綜合此前考古發現可知,曾國至少在春秋早期是勢力強大的諸侯國,到了戰國時期,才被楚國所滅。

在隨州市博物館見到了出土的隨國青銅器,這是一個長21釐米的兵器戈,上面刻有“隨大司馬獻有之行戈”銘文,雖然在地下歷經千年,卻鋒利依然。“隨”字在此應作為國名來理解,隨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姬姓古國,其中心區域位於武漢以東地區的今隨州市,“大司馬”是古代掌握兵權的官員,“獻有”是人名,戈是此人的兵器。以前,有史料記載隨國是古代漢東地區的第一大國,但長期以來,在古隨國的轄境內,卻不見隨國銅器出土,接下來,竟然幾次發現曾國銘文銅器。尤其是在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發掘之後,出土了包括曾侯乙編鐘在內的大量曾國銅器,曾國在史料上並無記載,但曾國器物卻出土在隨國境內,曾國和隨國是什麼關係,成為長期困擾考古界的一個難題之一。

  葉家山曾侯墓地發現前,從湖北省西北,到河南省的西南地區,先後出土了大量周代的曾國青銅器,西周時的曾國,應在這個地區。從叔姬霝簠(或稱曾侯簠)、曾子原簠及曾姬無鄦壺看,西周晚期的曾國應是姬姓國。葉家山家族墓地的曾侯,是西周早期曾國君家族墓地。葉家山墓地,除大墓裡出土的有銘銅器為曾侯所作外,其它墓裡出土的銅器上的族徽,有16種之多。這16種族徽中,有些是商代特別活躍的大氏族,如(或釋析子孫)、(冉)、戈、吳(作形,應為子字)、魚、守、亞離(亞禽)、(朿)、鳥(亞俞)等(參見《殷周金文集成》)。這些族徽所顯示的氏族,應是商代的氏族。有這樣多商代氏族的族徽聚集在這個曾侯的周圍,可見這個曾國同他們有較為深厚的關係。在西周早期同商代的十多個氏族有著深厚關係的諸侯,在商代也應當是一位諸侯,只有這樣,才具有如此關係網。而在墓底鋪硃砂、隨葬銅器的觚、爵,也具有商代的風格,這進一步顯示了這個王侯同商代的聯繫。在商代也確有個曾國。在殷墟甲骨文裡這個曾國的“曾”字與葉家山墓銅器銘中曾侯的曾字,字形相同,所在地理位置也大致相同,所以,葉家山所埋葬的曾侯,應是商代曾國的後裔,且受封於周。

曾子鼎、車馬坑等可推測該墓為國君級別墓葬

此次出土的2件帶銘文曾子鼎,最為引人注目。曾子鼎是在一個長4米左右,寬2米至3米,深2米至5米的小型銅禮器墓中被發現的,較為完整。從曾子鼎可以看出,該墓國別為曾國,墓主人級別較高。從一號大墓及附葬車坑、馬坑的規模、形制來看,也充分說明該墓地的級別較高,應該是目前所見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的國君級別墓地。

另外,此次還發現了麻製品殘片。據最新檢測結果顯示,麻製品殘片經線密度為29根釐米,緯密為18根釐米,還有一塊密度更高的麻製品殘片,經密54根釐米,緯密36根/釐米。方勤告訴記者,西周時的麻織品在陝西寶雞西周墓出土有平紋麻布,經緯密度為20根釐米和12根釐米。到了東周麻織品的精細程度有所提高。如江蘇六合和仁東周墓出土的苧麻布,經緯密度為24根釐米和20根釐米,約合15升布。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苧麻,經緯密度為28根釐米和24根釐米。這種精細的苧麻布已和現代的細布接近。

郭家廟曾國墓地考古近尾聲 出土“曾子鼎”

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正在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進行的考古發掘已進入尾聲,此次出土的兩件帶銘文的曾子鼎等多個發現,表明這裡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的國君級別墓地。

出土青銅器400餘件。郭家廟墓地位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一、二組,總面積120萬平方米,分為郭家廟墓區和曹門灣墓區。

省考古所所長、此次考古領隊方勤介紹,郭家廟曾國墓地發現較早,2002年已進行過發掘。為搶救性保護郭家廟墓地文物的安全,去年10月1日起,省考古所與荊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棗陽市博物館等多家單位聯手,共同對曹門灣墓區被盜墓葬進行發掘清理。截至上月底,共發掘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車坑一座、馬坑二座,共出土青銅器400餘件(套)、玉器近百件、陶器50餘件、漆木器30餘件等。

一小塊麻織品非常珍貴

M1的墓道、墓室長寬基本相等,其形制在春秋時期墓葬中較為特別。該墓葬在歷史上被盜,近年也有盜擾,但槨室的木頭和棺木保存較好,上面的彩繪圖案及絲織品仍可見,初步判斷可能是多重棺。大件銅禮器雖被盜,但仍出土大量的兵器、車馬器、玉器以及漆木器。考古人員還在棺外發現了一塊巴掌大小、可以提起的麻織品。此前的考古中,僅發現了麻織品的碳化痕跡,這塊麻織品歷史較早,非常珍貴。

曾子鼎確定該墓為曾國貴族墓葬

此次出土的帶銘文的銅器有4件,其中兩件為曾子鼎,分別屬於M10和M13。考古人員發現,這兩件鼎的內壁上均刻有“曾子”等銘文,目測高22釐米、直徑18釐米。這次發現的兩件曾子鼎,進一步肯定了郭家廟墓地是曾國貴族墓葬的結論。所發現的M1大墓及附葬車坑、馬坑,也充分說明該墓地的級別較高,應是目前所見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的國君級別墓地。

郭家廟墓地一號馬坑

“最早車庫”現身曹門灣車坑

此次發掘的一號車坑與一號馬坑,都屬於M1的陪葬坑。一號車坑長32.7米,寬4米,葬車28輛(其中實體車25輛,以車轂、車軸代表意義的車輛3輛)。與楚國常見的橫列車陣不同,這個車坑中車的排列方向是東西縱列式,東面的車保存較好,有彩繪圖案,出土的銅質車器較多。

一號車坑

一號馬坑長9米、寬8米、深2米,葬馬49匹,專家分析,可能還有3匹被盜挖破壞。這些馬匹是被殺死後亂葬在坑中的,馬頭骨多見兩個一組的現象,以此推測車坑中的馬車多為兩匹馬。

車馬坑

一號車坑與一號馬坑有兩個重要發現,一是在坑底發現了柱洞,說明當時在建車坑時搭有臨時車棚,可說是最早的車庫;二是在馬坑左側有一座小型墓葬,從分佈位置推測,可能是管理車馬人的墓。這些發現,都為研究曾國的馬車結構以及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葉家山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震驚中外,葉家山曾侯墓位列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一個接一個的考古發現,讓隨州與曾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隨州市曾都區文峰塔一建築工地又發現了68座古墓,其中大部分為曾國的墓葬。

施工現場發現編鐘 曾國古墓浮出水面

這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群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呢?說起這座古墓的發掘,要把時間撥回到2009年。2009年,曾都區文峰塔附近的村莊拆遷,地被一家開發商徵用。6月,工地開工,隨州文物部門接到舉報稱,該工地的工人在施工時發現了一組編鐘。文物部門馬上派人到現場去查看,果然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古墓,但已遭到破壞,也未見編鐘的蹤影。

