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科技盜刷來了,你的信息被洩露了嗎

最近,很多人都遇到一種新型詐騙方式:明明什麼事都沒做,沒丟手機也沒丟卡,沒掃二維碼也沒點鏈接,一覺醒來錢就沒了!手機上還出現很多條驗證碼......

新型高科技盜刷來了,你的信息被洩露了嗎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個人信息洩露已不再是新鮮話題。隨之而來的是,被洩露信息者輕則頻繁被“精準”騷擾,重則可能遭遇電信詐騙、套路貸、敲詐勒索等惡性事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已經是屢見不鮮了,而最近被曝光的新型高科技盜刷更是讓網友們震驚不已,最可怕的是這種高科技盜刷行為目前沒有破解的方法!

據警方通報,近期,多地警方陸續接報一類蹊蹺案件,很多人早上起床後發現手機收到很多驗證碼和銀行扣款短信,甚至網上銀行APP登錄賬號和密碼也已被篡改,損失慘重。

這種手法利用了一種新型技術:“GSM劫持+短信嗅探技術”。民警介紹,騙子通過這種技術,可實時獲取用戶手機短信內容,進而利用各大知名銀行、網站、移動支付APP存在的技術漏洞和缺陷,實現信息竊取、資金盜刷和網絡詐騙等犯罪。

新型高科技盜刷來了,你的信息被洩露了嗎

平常的電信詐騙或者其他詐騙都需要短信驗證碼來實現盜竊詐騙的目的,可是這個新型詐騙的手段卻更上一層樓,案件多發於夜深人靜大家都熟睡之時,無需直接與事主接觸,因此大部分事主對資金被盜毫無察覺,一覺醒來只有手機裡莫名其妙的驗證碼……

警方披露的新型盜刷具體操作如下:

一、騙子通過特種設備自動搜索附近的手機號碼,用你的號碼登錄一些網站或應用,然後用“短信嗅探技術”攔截這些網站、應用發給你的驗證碼。

二、騙子通過登錄其他一些網站,就會從中碰撞你的身份信息,稱之為“撞庫”(即多個數據庫之間碰撞),將你的身份信息匹配出來,包括身份證、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信息。

三、騙子在一些平臺開通賬號並綁定事主銀行卡,冒充事主消費或套現,從而盜取事主銀行卡資金。

也就是說,你手機上的驗證碼已經被騙子利用“GSM劫持+短信嗅探技術”給盜竊了,等你醒來就只有一堆驗證碼和空了的銀行卡····

這種新型偽基站詐騙使用的方法是鑽了手機信號協議的空子,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基本上是無法防範的,因此也讓民眾十分恐慌。

新型高科技盜刷來了,你的信息被洩露了嗎

但是對於這次的詐騙案件,警方表示根源還是在於“個人信息洩露”,因為僅僅被竊取驗證碼是無法盜刷的,還需要公民的身份證和銀行卡號等具體信息。也就是說,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群眾要是沒有洩露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號等私密信息,騙子也就無法得逞了。

針對此次的高科技盜刷,大家必須注意這些:

1、平時要做好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平臺賬號等敏感的私人信息保護;

2、睡覺前關機或者設置飛行模式,或者關閉手機的移動信號,只連接WIFI,這樣能略微提高被嗅探的難度。

3、如果早上起來,看到半夜收到奇怪的驗證碼短信,一定要想到可能是遇到短信嗅探攻擊了,趕緊查看自己的銀行卡和支付應用。這時如果發現錢被盜刷了,火速凍結銀行卡,保留短信內容,報警。

4、如果突然發現手機信號變成2G,要立刻意識到自己可能正遭遇這種攻擊,並採取以上方式防禦!

實際上居民身份信息洩露在當下詐騙案件中極其普遍,騙子利用各種新型手段竊取居民身份和銀行卡信息,再進行電信詐騙以及其他盜刷。甚至騙子還會利用他人身份信用去高額貸款最後逾期不還,被盜取信息的受害者可就苦了。自己莫名其妙背了一大筆債,甚至還上了失信黑名單,衣食住行都受到限制,苦不堪言。

日常生活中,大家在各種平臺上支付都要注意安全隱私,特別是在網上不要隨意留下個人的重要私密信息,使用社交媒體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

個人信息洩露不是小事,每個人都應該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