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缺乏耐心總是打罵孩子該怎麼辦?

小源5107


這位媽媽您好,首先打孩子的行為並不提倡哦,您也說了打得現在有些皮了,但是卻沒有效果,因為打孩子的行為並不能真切讓孩子瞭解問題在哪裡、怎麼改,還會打亂孩子成長的節奏。當催促、指責成了您對孩子的口頭語,孩子會感到很疲憊、傷心,而且還可能會出現反應遲緩的情況。所以您一定要換個方式——用孩子的角度來看。

從您的描述中,我看到了“拖拉”、“磨蹭”,但是少了一個決定性的事情——孩子“拖拉”和“磨蹭”的行為帶來了怎樣的後果?我這麼說的意思是,您要先確認孩子是本身慢性子,還是做事拖延。這是兩個不同的方面哦,如果孩子做事慢,或是性子慢熱,但並沒有因為慢而耽誤事情,比如遲到、作業寫不完等等,那這並不算毛病,相反的,孩子的做事能力還蠻強的(能慢條斯理的把事情按時做完)。這種不能算是他的行為問題,孩子是屬於相對安靜並緩慢的氣質類型,先天氣質沒有對錯,而且是很難改變的。您需要的是在一旁幫助孩子熟悉事情或環境,並陪伴孩子共同完成。平時和孩子一起製作“時間表”引導孩子規劃事情,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氣質性格,也能讓孩子學會慢中做事也可以很有效率。

如果孩子的慢做事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作息、事情完成等等,那確實需要讓孩子調整了,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您的孩子沒有什麼時間觀念和做事的緊迫感,這說明他並不知道把事情儘快做好和沒按時完成有什麼不一樣,當然我們成年人是能分辨出區別的。那麼我建議您把“趕緊穿衣服出門!”、“怎麼這麼拖拉!”換成“你快點完成.....我們就可以一起早些去玩.....啦!”,將好的結果直接說出來,幫孩子加一個快速做事的外部動力。平時可以把事情變成比賽性質的遊戲,讓孩子有時間的緊張感,並且在孩子有改善的時候及時鼓勵。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做事慢,有可能是因為他並不想做這件事,但是因為不敢說出自己的不願意,只能用行動來去表達。如果是這樣,我建議您需要先想想是否平時太壓著孩子的主見和感受了呢?

不論是什麼情況,您一定要記住一點,孩子是您十月懷胎,帶著您的愛和期待來到這個世界的,請接納他的全部

(接納是接受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並耐心的引導),您對他無條件的接納和愛是對他健康成長最好的動力哦。

如果您有0-6歲的孩子早教相關問題,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或討論哦!瞭解更多更科學系統的育兒知識,請關注“積木育兒”頭條號或微信號。


積木育兒


這位媽媽提到,孩子吃飯,睡覺,洗澡,洗內褲都是自己完成,當你心情好的時候,你看到孩子身上有許多優點。卻因為做事拖延這個毛病,讓你心煩,而只看到他的缺點。這時候,孩子的優點好像都不重要了,一直盯著他這一個缺點看。

黑點理論就是這樣。在一大面牆上,有一個小小的汙漬。你只看到這個汙漬的存在,覺得這個汙漬,讓這面牆顯得沒有那麼白、那麼漂亮,你特別想摳掉這個汙漬,想改正它。卻遺忘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汙點,並不影響整面牆的潔白。

同樣的,媽媽肯定聽說過半杯水的理論。同樣是半杯水,有的人覺得“只有一半了”、有的人卻覺得“還有一半呢”。

如果媽媽只注重在孩子的缺點上,甚至經常打罵孩子,必然會傷害孩子。人無完人,況且孩子才八歲。

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家長要知道,孩子的很多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他可以選擇現在做,也可以選擇等一會兒做,甚至可以選擇不做。為什麼一定要按照家長的節奏來呢?

在孩子做選擇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後果。比如說大家都要出門了,孩子卻磨磨蹭蹭,還在玩玩具,提醒了好多遍,都不主動穿衣服穿鞋,做出門的準備。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後果:“如果我們不能在十點出門,就會趕不上車,我們今天的行程就會泡湯,只能呆在家裡了”。

或者讓孩子做選擇“你選擇自己待在家裡,還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出發?如果你選擇自己待在家裡,那麼你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你選擇跟爸爸媽媽一起,那麼現在請你放下手裡的玩具,穿好衣服。請做好選擇。”