工作人員幾經打聽得知,編鐘已被人私自搬走了。隨後,在公安機關的大力協助下,大小9件編鐘被追回。當天,我們在現場撿了一些帶銘文的編鐘殘片,還有很多鎦金的車馬器。本次出土的主墓(M18號古墓)所在地之前是一座別墅,別墅佔了古墓的一半,另一半則是村子通往外界的大路,村民們天天走在上面,都不知道下面是古墓。此後,湖北省考古隊對周邊區域進行勘探,在文峰塔社區1萬多平方米的範圍內,陸續發現大大小小几十座古墓,其中以春秋、戰國墓葬為主,從墓葬規模和隨葬器物的組合來看,這些墓主人的身份都是相當尊貴的。

隨後,考古現場暫時封存,直到去年6月,考古人員經過充分的準備後,重新啟動文峰塔古墓的考古工作。考古人員經初步勘探發現,原民房下有墓葬共68座,本次共發掘65座,其中土坑墓53座,磚室墓12座。土坑墓分大中小三類,大型墓葬早期皆被盜過,所存遺物不多,大多數小型土坑墓都未曾盜掘,出土遺物較多,前後發掘出青銅器、玉器、陶器等約1000餘件。土坑墓年代大多為東周曾國墓葬。

主墓呈現“亞”字形 墓主屍骸或已被盜

1月20日,位於隨州城東曾都區的墓群考古現場,考古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清理工作。這次發現的大型戰國墓編號為M18,自去年6月開始全面發掘,歷時近7個月,現在田野考古已經進入尾聲了。

M18號大墓位於墓群西南方向,經測量,該墓南北長16.8米,東西寬15.9米,墓葬開口面積達到了217.5平方米,墓葬南端還有一個寬4米、長8米的墓道。可以說,墓葬規模非常宏大,除古墓面積較大外,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整個古墓呈"亞"字形。這樣的古墓被稱為"亞"字形墓,在全國考古發掘中也不多見。

目前,整個墓室已經裸露出來,分為東西南北中5個墓室。不過,南北西3個墓室只見墊木,只有東墓室裡有大量的銅器,中墓室也是此次發掘最大的一個墓室,考古人員清理棺蓋上的淤泥都是小心翼翼的。

由於年代久遠,各墓室墊木和中墓室棺蓋都呈現出青黑色,墓室裡有不少朽木、淤泥和汙水。清理墓室時,我們十分在意,連泥土也是不能亂扔的,要整理好然後仔細檢查,說不定從中還能清理出遺漏的細小文物。

隨著中墓室棺蓋的打開,考古隊員又有了驚人的發現,棺蓋上有大量的紋飾,歷經幾千年的侵蝕,紋飾線條竟清晰可見,幾乎佈滿了整個棺蓋,可以想見該墓主人當年財力雄厚、生活奢華。中墓屬於雙墓,墓主應為夫妻,按理揭開棺蓋應該有墓主屍骸和隨葬品。

但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墓主的屍骸居然神秘消失了,並且沒留下絲毫的痕跡,考古人員發現這座墓時,也一併發現了三個盜洞,該墓南、北、西室幾乎被盜墓賊洗劫一空,東室因為被主葬坑裡的棺槨擋住才倖免於難。黃鳳春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分析,一般這種級別的墓葬,墓主人身上都會有玉器,現場則完全沒有發現玉器,且棺木塌陷說明盜墓賊翻過棺槨,也許盜墓賊看中了墓主人身上的玉器,順便也偷走了墓主人的屍骸。

現場發現車馬坑 提供重要實物依據

"亞"字形墓並不是這次唯一的重大發現,另一個重大發現是,我們還發現了車馬坑,這是首次在隨州發現車馬坑。目前已清理了3座車馬坑,為2馬駕和4馬駕,這對於認識和揭示曾國車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墓地發掘出的古戰車車隊

在考古現場,一個長約8米、寬約4米的土坑進入了記者的視線,這個土坑四周蓋著塑料薄膜,掀開薄膜便可以看到下面擺著戰馬和戰車。這些戰車身長1米多,寬近1米,車輪直徑約半米。木質車身多已腐朽,但車身和車輪仍清晰可見。

更令人稱奇的是,牽引戰車的竟是真馬,馬身雖已腐爛,但骨架比較完整,可以看見白色骨頭,在黃鳳春的點撥下,記者可以看出眼前是兩匹馬拉著一輛戰車。

另一方面,此次考古工作任務比較重,針對分量最重的M18號墓坑,考古人員被分為兩組對其進行重點作業,其中一組使用起重設備將腐爛的棺木墊木一塊塊取出,另一組則對東坑內的禮器進行清理、包裹。據瞭解,該墓坑內僅存的禮器多為祭祀用的銅鼎、銅鏡等。考古人員將一件件銅器清理乾淨後,在地面上鋪好棉絮,又合力將銅鏡放在棉絮上,小心翼翼地包裹。這些文物在地下存留了數千年還能保留如此品相,實屬不易,其價值也十分巨大。為避免文物出土時受到損害,我們特別購置了一批嶄新的棉絮以及泡沫紙。此外,在清理、取出文物的同時,考古隊的工作人員還會用攝像機對整個過程進行跟蹤拍攝,目的是為考古研究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首次發現隨銅器 並不排除二次考古

除了發現“亞”字形古墓和車馬坑之外,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在隨州首次發現了隨國銅器,銘文為“隨大司馬獻有之行戈”

。眾所周知,隨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姬姓古國,其中心區域位於漢東地區的今隨州市,但長期以來,在古隨國境內從未見隨國銅器出土,全部所見的都是姬姓曾國銅器,特別是1978年曾侯乙墓發現後,引起了學術界對曾、隨之謎的一場大討論,由於曾隨兩國的族姓相同,偏偏又不見隨國銅器,於是大多數學者猜測曾國即隨國,是一國兩名鬧出的誤會。史學界認為隨州不會有隨國銅器,但是本次首次出土的隨國銅器,讓很多史學家大吃一驚,對探討曾、隨之謎有重大學術價值。

這次文峰塔曾國墓的田野考古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後期研究、整理、保護工作將轉戰室內進行,開發商將繼續開工建設房地產項目,但後期,不排除又會有新的發現,如果是那樣,我們還會進行二次考古。

葉家山墓地二期發掘工作將於春節後啟動。葉家山古墓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於2011年2月啟動發掘工作。至當年6月,考古人員進行了葉家山一期考古發掘,發掘了古墓葬65座、馬坑一座,出土青銅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珍貴文物739件。

出土的曾國青銅器

1、上曾太子般殷鼎

在1977年秋和1981年春在山東臨朐縣嵩山公社泉頭村出土,共出土青銅器二十一件,其中六件鑄有銘文。現收藏於臨朐縣博物館的這件“上曾太子般殷鼎”,口徑30.5、通高26.5釐米,重6.65公斤。平折沿,附耳,耳兩翼各有一銅柱連接口沿,半球形腹,平緩底,蹄形三足,耳內外分別飾竊曲紋、重環紋,腹飾凸弦紋。器壁內側鑄有銘文凡五行三十八字銘文。銘文釋文大概:上曾大(太)子般殷,乃□(擇)基金,自乍□(作□)彝,心聖若□(慮),哀哀利錐,用考(孝)用亯(享),既龢無測,父母嘉寺(持),多用旨食。

