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与人心的距离!

十年前,我在拉萨街头眯起眼睛看太阳。十年后,我再次在拉萨的街头呼吸高原稀薄的空气。

友人说,物是人非了。

我说,十年了,确实物是人非了。

拉萨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与人心的距离!

曾和她说起信仰,都坚定地认同,信仰必不可少。但好多年,我一直在寻觅,不知道什么能让自己死心塌地、至死不渝的臣服和敬仰。所以,我只能无根,只能漂泊,只能向前。或许,信仰,一直是我内心不可触及的东西。

在西藏,无论是拉萨的街头,还是寺庙门口,或者是从林芝到拉萨的路途,都可以看到去拉萨朝拜的藏民,他们拉着行囊,磕着长头,风尘仆仆。看他们三步一扣听他们唱着“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磕长头的朝圣方式,一直是他们内心最坚实、最持久的触动。我想,这才是西藏的魂。

拉萨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与人心的距离!

电影《冈仁波齐》上映的时候,我独自看了首播。朴素的画面,平淡的叙述。熟悉的318国道,熟悉的布达拉宫,熟悉的八廓街和大昭寺。朝圣的路有多远?是从芒康到冈仁波齐2500公里的路程,还是从生命开始到终结的光阴?亦或者,我们匍匐一生,朝拜一世,不过是为了寻找抵达心房的三寸距离。

藏漂是拉萨的特色,很多内地人行走到这里,最终留下。他们的眉眼和唇角都或多或少有些沧桑,那些细细的纹路里写满了故事。

我喜欢那些开放给背包客的旅社和餐吧,总是有暖黄色的格调。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遇见,一个点头,一抹微笑,转身,或许就是一辈子。

这个世界上的人,因为生活状态的不同而迥异。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种:无法丢弃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偶尔可以寻得一程角色的转换,这样,已经足够。

拉萨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与人心的距离!

甘丹寺给了我一个下午舒畅的心境。它更容易贴进内心。如果布达拉宫是需要仰视的,那么甘丹寺就在你平视的视域内,她靠着心房,贴着呼吸,有清修的安宁。

从拉萨到然乌,来回1700多公里的路程,沿途的美景让人惊喜得忍不住轻声呼吸。林芝,这个高原小江南不经意就给了我们太多期待,水清幽如。枯水期的尼洋河,依然逶迤多姿,大片的红柳和枯黄的草野。给了生命中最苍凉的颜色。

这颜色,视觉效果,是其他季节不曾有的。看着这萧瑟的景象,我依然想象着夏天的然乌,一望无垠的绿色和星星点点的野花,一片旖旎的尼洋河,是高原别样的江南风情,万般的迷人。

拉萨,这是一个拥有温暖微笑的城市。我一直用微笑来丈量一个城市与心的距离。我不能确定信仰在每个人心间的生长,是否都有一样繁盛的力度。但是,我更偏爱宗教气息浓厚的地方,这里,因为信仰而简单,因为简单而温暖。

拉萨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与人心的距离!

无论是在佛寺里,还是路途上,无论是僧人,还是藏民,当目光对视的时候,他们都会给你一个微笑。这是天底下最淳朴的笑容,只要嘴角上扬,就可以和拉萨的日光一样,倾城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