如果孩子仍然磨蹭,那麼就按照所告知的後果執行。這個方式有時候會讓孩子感受:父母是在威脅自己。所以家長說這些話的時候,不是強硬的態度,而是溫和的。只是告訴孩子結果,而不是威脅和強迫他。這個方式的使用,在態度上非常重要。

家長的自我成長。

家長也感受到了,對於孩子這方面的問題,家長心煩是主要的原因。

如果一個人在情緒中,必然沒有辦法做出理智的判斷。這時候人,已經被情緒所控制了。

但要記住,家長是一個成人。成人需要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

對於媽媽來說,如果希望改善自己的情緒問題,可以做一些冥想練習。或者找專業的情緒教練,處理情緒,移除情緒對自己的影響。最後,要注重自己心靈的成長,快速的覺察到自己“又心煩了”,在這個瞬間,離開跟孩子對峙的場景,停下來,讓自己的情緒過去以後,再面對孩子。

平時注意轉換自己的心情,不要讓自己的工作壓力過大,家庭生活矛盾突出、身體過於疲憊等等,有時候跟好朋友傾訴或逛街,也能夠平和自己的心情。但更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獨處的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思緒,給自己一個轉換的時機。


作者:舒心(Annie媽媽育兒),情緒教練、正面管教講師、高級兒童情商指導師、兒童財商講師。歡迎關注我,並與我交流。


Annie媽媽育兒


打孩子現在最好不要出現。

幼兒心理學上有個名稱叫做“心理印痕”

幼兒時期的孩子心靈是最脆弱最敏感的,可能僅僅因為大人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恐懼等心理現象,而且這個心理現象很有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舉個例子:

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在踢球,中國孩子踢進去九個球而最後一個沒進,美國孩子踢進去一個球九個沒進。中國孩子媽媽對中國孩子說:“為什麼最後一個沒進,連最後一個都進不了,真是的。”而美國媽媽則對美國孩子說:“寶貝你真慘,進了一個球。”中國孩子問美國媽媽:“他只進了一個球,你為什麼那麼開心?”美國媽媽說:“他至少進了一個球啊”,這場比賽上贏了的是美國孩子不是中國孩子,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孩子獲得了自信,而中國孩子卻只獲得了自卑甚至開始否認自己。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國外和國內孩子的教育上的差別。

根據研究表明,一個生長在暴力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存在暴力傾向。

生長在自卑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自卑

生長在很多埋怨的家庭裡,長大後也會出現埋怨。

所以生活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都跟孩子未來形成的性格與情商和為人處世上都息息相關。



當媽媽們或者爸爸們實在忍不住發火的時候,我可以提供幾個建議:

1.當對於面前的孩子(爸爸或者媽媽)你實在是忍不住要發火了,請你轉身出去走走或者自己一個人回房間反思一下自己。那孩子怎麼辦呢?可以由另一個人(必須是爸爸或者媽媽)負責。

2.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這時爸爸媽媽不要發火也不要急著哄孩子,可以讓孩子哭完再跟他說剛剛發脾氣是不對的。

3.當孩子摔東西的時候爸爸或媽媽(只需要一個人說),必須用嚴肅肯定的口氣對孩子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行為。做錯了你就得坐在凳子上不許動,給孩子定個時(三分鐘),孩子哭著跑了抱回來繼續坐著,再加兩分鐘。一直持續孩子堅持乖乖的坐著。當孩子停下來時,這時就可以跟孩子說一下為什麼要讓他坐著,為什麼摔東西不對的原因,因為只有孩子安靜了才會聽大人講話。



所以寶媽,當你忍不住要打孩子的時候不妨把孩子交給寶爸吧~


對著枕頭說晚安


8歲的孩子為什麼做事拖拉?

首先要了解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然後再針對性解決,最後還是我們的父母親需要多學習,而不是一遇到問題才去找答案。想解決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帶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成為孩子的朋友!

1)是不是不喜歡做這件事情?

比如孩子,正在看電視,沒有任何過度,突然就叫他做另外一件事情,他肯定不願意。

正確的教育方式:提前做好計劃,和孩子約定好看電視的時間,到時間了提醒,孩子這時不看電視多肯定,表揚孩子的品質,守時遵守承諾等……這樣會不會更好?

所以,這取決於我們的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處理方式。

2)注意事分散的問題

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綜合徵。常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老走神、小動作多、拖拉馬虎、易受外界干擾、自控能力差等。由於注意力難以集中、小動作多,無法專心完成一件事,就會讓孩子做事分心,拖拉磨蹭,給人感覺就是越來越慢。

如果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就去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關於注意力培養有很多方面的方式,比如:打球、跳繩、游泳、跑步等,挑一些孩子喜歡的、有趣的,幫助孩子改變。


總是打罵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孩子寫作業慢、做事拖拉磨蹭,作為家長,總是會忍不住去催促、責罵。但其實最後會發現,孩子做事的速度,並不會因此而加快,反而會開始厭煩你,甚至去厭煩做這些事,甚至厭學、逃學......


