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永豐塔位於復州古城東南,塔始建於唐代,改建於遼重熙十三年(1044年)。現塔為遼代遺構,由

塔座、塔身、塔頂三部分構成,永豐塔高24米,是遼塔中比較矮小的。共八角、十三層、密簷。八角每面各有一個佛龕,現在龕內佛像是維修是後放入的。塔頂高二米,塔簷結構為自壁面逐層疊出四、五塊磚,再逐層疊縮四、五塊磚。永豐塔也是遼寧省地理位置最南端的遼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復縣誌略》記載:“迎恩門(城南門)外有石橋,當日落時,立橋視之,四山俱黑,而塔尖一點赤如珠,霞光煥彩,金碧交輝,儼若玉宇瓊樓,迥非畫工所能擬。”此獨特景緻,世稱“永豐夕照”,列復州八景之首。清初復州文人張時和詩讚:“回巒附郭樹蔥蘢,莊嚴古剎峙永豐。城闕日斜輝為雉,門橋雨霽落雙虹。梵宮餘照都成彩,佛殿靈光總是空。最好千年古塔上,黃昏一點夕陽紅。”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關於永豐塔名字來源,有這樣的記載:遼(時稱契丹)天顯元年(926年)正月,契丹軍抵忽汗城(黑龍江寧安),滅渤海(國),同年二月改渤海為東丹國,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因遼南地區地廣人稀,契丹將扶余和永寧、豐水、扶羅三縣部分女真人遷至今瓦房店市境。居民為紀念祖籍、不忘故土,以扶余縣的“扶”字,將當地命名為“扶州”,後改復州;又分別取永寧縣的“永”字,豐水縣的“豐”字,命名塔名,稱永豐塔。2003年4月永豐塔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在永豐塔的前院,有一棵形狀奇特的“龍爪槐”。關於這棵“龍爪槐”,有如下記述:龍爪槐歷經400多年風雨的這株龍爪槐,樹齡之長,形態之奇,在遼南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中國槐(家槐)的芽變而形成的。據史料記載:明嘉靖初年,由湖北來一“遊僧”法名叫“慧天”,來永豐寺“掛單”暫住。他帶來這棵樹的幼苗,並且親手栽在此地留念,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此樹每當夏秋之交,枝葉濃密,恰似

碧雲凝定,又如擎天巨傘,不透雨滴,因而常常是頑童的避雨之所。有贊之曰:“枝幹茂密,錯節盤根,穿插纏繞,屈曲嶙峋。如蒼龍之鬧海,似翔螭之穿雲,難分其來龍去脈,不辨其孰首孰身。”還有,此槐從左前方遠處望之,形如雙獅空中接吻,栩栩如生,超塵拔俗,實屬自然奇觀。引無數畫師來此作畫,八方墨客題詩為文。龍爪槐1988年被列為“大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位於永豐塔西側的永豐寺,始建於唐代,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寺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殿、呂祖殿、財神殿、三聖殿、地藏殿共七座。另有鐘鼓二樓、古塔、城樓以及各代碑刻與之相映成趣,形成較為完整的建築群。與古塔、城樓相映成趣,一派佳景。復州八景之一“永豐夕照”就出現在這裡。“古剎巍峨鎮永豐,佛前夕照殿凌空,六朝金碧浮屠老,一抹胭脂造化工,薄暮四維山色紫,落暈

半點塔巔紅,地臨南郭依城關,月夜來遊八景中”。從詩中反映出了這裡的奇觀勝景。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清末和民國時期,永豐寺內還有僧人在此修行。1958年,廟宇因年久失修,幾近坍塌。村民遂將寺中磚石木料拆下,在附近建設了一所小學校。 1997年和2001年,文管部門和相關人士對永豐寺廟宇和城樓進行了復建、並對永豐塔進行了維修加固。如今的永豐塔已經成為復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遼寧遼塔:遼寧最南端的永豐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