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國鄉村的養豬舊事

何景瑞

在中國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家大力提倡農村私舍養豬事業,我撫摸著家鄉最美的舊時光,尋覓著塞外鄉村養豬的往事,回想著村堂前燕下的兒提年代,翻閱著親歷鄉愁族緣的記憶,品味前朝的紅塵平仄之韻律,欣賞後世的笨樂曠古之昇華,定格迴歸在養豬的囧事中。那時的家鄉經濟雖然窮困,雞鴨豬狗卻家家樣樣齊全,一戶農家一個動物世界,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單說舊時的農家養豬,是神聖而尊寵的,有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有靠山吃山的生活淳樸,是一壺中國鄉村的陳年老酒,讓你醉倒在一個百年社會歷史的長河中。

散文|中國鄉村的養豬舊事

在鄉村,大山大河,田園溝谷,村屯而聚,分戶而居,一個姓氏,一個家族,就是一家子。家家建有豬圈,是典型的北方農舍民居的佈局,每家在每年開春時都抓豬一口或兩三口,叫接年豬,當成過日子的必須。在物質精神貧瘠的年代,農家的日子好像與豬緊密相連。

鄉村在養豬的日子裡,過的很樂哈,有滋有味。豬是春天來,夏天養,秋上長,冬上膘,臘月殺,臘肉香,吃一年,養一家,是一條龍似的養豬定律,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美好記憶。

舌尖中國,臘肉飄香,滋養了鄉村無數代人,架構起農民生活中吃文化的主旋律,傳統的臘肉皮燉豆角加土豆,還有臘肉韭菜餡餃子、臘肉絲蕎麥餄絡、玉米麵臘肉韭菜盒子等,品品古老農家菜系飲食,嚐嚐私房鐵鍋美味佳餚,吃法眾多,百吃不厭。曾記得,每年冬天,我們一家7口人圍坐在熱炕頭上,媽媽燉一鍋熱氣騰騰的酸菜臘肉燉凍豆腐粉條子,佐以大料麻椒生薑豆豉,爺爺在火盆上烤上幹辣椒,再用剪子把焦紅的辣椒剪到菜盆裡,那味道勝過蒙漢全席,至今記憶猶新。

萬家燈火總是情,農家養豬最為榮。養豬,分為圈養和散養,豬可以滿營子亂跑,村裡的人都能指認出是誰家的“克郎"。有一次,北營子一戶的母豬跑了,結果在南營子一戶有公豬的圈裡找到,成了當時的笑話。養豬是農家大事,人可一日不吃飯,豬不能一頓不喂,每當父輩回來的時候,第一句“餵豬了嗎?”小豬寵如孩子,足以見證豬在家庭中的主要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頭等大事。養豬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質的農家肥,成為家庭一項主要副業,還改善了生活水平,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飼養積極性。

散文|中國鄉村的養豬舊事

春天,山花爛漫,百草旺盛,豬開始享福了。大人都忙在生產隊裡,忙乎春種去了。小孩放學都提筐結夥往山上跑,挖野菜,割青草,菜人吃,草豬吃。在人民公社的大躍進時代,樹葉曾經被捋光,人也吃,豬也吃,最好吃的是榆錢,最難吃的是柳葉。大人小孩都很忙,柳笛響了,河水叫了,豬也很歡樂。

夏天,山是大花園,地是豬菜場,苣蕒菜,苦麻子,拉拉蔓,西瓜皮,甜菜葉,白菜幫,西天谷,紅灰菜,馬齒莧,車軲轆菜等等,隨便都能拾掇到豬圈裡,成為豬的美食,這個世界就是給豬創造的天地,天然,環保,綠色,人勤 豬長,農家皆樂。一家人,看著豬一天一天長大,豬也淘氣的不省心,有時豬趁家裡無人,跳圈而跑了,惹得一家子不消停,像丟了孩子似的圍著營子找,如叫小名兒一樣“嘮嘮”地叫喊,才找回來。有一年,豬拱圈牆,就給豬鼻子砸個鐵圈子,由於感染爛的不能吃食,父親給豬嘴上頜骨捆綁鐵皮,豬的生命力很頑強,命運也很人性化。農村人心中有豬,季節性的酷熱,為豬創造良好的生存條件很重要,如勤起圈、多墊圈、圈舍消毒等,一點都不能懶,每當勞動之餘,不忘給豬收拾一把吃的,豬固化了莊稼人的勤快本質。

秋天,豬菜太豐盛了,大頭菜葉子,小土豆 仔子,甜菜白菜幫子,什麼角瓜秧、豆角蔓,什麼玉米桔、線麻頭,什麼蕎麥花、秕糠皮,樣樣都是餵豬菜,豬根本不是吃飼料的動物,不用添加劑,不用摧長素,更不吃糧食,它也很怕肥了。在半農半牧半林的農村,還有牧放野豬的習慣,如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芝瑞一帶,集體有豬官,每天都把各家的豬趕到曼甸子上和山林裡,不用單獨餵養,成為自然豬,一方水土養一方豬。

冬天,下雪天冷了,豬經過三個季節的餵養,從熊豬羔子變成了懂事可人的克郎,從不挑肥揀瘦,不生病長災,吃了睡,醒了吃,冬貯的豬食也多了,當你看到像老人灰鬍子似的炊煙爬岀房簷,那就是農家煮豬食燒大炕,人睡熱炕,豬吃熱食,為了摧膘還加上雜糧麩面,開始給豬改善生活,樂在其中了。

轉眼,嚴冬過後總是春天,春節就要到了。“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

散文|中國鄉村的養豬舊事

宰豬 ;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小年過大年。”在經濟匱乏的年代,只能過年才能吃上豬肉,而且豬的部位吃的都有講究,如小年煮心肝肺臟上三連、二十九煮骨頭、二月二煮豬頭豬蹄子,農家人過日子幹啥都有日期的,年節不變的規律性很強。延年更替,遵守鐵律常規,是莊稼人的老皇曆,幾乎一成不變。每年每到殺豬的那一天,頭天就給豬停食,豬餓的嚎陶大叫,媽媽只顧在屋燒水,四叔老叔拿繩拴豬,當把豬血揣到屋時,我看到媽媽哭了,一年的辛苦變成高興的淚水。當全家族大小老少幾十口相聚一起吃豬肉血腸時,不忘請來隊長和老親,吃完還左鄰右舍送上一碗殺豬菜,親情鄉情友情,盡在其中,豬變成了社會生活和諧的紐帶,發揮了時代進步的作用。

大赤峰,農村歲月靜好,緣於負重前行,特別的年代,特定的社會,記憶很淺很淡,家鄉人都不摳摳搜搜過日子,卻開開心心享受生活,豬的吉祥彷彿是農村生活的全部,見證了農民的勤勞勤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族親團結,故鄉也成了永駐心頭的一道最美好的社會風景,必定在未來城市包圍農村的進程中,在美麗鄉村重現古老歷史的歸來!

作者

何景瑞 一枚從農村小鎮走進繁華城市的草根寫手。從1979年開始寫作,曾在《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信息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教育報》《內蒙古日報》《赤峰日報》《紅山晚報》以及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赤峰人民廣播電臺等報刊電臺發表稿件多篇。筆耕不輟,孜孜不倦,看人間萬象,寫社會實情,用文字記錄歷史,讓作品詮釋自己的全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