我們作為家長的應該如何改變?

1、要多學習育兒方面的知識,最好系統學習!

育兒方面的課程和內容很多,最重要的是成長心理學,不同年齡階段孩子需要不同的心靈養分。當你看到孩子的問題能想到問題背後的真像,你才有能力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2、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提升自己內在的能量!

我們的情緒經常會受工作、家庭以及周邊環境的影響,有很多負面的東西。比如工作上的不順,我們會有情緒,但不能把這種情緒帶給孩子。這裡不過多講述情緒控制方面的問題。

你想呀,一個心定的人,精神才會集中,而精神控制著我們的情緒。如果你整天都是焦慮,怎樣能教育好孩子呢?是不是這個理?


所以說,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先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也是李玫謹老師經常強調的。


希望能幫到你,歡迎家人們一起交流探討!

如果你有更好的答案,記得寫在評論裡哦。


覺醒的父母


媽媽缺乏耐心總是打罵孩子該怎麼辦?作為一名長期在教育線上的工作者,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一,媽媽學會控制情緒

每當媽媽對孩子想發脾氣的時候應該在心裡對自己設一個限點, 脾氣一上來的時候在心裡默默喊:“控制住,控制住”。我也見了很多朋友圈裡的媽媽一般都是發脾氣的時候是這樣處理的:心裡默默想著,親生的!親生的!我認識有一個朋友,她每次對他孩子想打想罵的時候,她都會跑到衛生間去面對鏡子深呼吸,深呼吸,然後平靜心態才出去。這個方法非常不錯。

二,媽媽學會和孩子交流

媽媽認為小孩的不聽話,其實有時候是誤解產生的。孩子內心是想盡量配合媽媽,但是他的天性讓他違反了媽媽的的吩咐。於是媽媽就認為小朋友不聽話,就失去耐心進行打罵。其實你只要耐心與他溝通一下,聽聽他的想法,然後你有空的時候就和他坐下來聊聊天,知道小孩的想法之後,媽媽就瞭解了小朋友的內心想法,就沒那麼容易發脾氣了。

比如說小朋友在媽媽煮菜的時候老是來干擾她,也許小朋友只想讓媽媽來幫個忙做點事情。但是媽媽不知道,所以媽媽就認為小朋友不聽話,煩他,急起來就發起脾氣,甚至有的還狠狠的打一頓。所以媽媽應該抽時間來陪小朋友溝通,其實這樣子更好。


妙語凡客


媽媽面對孩子有的時候總是會缺乏耐心的,在輔導孩子作業、在孩子做事拖拉、吃飯不好吃的時候都會缺乏耐心,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媽媽缺乏耐心長期以往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比如性格上也會變得急躁,會你也會疏遠,孩子也沒有那麼耐心了

所以,媽媽在缺乏耐心總是打罵孩子該怎麼辦呢?

1.下班回家,不要辦工作上的氣帶回家

2.面對孩子拖拉扥毛病,可以稍微的視而不見,然後等孩子做完在耐心溝通

3.輔導孩子寫作者的時候,易地而處,小孩子成長都需要過程的

4.8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已的主見了,放手讓孩子去做,做錯了在耐心的指導


葫蘆弟弟


如果媽媽經常打罵孩子,對待孩子沒有一點耐心,那麼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一定和媽媽一樣,對什麼事都沒有耐心,經常會因為急躁而放棄要做的事情,最終會一事無成。

為了孩子的未來,希望孩子媽媽能改一改自己的脾氣,在孩子面前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暴力。

一個孩子從小捱打捱罵多了,長大以後也會用打人罵人的方式去解決一切問題。

前不久,在頭條看到四川某地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讓父親給她買手機,父親不買,這個女孩就在大街上,當著眾人的面打父親,左一拳,右一腳的跟父親廝打,父親把她打到在地。她翻身起來又是腳踢,又是拳打。

從這個女孩跟父親扭打的情況看,女孩可能不是第一次動手打長輩,同時,女孩也可能不是第一次被長輩打。他們父女倆哪像長輩和晚輩,打鬥的狠勁完全向陌路人或者仇人。

看到這個視頻後,我久久地心情不能平靜,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什麼事情沒見過,但就是沒有見過父女倆在大街上,大庭廣眾面前那樣廝打的。

這個女孩的不良行為,多數是父母 的不良行為影響的,耳濡目染的。

總之,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請母親改掉急躁的壞脾氣,多些溫柔給孩子,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你說是不是?