2、曾子義行簠

1988年在江蘇六和縣程橋鎮出土。通高19.25、口橫28.2、口縱22.9釐米。蓋、器形制、紋飾、大小相同,上下合成一器。長方形,直口斜壁,平底,矩形足,蓋沿鑄有六個獸面形卡扣,蓋、器兩端各有一個獸首耳。蓋、器均飾蟠虺紋,足飾卷雲紋,為春秋晚期作器。

3、曾姬無卹壺與曾侯作叔姬簠

1933年,安徽壽縣李三孤堆楚墓出土大量戰國時期高級別楚國青銅器,其中有一對曾姬無卹壺。通蓋,高37.1、口徑9.5寸,體呈橢方形,直口長頸,鼓腹,圈足沿下折,頸部有一對顧龍形耳,蓋呈盝頂形,上有四個S形鈕。體飾蟠螭紋,為戰國中期器具。

雙壺銘文相同,內壁鑄銘文39字:隹(唯)王廿又六年,聖之夫人曾姬無卹,(吾)宅茲漾陵,蒿間之無(匹),用乍宗彝尊壺,後嗣甬(用)之,(職)在王室。曾侯作叔姬簠中“叔”作老三解讀。

4、曾侯仲子游父鼎

春秋早期,1966年7月湖北京山縣坪垻公社蘇家壠出土。通高26.5、口徑38.3釐米。直口,平折沿,一對附耳高出器口,淺腹三蹄足。頸飾竊曲紋。銘文字數,內壁鑄銘文10字。銘文釋文為曾□中(侯仲)子□(遊)父自乍(作)□彝。“仲”作“次”釋。

5、曾子游鼎

1959年上海博物館收集到一件來自鄂北隨地銘文釋為:“曾子游擇其吉金,用鑄口彝,惠於刺曲 。。。。。。”。

6、曾侯乙編鐘及曾侯乙鼎

曾侯乙編鐘

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

曾侯乙鼎

通高64.6、口徑64.2釐米。直口方唇,短頸,方附耳,鼓腹,平底,三個蹄形高足。腹部設兩個環鈕,頸腹之間有一道凸弦紋,器身飾蟠龍紋和垂葉紋,耳飾幾何雲紋。足飾獸面渦雲紋。銘文:曾(侯)乙詐甬冬(作持用終)

此外,還有曾子仲宣鼎,春秋早期作器。銘文:曾子中(仲)宣,□用(其)吉金自乍(作)寶鼑(鼎),宣喪(尚)用者(饔諸)父、者(諸)兄,(其)萬年無彊(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亯(亯)以及曾子缶、曾太保叔盆、曾孫無鼎、曾伯陭壺、曾子伯匜、曾子簠等傳世青銅器。

自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後,“曾”字開始與隨州歷史相關聯,這使得歷史學學家突然意識到一個困惑:所有史籍都只說“隨”國不提曾國;而迄今為止出土的文物無不刻著一個“曾”字不著一個隨字。更令人不解的是,史載該地竟有兩個曾國和隨國。

除我們所熟知的姬姓隨國和曾國外,有意思的是,該地歷史上還曾有一個姜姓隨國和曾國。《元和姓纂》“隨”下引《風俗通》雲:“炎帝裔隨侯之後。”《路史.國名紀甲》亦謂“隨侯,炎裔”,是為“姜姓”。儘管文獻未明言這個炎帝之後的姜姓隨國的地望,但立國時間大約與漢東的另一姜姓國家厲(今隨縣厲山)相當,可能早至商代。無獨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辭中,也有一個曾國,地域也在漢東。據說該曾國為夏禹之後,禹伐三苗時定居隨棗走廊一帶,淪為土著。商中期後成為商部落方國,與噩(鄂)國為鄰。曾國最早的出現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辭中,卜辭《掇續》載:乙未〔卜〕,貞:立事〔於〕南,右比〔我〕,中比輿(舉),左比曾。”“乙未卜,貞:立事〔於南〕,右比我,〔中〕比輿(舉),左比〔曾〕。十二月。”這兩條卜辭是說商王武丁曾親率右、中、左三軍,在我、舉、曾三個方國的配合下征伐荊楚。此卜辭之曾國就是上述文獻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說,這同姬姓“曾隨合一”一樣,是又一個姜姓“曾隨合一”。更有人據此推斷出周代漢東姬姓之曾國應當是在兼併商代漢東姜姓曾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由於姜姓曾國隨國史料奇缺,難究其詳。我們姑且撇開不論,僅說說姬姓曾國和隨國。

姬姓曾國由於文獻無載,其疆域也只有根據出土文物考查。據統計,現已發現的曾國有銘銅器共14批,其年代從東周初到戰國時期的都有,有的可能還早到兩週之際。據此判斷姬姓曾國立國於西周早期,滅亡於戰國中期偏晚。存續長達700餘年。分佈範圍大致是以今隨州市為軸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陽,東過隨城,北到新野,南達京山。1979年,文峰塔旁的義地崗墓地中出土兩件青銅戈,其中一件銘文為:“周王孫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銘文為:“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攻尹季怡之用。”兩件銘文中出現了同一個名字,二者無疑指同一個人。“周王孫季怡” 表明主人是周王后代,姓姬;“曾大攻尹(注:掌百工之官)季怡”,載明他是曾國穆侯之子,這說明曾侯也是姬姓。

而姬姓隨國立國的時間,雖然文獻無明載,但從《國語.鄭語》“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的記載分析,至遲西周晚期已有其國即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故其立國的時間或許更早一些。而滅亡的時間,據《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的記載分析,姬姓隨國至少春秋末年還存在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共經歷287年。而考慮到此時隨還與楚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其國祚當會延遲至戰國初。如果按隨國、曾國為一國二名之說,隨國曆史長達450餘年。

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昭王的這次軍事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反證當時的隨國同楚國已存在著矛盾。但隨著楚國的崛起,楚武王末年即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左傳桓公六年》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隨人被迫同楚人訂立盟約。及至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隨人公元前640年“以漢東諸侯叛楚”,《左傳僖公二十年》但終被楚令尹子文擊敗,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成為名副其實楚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於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

戰國時期,隨國史事文獻無載,只有憑考古資料推測。公元前433年,隨國國君曾侯乙死後,楚昭王的兒子惠王以楚人最為珍重的禮樂器編鐘相贈。公元前407年左右楚聲王娶曾姬無恤為夫人,說明戰國早期隨楚關係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市西郊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墓主地位約相當於國君一級。此墓下葬時間在戰國中期前段,表明此時隨國尚存。晚於擂鼓墩二號墓下葬年代的曾姬無恤壺,鑄於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聲王夫人無恤為宣王祖母,無恤尚在,宣王當不會滅其祖母故國。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發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號墓和六號墓為楚墓,時代為國中期,十三號墓的下限到戰國中期與晚期相交之際。1984年隨州安居又發現一座時代為戰國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現於隨國城郊甚至國君陵區之內,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這無疑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楚人已佔有隨都,隨國已不復存在。時間約為公元前328年前後。

至於隨國的疆域,由於文獻中無明載,我們只能據記隨國事較多的《左傳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漢淮之間”、“速杞”等地名來看,其境域當包括今漢水以東,桐柏山以南,廣水以西,鍾祥、京山以北地區。由此可知,曾國、隨國疆域相合,存在的時間相當。正因為如此,史學家大多傾向於曾隨一國二名的說法。其理由不外乎如下四種:

