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爱情的样子:陪你从滇到藏,一诺今生云中歌!

花儿的歌不哀不怨,带着一种静悄悄的轻盈,变成令人安心的曲调。

从云南去往拉萨,除了她手下的尼龙弦,这一路上的流水,风声甚至人声喧哗都成为了她的音乐缪斯。在牧场、在甜品店、在茶席、在宫殿、在寺庙、在画廊、在车水马龙的街道,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都参与进了这一场歌唱的采集。

最美爱情的样子:陪你从滇到藏,一诺今生云中歌!

诗心囿不住,行者如歌

在这个世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默默地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文艺的血液是骨子里的,是来自天性的追寻。他们的创作与生活融为一体,所以只要是有心人便能懂得这其中的动人之处。

今年25岁的花儿,是一个歌手,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歌者,她歌唱山河,歌唱花鸟,也歌唱日常。一词一句中,是日常性的叙述,更是由纯净内心自然生发的呼唤与虔诚的祈祷。极其真实,也极其迷人。

花儿在大理古城人民路的酒吧以唱歌为生,写下许多歌,有缘人一听便能与之共鸣。去年五月,在大理街头唱歌的花儿遇到了福。福是一个写作者,做过不少有趣的工作。

两人一见钟情,恋爱一个月闪婚。

与花儿结婚后,福给花儿写歌,录制两人共同完成的原创专辑。

后来,他们就一起踏上了去往拉萨的旅途。背着吉他,一路搭车一路唱。冬日的高原阳光甚好,旅途上人烟稀少,他们从西藏的山河、清风、转经筒、酥油香、淳朴笑颜中获得滋养,这一切,都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

从大理到拉萨,2000公里,20天的旅程,是他与花儿第一次的长途旅行。这样的旅行中,两人如风尘仆仆的行者,路途并不全然是诗意的享受,更多的是奔波和劳累,但这一切,却更是让两人在这次试炼中,坚定了彼此间的默契。在然乌湖边,花儿在草甸上肆意地旋转歌唱,福为其拍照。后来,他们在然乌湖边录了《山上的歌》,歌中这样唱:“郎在山上打石头,妹在崖脚放花牛,石头打在花牛背看妹抬头不抬头……”,录这首歌的时候,四周都是雪山,高原的风一直呼呼地吹着,草甸上有许多牦牛……这些都被记录在了这首歌里。

花儿的声音平实而温暖,在诉说式的歌唱中,穿插着身旁世界的各种声音,散淡而随意,但囿不住的,却是歌者的诗心。

最美爱情的样子:陪你从滇到藏,一诺今生云中歌!

布宫前随性弹唱,并不完美却难相忘

这一路,他们去了雨崩,在梅里雪山脚下录下《啊伊呀》,看视频里边的花儿,动情歌唱之态也触动着每一个听者。或许雪山之下会给人一种神圣之感,花儿的歌声明亮干净,歌词和旋律也非常简单,却令听者动容。

有一天,他们在雨崩村的客栈,喝高原葡萄酒喝醉了,席间大家聊起仓央嘉措甚是感慨,兴之所至,花儿抱起吉他,即兴唱了一首关于仓央嘉措的歌——《不要说》,酒酣正浓,大笑着的人们泪湿了眼眶,这便是这首歌最初的样子。 他们抵达拉萨后,过着安宁祥和的日子。在旅馆住下,每天依旧是做饭、喝茶、写作、唱歌、录歌。花儿在她的日记中,这样记录到:“和他在拉萨的生活平凡而清简,不觉间已经住了快一个月。时间在缓慢地流逝中,似乎正默默进行着它对人心的梳理与滋养。心也慢慢像静湖里的水一般沉寂而平静,意识变得模糊,仿佛还停留在第一天从拉萨醒来的刹那。”

有时候,花儿会在茶馆喝茶,脑海里如果冒出了旋律,便会拿起吉他,到楼下院落的走廊上披一块毯子,坐着开始记录。偶尔,她也会放下手中的吉他,静静地观察院子内散落的葡萄叶和开败的花朵。

而歌曲的录制,也在这样闲淡的生活中有意无意间地进行着。

那一日,他们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前。坐在一张长椅上,花儿唱起歌来,唱的是之前在雨崩村客栈唱过的《不要说》,福则打开了录音设备。日光很强烈,裸露在外的皮肤被晒得发烫,身旁车水马龙,有行人匆匆的脚步,边走边念经的老人,以及鸽子扑扇翅膀的声音。周围环境嘈杂,录音效果并不好,花儿也唱得很随意,有唱错的地方,有弹错的地方,有听不确切的歌词,要认认真真、微蹙眉头才能听得清楚。

然而,有些感受让人出乎意料的。福说:“本觉得不该采用,可是,当我们离开了拉萨,去了重庆,最后又回了大理,当布达拉宫再度成为脑海中的幻影,我却忘不了那日在布达拉宫前,在一片嘈杂声中坐在花儿身旁听到的歌声。”

最美爱情的样子:陪你从滇到藏,一诺今生云中歌!