1.存在時問相符。

2.所處地域相同。

3.姓氏相吻合(同為姬姓)。

4.在古籍中一國二名的記載很普遍。(注:“曾”為國名,“隨”為曾都,因而文獻稱其國為“隨”。)

雖然“曾隨合一”說的和者甚眾,但持異見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說來,也有如下五種:

1、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事實上隨國都在今隨州城郊安居鎮王樓村,與曾都尚有一定的距離。

2、曾滅隨,據其國土。

3、隨滅曾,延姬姓宗嗣。

4、早期曾國已被楚所滅,楚滅隨以後,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

5、可能因隨被楚滅後,楚以隨地與地處楚邊陲的曾國西陽相換;或者曾國國境直向西楔入隨國境內。

到底哪一種說法更接近於事實呢?由於雙方各執一詞,至今尚無定論。以至於歷史學家發出這樣的感嘆:文獻中未見曾國,卻有一個與曾國在姓氏、疆域、年代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隨國,而且在隨國的都城附近,竟發現了曾國國君和朝臣的墓葬。這一奇特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深思:如曾和隨為兩國,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隨為一國,何以有二名?這的確是一個難解之謎。令人欣喜的是,著名考古學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黃鳳春經悉心對隨州出土文物進行整理考證出曾國就是隨國!

這從隨州文峰塔東周曾侯墓中,曾侯編鐘上有段銘文:“白適上通,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縈宅土。。。。。。”其中“白適”指的是西周重臣、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宮适。銘文說,南宮适得到周王重用,輔佐周文王、武王,滅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宮适,到南方營建城址。“銘文出自曾侯墓,周王顯然分封的是曾國,受封地在今隨州地域,也就是史書記載的隨國。”另可佐證的是,葉家山西周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銘文說:“犺乍剌考南公寶尊彝”。曾侯犺稱“南公”為“考”,“考”為對逝去父輩的稱謂。由此可知,曾侯犺為被封於曾國的南宮适的後代。 此外,隨州文峰塔旁的義地崗墓地“曾孫邵”墓葬中,除出土了一批帶“曾”字銘文的銅器外,還發現了一件隨國銅器。另曾侯編鐘上一段銘文記錄了公元前506年的吳楚之戰,銘文中是吳、楚、曾三國,而文獻記載的是吳、楚、隨三國,至此可知曾國即是隨國。

曾國曆史演變

據《史記楚世家》引杜預曰:“隨國:今義陽隨縣。”隨州有隨水。《水經注》曰:“隨水出隨郡永陽縣東石龍山”。楚武王,羋姓,熊氏,名通,楚國國君。熊通娶鄧侯女鄧曼為妻,以鬬伯比為令尹、子屈瑕為莫敖,國力日增。公元前706年,熊通張其三軍渡漢水伐隨。迫隨侯求和。《左傳桓公八年》載:“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季梁請下之:‘弗許而後戰,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公元前690年楚伐隨。面對楚軍的強大攻勢,季梁不是應戰,而是主張行卑詞求和,待“弗許而後戰”。在青林山一役中喪國辱邦。作為辱國之臣的季梁(隨國大夫,據《世本》記載分析,季梁是季友的後裔(有的說周之八士之一的季隨後裔),出土文物也表明季氏確係周(魯)族後裔,因此鬱鬱而終,死後葬於城東義地崗,建有墓祠,為後世所敬重。隨侯因不聽季梁“親兄弟之國”的外交方針施教淪為楚之幫國,被曾國滅。

公元前720 辛酉  周昭王51年 楚武王20年 齊僖公10年 晉鄂侯3年,平王聖旨曾穆為侯爵,以國為氏。國號曾。地於唐河西北部,都新野。守繒關,開採青銅,器戈械製造。

楚國興起,北滅申、呂,曾國受到威脅,乃於這時曾人大部分遷到光山縣西南之弋陽山川西陽。

甲申前717周宣王十一年曾穆侯受封令長子仲,次子文厚(為司馬)地盤采邑(邑、關)弋陽(河南光山西,系曾文厚所在邑弋陽。)。穆侯卒,仲立,仲卒,昔民立。

進入春秋以後,曾國文化確因楚滅國設縣移民,淪為楚的附庸,已納入了楚文化的範圍。

戰國初期,楚國興起,北滅申、呂,曾國受到威脅,當漢陽諸姬及淮漢間姜、贏、偃姓諸小國陸續被楚吞併時,曾國雖然淪為楚的附庸反而強大。周襄王十三年,僖公二十年(前640年),楚成王伐隨,《左傳》“隨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鬥榖於菟帥師伐隨,取成而還。”楚若敖氏令尹(宰相)子文擊敗,隨國季梁大夫為此憂傷而而死,境土日月削,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 隨國軍力已衰。

柯邑(陽穀),商湯滅夏後柯邑是繒國的封地。公元前690年,柯邑被魯國強佔。公元前685年,齊襄公與魯國開展了“乾時之戰”,奪取了柯邑。為齊國柯邑。繒侯為齊國的附庸國。公元前681年,《春秋莊公十三年》記載:“公會齊侯盟於柯。”,《左傳宣公十八年》前608年“春,晉侯、衛太子臧伐齊,至於陽穀。齊侯會晉侯盟於繒,以公子強為質於晉。”

前634年魯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十八年,楚成王二十七年,是晉文公上臺的第二年,周王到鄭,以陽樊賜晉文公。晉侯始啟南陽繒國(周室之師旅)。陽襄(黃河北濟源陽邑)倉葛(樊仲之陽邑官守人也)不願意服屬晉,晉圍之,晉有感於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國遂為晉國所有。

僖二十五年《左傳》:"夏,王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晉侯於是乎始啟南陽.陽樊不服,圍之.冬,晉侯圍原,退一舍而原降,遷原伯貫於冀,趙衰為原大夫." .《國語晉語》:"晉侯圍陽樊,倉葛呼日,陽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將廢之,無乃非禮乎!陽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師旅,樊仲之官守焉."《史記晉世家》集解引服虔曰: “陽樊,周地。陽,邑名也,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陽樊。”

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楚軍和晉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交戰。楚軍由左、中、右三軍組成:以申、息、曾軍、陳、蔡軍為左右;中軍為楚軍主力,由子玉坐鎮。遭晉軍先軫、郤溱的中軍橫擊子玉不顧楚成王告戒,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晉國打敗楚國(成王) 晉國,獲得了周王室授與的“候伯”稱號,開始獨霸中原。打破了楚國設置的封鎖線,晉國將楚國壓服於長江流域。

曾國,城濮之戰後,從繒關南陽向新野向南退,曾侯佔居隨地和信陽以南,麻城一帶。在新野棗陽作防,阻擋晉國進舉。佈防於新野、信陽、弋陽山、安陸、京山、棗陽,均川、安居、淅河、東城等地。注:隨鰱魚嘴出土銅兵器銘文刻“曾仲之孫戈”。曾仲之孫亡於隨。

楚莊王二十年(丁卯,公元前594年)冬,楚、魯、蔡、許、秦、宋、陳、衛、鄭、齊、曹、邾、薛、繒等十四國於蜀(今山東泰安西)會盟,正式推舉楚國主盟,楚莊王遂成為稱雄中原的霸主。

繒國曆史 曾國滅隨國

曾滅隨 周惠王襄王時代。春秋魯桓公有庶嫡子謂三桓,指春秋魯國卿大夫孟氏(亦稱仲氏)、叔孫氏、季氏三家合稱三桓,強大,楚國又復興。隨國季梁大夫,前690年楚伐隋時,而隨侯不聽勸阻敗落於楚,季梁大夫憂鬱而死後,“江東之國,隨為大”的隨國碎裂。

乙卯前666年周惠王十一年,晉獻公十一年,楚成王熊惲五年 魯莊公28年,楚子元內亂政局動盪。前640年楚鬥榖於菟帥師伐隨,取勝後,隨國軍力已衰。前632年—城濮之戰中,晉國及其盟國擊敗了楚國及其盟國。

“春秋”時代,魯國有“三桓”。指慶父之後,有魯桓公的後裔,孟孫氏(慶父)、叔孫氏、季孫氏三家貴族。

孟穆伯(?至前613年),姬姓,孟孫氏,名敖,諡穆,又被稱為公孫敖,是慶父的兒子,魯桓公之孫。魯僖公、魯文公時,孟穆伯為卿。晉杜預注:“公孫敖,慶父之子。”

經載:“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前645年,楚楚成王進攻徐國。三月,齊桓公急忙會魯、齊、陳、衛、鄭、許、曹七國國君為了救援徐國而在牡丘結盟(今山東聊城東北),由魯國大夫孟穆伯率領魯軍和諸侯軍隊救援徐國。同年,齊管仲卒。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卒,齊國霸勢轉衰。楚成王乘機攻齊,又大敗宋襄公於泓水,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南霸天”。

公元前630年、繒女與魯桓公之孫孟穆伯結緣,孟大夫娶曾女為孟姬,曾子(伯(缶左霝右))為其長女孟姬鑄造的陪嫁媵器,(曾子原彝為孟姬〓鑄媵〓。)。公元前626年,此時周襄王26年,魯國第十九任君主魯文公元年時,隨國軍力已衰,趁此機會,孟大夫與曾國聯姻後,在孟穆伯的援助下,楚國魯國幫助曾國攻佔隨國,曾滅隨國據其國土。隨國被滅。楚成王將隨國地盤交與曾國。曾伯缶霝(缶左霝右)。候缶霝(左右結構),生於前696年,前616年卒,是為春秋楚成王時曾國侯。前625年建都隨,稱曾都。

曾國領地北從繒關到新野,南到大洪山,棗陽隨地,東為桐柏山一帶,以致西陽(羅山,弋陽山)大別山。此期間齊國強大,楚國採取了尊周親諸侯政策。不僅取得了與齊等華夏之國抗衡的合法地位,而且以奉周天子之命為由,大力攻伐不臣之國,開拓疆城。召陵盟後,楚成王又大膽、果斷繼續北上東進,聯合曾侯與齊國爭霸。楚成王令斗子文乘隙舉兵滅弦(今河南息縣、潢川間),弦君奔黃。晉文公要稱霸,楚、晉城濮之戰後,晉文公與楚成王爭霸的結束。

如今出土的曾國文物來看,曾國從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其境域當包括今漢水以東,桐柏山以南,廣水以西,鍾祥、京山以北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從南陽盆地西南部新野、谷城太平店,向東南進入隨棗走廊,經棗陽茶庵而東到隨縣西南、京山東北。遠到羅山、光山、信陽。臨河高地,據險而守,由村寨、貴族塢壘、都城組成梯次社會佈局。先後建國邑繒關、南陽、新野、西陽、最後在隨建都,稱曾都。

注:今隨州陽出土一批青銅器,其中有一件時代為春秋時期的《曾子原彝〓》,銘文為:“唯九月初吉庚申,曾子原彝為孟姬〓鑄媵〓。”

《春秋穀梁傳》記事:前656年“魯莊公二十八年,秋,荊伐鄭。荊者楚也。其曰荊,州舉之也。”(前375年)韓滅鄭,韓哀侯對鄭國發動最後一次進攻,殺害國君鄭鄭康公,兼併領土,韓建都於新鄭(今鄭韓古城),歷時431年14世23君的鄭國遂亡。

《舊唐書地理志》中提到:“晉分弋陽置西陽縣”、“仙居,漢弋縣”魯僖公五年(前655年)《春秋》載:“楚人滅弦,弦子奔黃。”據《左傳》載:“僖公五年(前655),楚鬥谷於菟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設備,故亡。”光山仙居西南曾國,光山仙居西周為弦子國,東周楚宣王遷邾國封於此。蔣(國)弦(國)治地。楚滅弦子國,七年後楚滅黃國。公元前431年楚滅邾(女王城)。

前624年秋,楚軍圍困江國,晉國派先僕討伐楚國以救正陽江國。冬,陽處父(晉國大夫)與周天子的部隊再次討伐楚國,進攻楚國北大門方城,但在遇見楚軍後回國,沒有獲得實際效果。第二年,秦國又進攻晉國,楚穆王便乘機滅了江國。贏貞亡國。

公元前615年(周頃王 姬壬臣三年,魯文公十一年,楚穆王十年),自魯文公開始,外有秦晉爭霸,魯弱而以晉為尊。內有襄仲、三桓爭雄。內憂外患,魯國公室逐步走向衰退,季孫氏為首的三桓逐漸凌駕於公室之上。

文公十一年,狄人鄋瞞國侵齊,而攻打魯國。魯國叔孫得臣帥師作戰。孟穆伯國卿為人好女色,他早年娶了莒國的女子為妻,稱戴己,又娶戴己的娣聲己,兩位莒女。

繒國原陽穀地望仍在。依據《左傳宣公十八年》前608年“春,晉侯、衛太子臧伐齊,至於陽穀。齊侯會晉侯盟於繒,以公子強為質於晉。”

前591年魯宣公十八年,春,晉侯、衛大子臧伐齊,至於陽穀,豫泰山東平湖繒國之府邑黃河北陽穀。此乃繒國南遷廣陽前繒侯的封邑在黃河北陽穀。此左傳記述"繒"乃是禹封繒侯繒國的後裔 .

前591年魯宣公十八年,此時的鄫子,乃夏少康所封鄫國後裔國君。周武王滅商後,封鄫為子爵,移封鄫于山東臨沂地區嶧地。

《穀梁》宣公十八年經:“朱人戕繒子於繒”。秋七月,邾人伐鄫子於繒。山東的邾國 (邾桓公),東周楚宣王遷邾國,封於光山仙居,弦子國邾(女王城)。邾國討伐嶧地鄫國,鄫子逃弋陽(羅山縣傍)繒侯處,秋,邾人戕鄫子於繒。殺害鄫子於繒國弋陽。

【經】十有八年春,晉侯、衛世子臧伐齊。公伐杞。夏四月。秋七月,邾人伐鄫子於繒。甲戌,楚子熊侶卒[周定王十六年(乃前591年楚莊王死)]。公孫歸父如晉。冬十月壬戌,公薨於路寢。歸父還自晉,至笙。遂奔齊, 【傳】左傳宣公十八年春,晉侯、衛大子臧伐齊,至於陽穀。齊侯會晉侯盟於繒,以公子強為質於晉。晉師還,蔡朝、南郭偃逃歸。 夏,公使如楚乞師,欲以伐齊。 秋,邾人戕鄫子於繒。(凡自虐其君曰弒,自外曰戕。戕qiāng 殺害) 楚莊王卒。楚師不出,既而用晉師,楚於是乎有蜀之役。” 。