那一天,他们还录了《歇脚的人》。

“天上的太阳,你慢点来,慢点来酒还没有喝完天上的太阳,你慢点来,慢点来心里的歌儿还没有唱完

这些歇脚的人要是走了

月亮就不一样了”

路过的藏族朋友们好奇地驻足在花儿身旁,看她弹吉他,听她唱歌,一个身穿传统藏族服饰的小妹妹一直站在花儿身边,目光发亮,凝神注视着花儿的脸庞。这一天,布达拉宫前的歌声变得再也不一样,对于花儿和福都是如此。

“录音标准到底是什么?是要音质无可挑剔?或是唱得完美?不不不,这些都不是最有趣的部分,它们都无关紧要。”离开拉萨,福更知道了这样的歌声不是坐在花儿的正面能听到的,不是在录音棚里能听到的,不是在除了布达拉宫的其它任何地方能听到的,也不是除了那个午后的任何一个午后能听到的。

毕竟,“这些歇脚的人要是走了,月亮就不一样了。”

心无挂碍,只录心中的歌声

一个多月后,她们从拉萨返回大理,有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啊伊呀》。

这张原创音乐专辑中的歌,大部分是在旅途中创作和录制的,旅途是滇藏线与拉萨。《啊伊呀》的视频版本录制地点在雨崩村梅里雪山观景台,《啊伊呀》的音频版本录制地点在德钦飞来寺。在录音这件事上,他们试过正襟危坐,同一首歌反复打磨,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录制,但这些录音从来没有令他们满意过。最后,他们使用的所有录音都是在相对漫不经心的状态下,一次成型的作品。

当我带上耳机,聆听这些歌曲,初听平淡质朴,如目中所视的平常风景。天便是天,云便是云。细细听下来,愈发觉得其好就在于这平常、简淡和无为。听之如途径林涧山溪,耳中白鸟啼鸣,脚下溪流涓涓,心无挂碍。

最美爱情的样子:陪你从滇到藏,一诺今生云中歌!

文字和音乐,只有在被阅读和听见时才有意义。福是个写作者,花儿是个吉他弹唱的女孩,倚靠这两门“艺术”或“手艺”为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收入和付出永远不成正比,用尽全力,得以存活,已是幸事。不过他们好像有些执拗,希望将这两件事情一直做下去,他们相信文字与音乐中的价值不可估量。另外,这些录音不是由某个专业的录音师录制的,而是由一个完全不懂录音的写小说的人录下的——是一个丈夫为他的妻子录下的。这样的录音是真挚的,是记忆丰饶的,是有温度的。福的奢望也并不高,他说:“只要有一个人如我们一样喜欢这些录音,只要有一个人因此而感到欢喜,这一切便不算白费。

“事实上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即便我们进不起录音棚,也已经在近半年时间里录制了两张专辑。”福在音乐创作上的态度如他写字一般真实、清澈、坚定,“也许有人会看不起我们的专辑,也有人说太简单,太粗糙了,谁都能这样录,我完全同意,但这正是我们喜欢这样的专辑的原因。”

他们的公众号上有这样一段话,“

质朴,单纯,谦逊,无我,是我们共同认可的品质,愿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精进,愿我们的文字与歌唱,亦如此被听闻。

“质朴,单纯,谦逊,无我”,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初心,而这,也是在花儿的歌声中能听到的声音。

人物介绍: 花儿是个在街头弹唱的原创歌手,93年生人,在古城人民路的酒吧唱歌为生。福是个写不畅销小说的写作者,也做过很多有趣的工作,质朴、单纯、谦逊、无我,是他们共同认可的品质。去年五月,花儿在大理街头唱歌时,遇到福。一见钟情,恋爱一个月结婚。与花儿结婚后,他给花儿写歌,录制两人共同完成的原创专辑。不懂网络的花儿,在遇到福之后有了第一张在网易云音乐的专辑《微小而确实的日常》。

文/陈佳雨 图/花儿提供 卢海林 胡祖信 芬芬 《西藏旅游》杂志原创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