史書記載看,繒國以前在豫泰山東平湖。與南臨邾國,邾曹挾 前1283年商末時定都於訾婁(今曲阜市息陬一帶),亦稱邾婁國。《史記》、《漢書》等古籍載:西周始封邾曹非,與繒相鄰,二遷於邾瑕(在今濟寧市南)。但是這裡地勢低窪,常年遭受水災的侵害,為避下就高,《左傳》載:魯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又三遷於嶧山之陽(現鄒城市城區)。子爵,鄫于山東臨沂地區嶧地。周定王時(前606至585) 繒侯四十六世國君“雲祥”在光山縣西南方和羅山縣東南。

公元前575年春,楚共王約繒在武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北)遣公子成赴鄭,以汝陰之田(今河南省郟縣、葉縣間)向鄭求和,鄭遂投楚叛晉。

繒國曆史 隨地曾國

南陽失守歸晉韓

晉平公時(前550年周靈王22年,楚康王 熊招九年)南侵襲繒關漢東地區 四十六世娰曾侯(雲祥)。將南陽交給弟曾栝。晉軍南下攻破繒關,南陽失守,被晉國解狐接管了,解狐是殺害當時晉國中軍尉祁黃羊父親的人。曾國退避新野大洪山。四十六世娰曾侯(雲祥)全部南遷隨邑(今隨州)曾都。

晉平公 姬彪(前557至前532) 《呂氏春秋》摘錄: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這個地方缺個長官,誰適合擔任?”祁黃羊答道:“解狐適合(補這個缺)。”

晉平公同意祁黃羊子祁午掌管軍事,任用瞭解狐管理南陽。這段時間南陽屬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53年先行暗殺智伯瑤,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此時南陽歸韓侯韓康子,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虔為諸侯,戰國時的韓國建立。前231年南陽被秦攻佔。

前546年,晉國正卿趙文子與楚國令尹子木在宋國結盟,史稱“弭兵之會”,持續了上百年的晉楚爭霸基本結束,中原迎來和平。

前535年楚子之為令尹也,為王旌以田。南宋學者錢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辯證》中則說:“巫生夭,為季氏宰;夭生阜,為叔孫氏家臣,阜生點,字皙”,比《世本》所記增加了一代曾夭。按:曾夭、阜後尚書令偉。

前531年《左傳昭公元年》:“ 叔孫 歸, 曾夭 御 季孫 以勞之。旦及日中不出。”注:季孫 以旦至 叔孫 家,候至中午, 叔孫 仍不出戶接見。曾夭謂曾阜,曰:“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

注:謂(告訴)、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慶父、叔牙、季友的後裔孟孫氏(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

繒國曆史 楚昭王奔隨地曾國

春秋末周惠王襄王時代。楚國又復興。曾國滅隨侯

曾滅隨 周惠王襄王時代。春秋魯桓公有庶嫡子謂三桓,指春秋魯國卿大夫孟氏(亦稱仲氏)、叔孫氏、季氏三家合稱三桓,強大,楚國又復興。隨國季梁大夫,前690年楚伐隋時,而隨侯不聽勸阻敗落於楚,季梁大夫憂鬱而死後,“江東之國,隨為大”的隨國碎裂。

曾伯缶霝(缶左霝右) 乙卯前666年周惠王十一年,晉獻公十一年,楚成王熊惲五年 魯莊公28年,楚子元內亂政局動盪。前640年楚鬥榖於菟帥師伐隨,取勝後,隨國軍力已衰。前630年魯國卿大夫孟氏(仲孫慶父(孟孫氏) 又稱仲氏),慶父死後,慶父的兒子 孟穆伯(公孫敖)繼承祿位。孟大夫子公孫敖娶曾女為孟姬,曾子(伯(缶左霝右))為其長女孟姬鑄造的陪嫁媵器,(曾子原彝為孟姬〓鑄媵〓。)。

前625年夏,孟大夫與曾國聯姻,此時隨國軍力已衰,趁此機會,楚孟幫助曾國攻佔隨國,曾滅隨據其國土。隨被滅。曾國。曾伯缶霝(缶左霝右)。候缶霝(左右結構),生於前696年,在位前625年至前616年卒,是為春秋楚成王時曾國侯。公元前625年滅隨建都隨,稱曾都。

南陽失守歸晉韓

晉平公時(前550年周靈王22年,楚康王 熊招九年)南侵襲繒關漢東地區 四十六世娰曾侯(雲祥)生於前675年,前615年任國君。將南陽交給弟曾栝。晉軍南下攻破繒關,南陽失守,被晉國解狐接管了,解狐是殺害當時晉國中軍尉祁黃羊父親的人。曾國退避新野大洪山。四十六世娰曾侯(雲祥)全部南遷隨邑(今隨州)曾都,前598年卒。

曾侯與(與辶)、生於前542年、前480年死、周敬王(姬匄)九年,楚昭王五年(公元前510年繼位曾國國君。娶劉文公女劉氿為妻生越,死後由兒子曾越(戉阝)繼位。

楚昭王奔隨: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九年、楚昭王九年。公元前506年春,經蔡昭侯牽線,商議伐楚。吳、蔡、唐三國組織了一個以吳國為主角的反楚同盟。冬(十一月)庚年,吳國闔閭率伍子胥等伐楚,伍子胥統一指揮,吳國、唐國、蔡國和楚國軍隊在漢水兩岸列兵對陣。這時楚國令尹子常為政,令尹子常憑藉漢水之障與吳軍周旋,正面牽制吳軍,楚昭王自己去方城調集楚國兵力,迂迴至吳軍側後,毀壞吳軍舟船,阻塞三關,斷其歸路。

《左傳》:“吳破楚入郢,...十月,吳楚二師陣於柏舉(今湖北麻城境內)。”公元前505年,吳楚兩軍決戰於柏舉,伍子胥又聯合蔡國、唐國,以伍子胥、孫武等為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3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趨蔡境。連戰連勝,向楚軍發起更強大的進攻,三國聯軍同楚軍在柏舉(今湖北麻城、新洲舉水流域某地)相遇開戰,楚軍大敗,楚令尹囊瓦逃往鄭國。吳軍乘勝追擊,攻進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攻破了楚國的首都郢。吳軍進入郢都後,大肆搶掠。《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訓》載“闔閭伐楚,五戰入郢,燒高府之粟,破九龍之鐘,鞭荊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宮。”

楚昭王帶了他妹妹季 鬬辛、王孫、由於王孫圉、鍾建、鬬巢、申包胥、胞兄公子結等,逃出郢都,倉惶出城。楚昭王從鍾祥舊口渡漢水入鄖地逃到“雲中”(原為鄖國,被楚平王滅掉,在今京山境)。鄖公接待了昭王。鄖公斗辛和其弟半巢護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隨。《戰國策 楚策一 威王問於莫敖子華》載莫敖子華言:“昔吳與楚戰於柏舉,三戰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屬,百姓離散。”昭王剛逃到隨地,被曾侯與(與辶)保護於“公宮之北”。吳王親自率領的吳軍追來,吳王對隨人曾侯與(與辶)要人未成。楚昭王逃亡曾國曾候與(與辶)處(今湖北隨)。吳兵向曾候與要人被拒絕。曾國雖然小,但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買吳國的帳。後來從曾候與和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兵器,證明足夠裝備一支中等規模的軍隊。因為這兩件事的緣故,楚與曾的關係變得親近起來,成為親兄弟國。使得它在楚國的腹心還存在了較長的時間。繒國世代沿襲修政而親兄弟之國。

楚國人申包胥逃到秦國,申包胥向秦國求救,第二年夏,秦於是發兵救楚,是年秋,楚秦合兵擊滅為虎作倀的唐國。闔閭的胞弟夫概王不告而別,率所部回國,自立為王。闔閭聞之,引兵去楚,歸擊夫概。夫概敗,奔楚,把堂溪封給夫概,號堂溪氏。見《左傳定公五年》。春秋時吳夫?奔楚,楚昭王封於堂溪,為堂溪氏。(在今河南西平縣)。楚秦擊敗了吳軍,敗吳於稷(在今河南桐柏)。將吳軍趕出國境,成功復興。吳王闔閭見前方大勢已去,後方大患日亟,闔閭收兵回國。年秋,昭王返回郢。

楚國復興之後,很快就從失敗的創傷中走出來,楚昭王二十年滅頓、滅胡,楚惠王十年滅陳、四十二年滅蔡、四十四年滅杞、“東侵,廣地至泗上”。《左傳定公五年》載“申包胥以秦師至,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未知吳道。’使楚人先與吳人戰,而自稷會之,大敗夫概於沂。”。《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訓》也載:“昭王奔隨,百姓父兄攜幼扶老而隨之,乃相率而為致勇之寇,皆方命奮臂而為之鬥。當此之時,無將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卻吳兵,復楚地。”

棗陽曆史變遷,唐國,按《竹書紀年》卷下:“(成王)九年冬十月,王師滅唐,遷其民於杜。”封其弟姬虞於唐(今山西夏縣),稱唐叔虞,國號仍為唐,後改稱晉國。古唐國所在的地(今天的山西省翼城縣)。後將堯之後裔祁姓遷至杜國。周王朝時,棗陽地區為唐國,屬楚地小國;公元前505年,唐國被楚國所滅;交曾侯與。曾侯與配合楚昭王和秦軍打回郢都。

曾侯越(戉阝)、生於前525年、死於前463年、娶黃女、生長女衿嫁楚惠王曰曾姬、曾侯越(戉阝)死後子乙繼為72世曾國國君(前480年)、曾侯乙。

曾侯越(戉阝)與楚昭王結盟聯姻,曾候(戉阝)將女嫁給昭王之子熊章(惠王),曰曾姬。(楚惠王熊章,伐吳在安徽壽縣最後建都,惠王26年(公元前462年),曾姬去世,曾國作《曾姬無卹 壺》。此乃周貞王七年,惠王二十六年器。)

楚昭王攻蔡:公元前494年(楚昭王二十二年)春,楚昭王組織了楚、陳、曾、許等國聯軍,對蔡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報復行動。雪恥柏舉之戰。蔡經楚打擊後,無力再與楚為敵。楚惠王熊章,伐吳在安徽壽縣最後建都,惠王26年(公元前462年),曾姬去世,曾國作《曾姬無卹 壺》。此乃周貞王七年,惠王二十六年器。

公元前491年時今方城境內仍叫繒關。“繒關”,《左傳哀公四年》前491年:“楚既克夷虎,乃謀北方,左司馬眅、申公壽餘、葉公諸梁致蔡於負函,致方城之外於繒關。”([2]P1207)杜預注“負函、繒關皆楚地。”

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攻陳國時《左傳哀公十七年》,“楚子(惠王)問帥於大師子谷與葉公諸梁,子谷曰:‘觀丁父,俘也,武王以為軍率,是以克州、廖,服隋、唐,大啟群蠻。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朝陳、蔡,封軫於汝。唯其任也,何賤之有?”

惠王11年(前478年),滅陳設縣。旋復其國。前473年越滅吳後,楚惠王曾姬乘隙遣師進入泗水流域,壽陽等地。惠王26年(公元前462年),曾姬去世,曾國作《曾姬無卹 壺》。此乃周貞王七年,惠王二十六年器。後來楚昭王出於楚對繒國一帶所佔據軍事地位高度重視,將其新野到隨棗,弋陽信陽到隨地仍曾人遷居。如今信陽日報"古曾國建都光山西陽考"說:春秋之初,繒追隨申、犬戎滅西周後,遷至光山,在西陽這個枕弋山面水之城建邑。達三百多年,直到戰國後時,前382年楚悼王用吳起變法,消滅世卿世祿制,把西陽的曾國最後廢除了。

繒國曆史 戰國時繒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戰國時期 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姬仁繼位的這一年,我國曆史進入了戰國時期。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在湖北北部的漢水以東,以新野為北限的廣大區域內,一直存在一個曾國,其都城在隨。繒它屬於周文化系列,春秋開始受楚文化的影響,隨在楚境內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的關係,戰國時期是楚文化。

曾國曾侯越(戉阝)死後,(前480年)子乙繼為第57任國君、曾侯乙。

諸侯年表:前433 戊申 週考王八年 楚惠王56年 魯悼公35年 秦躁公十年 鄭共公22年 宋昭公36年 齊宣公23年 晉幽公七年 燕湣公元年 衛敬公18年 越朱勾16年 曾侯乙32年。

曾侯乙,戰國時期南方曾國的國君,都隨地曾都,生於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5年),

公元前463年為國君,卒於公元前約431年,壽64歲。他不僅是一位熟諳車戰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興趣廣泛的藝術家。 前463年曾侯乙繼承君位。於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1年)病死於西陽。曾侯乙死後,根據1978年湖北隨縣城關西北五里擂鼓墩發現戰國初期曾國君主曾侯乙大墓,出土文物七千件之多。出土有“楚王熊章鎛”,銘文作:“佳(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於西陽,其永□(持)用亨”。這時“曾國”的領地當在和隨棗走廊和西陽一帶, 楚惠王是得到來自西陽的訃告因而為曾侯乙製作宗廟用的編鐘等禮器,送到西陽進行祭奠的。可見戰國初期曾的國都在隨,西陽為原都邑(光山縣西南)。楚惠王不僅以銘文 鐘相贈,楚的令尹和封君也送車馬陪葬。葬於隨(隨縣)擂鼓墩。

1981年8月,文物部門又在曾侯乙墓以西百米處,發掘了擂鼓墩2號墓[38]。其器物組合及特點,當屬晚於曾侯乙的另一個曾國君主,但規模相差太遠,“頗有一點破落戶的模樣。這說明曾國此時急劇衰敗,已是風燭殘年了。

1972年在湖北隨縣均川區熊家老灣,出土了西周晚期青銅器《曾仲大父蟲有簋》二件,又有《曾伯 (缶左霝下)》銘文。此缶霝(左右結構)則為春秋早期之器。可見此兩器為一脈相承,曾仲大父或為曾伯雨黎(上下結構)(漆)之弟或次子,當在周宣王、幽王之時,而曾伯文則為雨黎(上下結構) (漆)之子。銅器雖出於隨縣均川,乃系曾人後來南遷時由方城攜帶祖傳禮器南遷而來的, 隨縣鰱魚咀出土的銅器,既有“曾子原彝簠”、“曾仲之孫戈”,又有“楚屈子赤尾簠”和“鄎子行盆”。這些發現,反映了當時曾國同楚、黃、息國等國之間的關係。

楚惠王八年(前481),楚國滅亡了陳國。

十六年(前473),越國滅亡了吳國。

四十二年(前447),楚國滅亡了蔡國。

四十四年(前445),楚國滅亡了杞國。

 公元前 458年,晉哀公即位不久,晉國六卿(智、趙、魏、韓、範、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晉國的實權,他夥同韓氏、魏氏瓜分了範氏、中行氏的邑地。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的領地。

前430 辛亥 週考王11年 魯元公元年 秦躁公13年 鄭共公25年 宋昭公39年 楚簡王二年 楚簡王即位初北伐滅莒。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期間的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晉烈公十七年),分別冊封魏、趙、韓為諸侯國。韓國開國君主是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新鄭。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南陽原屬晉歸韓。

周赧王十四年,前300年秦用計離間楚與齊、韓、魏的關係,並聯合齊、韓、魏出兵攻楚,在重丘(今河南新野縣東)大敗楚軍,殺楚將唐昧,奪取了楚國宛、葉以北的土地。次年,秦伐楚,大敗楚軍,殺楚將景缺,奪取了楚國的襄城(今河南省方城縣北)。

公元前321年秦滅韓西陽,隨地曾國勢衰弱。最終被秦滅亡。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認為:“歷史上曾國有三,一在山東,一在河南南部。另有一曾子斿鼎,銘文表明曾是姒姓,西周晚期,曾國在江、漢之間一度比較有勢力。”。這位曾仲子游父,後來登上侯位,便稱為曾侯仲子游父了。

公元前678年,楚滅鄧,鄧為楚地。公元前312年,歸韓。公元前301年,秦尋攻韓,佔領穰城(河南南陽鄧地)。秦昭襄王十六年 前291 秦攻韓,陷宛城(河南南陽)。秦昭襄王35年(即公元前272年)設南陽郡,治宛縣(今河南南陽市)。公元前272年,秦置郡縣,以穰為縣,屬南陽郡。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 前263 秦武安君白起攻韓,陷南陽(河南焦作修武縣以西),絕太行山道。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前256 秦大將嬴摻攻韓,陷陽城(河南鄭州登封市),斬首4萬。攻趙,陷20餘縣,斬殺及俘虜9萬。周赧王姬延大恐,與燕、楚密謀聯合各國,再締合縱盟約攻秦。秦即起兵攻周,擄姬延入秦,既而釋歸。姬延崩,周亡,立國879年。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前255 秦應范雎辭相。蔡澤繼任相國,數月亦免。秦遷西周文公姬咎於悉狐聚(河南平頂山汝州市西北),西周亡。

公元前247年,莊襄王死,秦始皇嬴政即秦王位,時年13歲。

秦始皇十四年,在攻平陽,取宜安,破趙軍,殺趙將。桓齮定平陽、武城。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秦國故意挑釁,強索韓地。韓王安企圖苟安,被迫獻出南陽地(今河南境太行山南、地區)。曾國滅亡。同年九月,秦王趙政任命內史騰為南陽守,率軍前往受地,實際上卻以該地為前進基地,作進攻韓國的準備。 (前230) 秦始皇十七年,派內史騰滅韓,俘韓王安。將韓國設為潁川郡。

前223年《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王翦以六十萬人伐楚國,取得郢陳以南至平輿,攻佔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秦王政到郢陳坐鎮監督。楚國的將軍項燕立昌平君為楚王(昌平君楚國公子,曾在秦國當官,秦王立他為相)。定都蘭陵,於淮南繼續反秦。後來項燕之孫項羽(諡號:西楚霸王)滅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途中患病,七月死於沙丘平臺(今河北平鄉東北)。秦始皇死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二年十二月(秦制,十月為歲首),陳勝、吳廣領導的反秦農民起義戰爭。 陳勝在陳縣稱王,國號“張楚”,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起義軍以“伐無道、誅暴秦”.起義軍,不到二年而敗亡。

繒氏之後有繒賀,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擊項籍繒賀有功。

繒國簡歷

公元前2220年 夏禹帝前十五年(辛酉)。舜帝45年禹攝政南征伐三苗,令子繒率兵在灃河(今葉縣南灃河)沙河(今葉縣北沙河)方城北獨樹設關(繒關)。西周初繒族遷居漢東繒國。

公元前2204年:史記卷二 夏本紀: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禹帝封次子繒於泰山汶河龍山。姒姓、子爵、建繒國、都邑羊裡。

《國語 周語 太子晉諫壅谷水》“有夏雖衰,杞、繒猶在;”少康復興,子季杼聯合杞、繒兩姒姓國同東夷族各部落繼續爭鬥,一直攻到東海邊,進一步擴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後降服了東夷族。繒緯大夫降東夷的采邑領地於琅琊,今層山建邑故作繒山,琅琊之國後稱繒縣。

前2207年(甲申年)少康復興後,把兒子曲烈封為鄫國(姒姓)。於滎陽、後東遷豫澤陽。

夏末夏(桀)時,繒國已佔豫汶河域、鄄城東、良山(梁山)、南抵洛河渦水流域、鹿邑等地。以及繒氏南派別駐守繒關邑。

東平繒氏 商繒氏北派,子爵;商初於東平與雎縣的層丘,商湯滅夏得陽穀,在商代奴隸制的500年間,繒居汶河流域,繒國成為商朝的部落侯國。南毗鄰“厥方”。

(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滅商,北派繒侯得柯邑(陽穀)

江漢繒國 商繒氏南派,子爵;前1294年、繒關曾伯戊為侯,商武丁時已傳世二十四代,繒侯伯為殷之邊陲吏晉升伯爵。

周厲王封繒侯西(弋)陽 建曾國。辛卯前870年周厲王滅了南陽噩侯、繒侯隨周厲王伐噩淮夷得西陽羅山,伯爵;史記述“曾伯崎平淮夷而南行,故所謂繁湯者,其地在楚。因處其族人於此,由是稍南移,乃邑於西陽。”

《國語鄭語》:“申、繒、西戎方強、王室方騷……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韋昭注:“繒,姒姓,申之與國也”。

戊寅年 公元前1063年,周康王十六年封繒宮北(時為卿當國)、伯爵、繼封地於繒關,向南擴建曾邑,故稱“蒸野”今新野。

春秋列國形勢(前770年-前476年)辛未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成周洛邑後繒國40世欽侯被平王封為卿士尞,前723年周平王令曾擴大於南陽以下,建”曾邑,故古稱曾邑為“蒸野”(後改為新野)邑。故曾、蒸同音亦通義,曾者蒸也。“古文甑為蒸。平王聖旨曾穆為侯爵,在位前720至前670年。死後諡號穆候。以國為氏。國號曾。地於唐河西北部,南陽“蒸野”邑。守繒關, 建弋陽(西陽邑)

春秋墓中出土“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隨縣陽出土楚、曾、息青銅器》“曾子原彝為孟姬〓鑄媵〓。”,

戰國時期形勢主要七國秦燕齊韓趙魏楚(前475年-前221年),諸侯國之一主要封地曾滅隨,國都是曾都,戰國時繒國商北派仍然存在。【傳】左傳宣公十八年春,晉侯、衛大子臧伐齊,至於陽穀。齊侯會晉侯盟於繒,以公子強為質於晉。晉師還,蔡朝、南郭偃逃歸。

公元前404 年,越還滅掉了繒國(今山東嶧縣東)。《戰國策 魏四》載:"繒恃齊而輕越,齊和子之亂而越人亡繒。

秦滅六國;秦統一[前230年至前20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