歡迎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我是頭條號:牽住夕陽的手。因為喜歡文字在此與網友們相聚。感謝友友們!有評必回,誠信互粉。謝謝朋友們!】


牽住夕陽的手


其實,這是不少父母所經歷的的事情:當看到孩子不聽話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聲吼叫,甚至打罵。可在自己冷靜後,又會後悔不已。面對這些情況,父母不妨這樣做:

1、通過真實情境來給寶寶講道理。其實,不管是達人還是小孩,都是同理心的,所以,父母可以通過一些真情的情境來管教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影響。比如說,當大寶與二寶打鬧時,大寶將二寶壓倒在地,二寶疼得哭了起來。此時,不要著急打罵大寶,而是讓寶寶躺下,放著一個大抱枕在大寶身上,並慢慢施力,當他感覺不舒服時,再停下來。然後講清楚,他剛剛壓弟弟,弟弟有多疼。

2、讓自己冷靜。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不妨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多一些耐心,瞭解孩子的想法。可能在瞭解事情的始末後,發現孩子的行為和表現原來是有情可原的。

3、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當孩子犯錯時,我們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犯錯時,孩子的內心肯定相當恐慌和後悔,此時,我們做家長再指責、打罵孩子,只會更難過。這樣去想,我們怎麼還會生那麼大的氣呢?應該找出孩子的錯誤,幫其改正過來。

你是怎麼管教自己的孩子呢?歡迎在評論區及時給我們留下你的想法和建議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動動手關注頭條號“歐爸說”呦~


歐爸說


媽媽缺乏耐心總是打罵孩子該怎麼辦?

其實題主能把自己的這些問題通過網絡反映出來就說明她已經認識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問題,並且打算改善,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畢竟很多家長還沒有認識到,自己教育上的弊端,一味地用自己成人的方式做著對孩子不恰當的傷害。

我是一個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之前也會有這樣的心理變化出現,但是做了媽媽以後我發現,我的脾氣變的好了。我原來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很多時候我會通過孩子反觀自己,想起來自己很多小時候的經歷,我還不如我的孩子們呢!我們就聊聊我小時候的事情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大概5歲左右的時候,我奶奶帶我在鄰居家門口玩,因為距離村頭的菜園比較近,我趁奶奶不注意,跑去人家菜園去拔蒜苗,綠瑩瑩的,一抓一大把,很好玩。奶奶發現我這個舉動以後,先是把我拽回來,打了我幾下,跟我說再不能去了哈!捱了揍的我心裡癢癢的,趁奶奶跟別人聊天,又跑去拔蒜苗。奶奶這次把我抱回家並且告訴了我媽,我媽把我關進放雜物的小黑屋,一頓暴擊後,讓我自己反思,然後掛上門去做飯了。我反思了半天,覺得我應該把蒜苗全都給拔光,才能對的起我這頓捱揍。趁著媽媽不注意,我偷偷的跑了出去,到了菜園後拔了個精光,然後若無其事的回家了。不過,第二天那家人發現了,當然後面的結果想都不用想。捱揍是肯定的,揍完了以後呢?

整個人生經歷中,我對這件事印象深刻,之後的我比較叛逆,反正都要捱揍,我索性給來個釜底抽薪,凡事我都不認真做,參加高考我還在考場睡覺呢,誰能知道,這是一個“小學霸”做出來的事情?後來考上了個三流大學,沒讀完我就跟著我所謂的愛情跑了。總之,每次做錯事後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這件事,到現在我也沒忘記。

其實每個80、90後家長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跟我小時候類似的事情。所以,我們現在就更不應該用這種方式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沒有什麼比感同身受更能理解當時我們自己的處境,想想孩子的未來,我們真的是希望他們也有這樣的回憶嗎?如果我們真的只想要一個特別聽話的孩子,特別懂事的孩子,其實我們大可想想我們以前,我們在他們這麼大的時候,做到了哪些?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他們自己的發育的特點,我們不應該用自己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教育他,但肯定不是暴擊。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首先是需要給他所有的愛。遇到問題的時候,給他們指導,這才是我們成人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亂髮脾氣就可以改變的,打過之後就後悔,後悔有用嗎?

所以我們終究要認識到我們帶著脾氣的教育是無效的教育方式,反而會害了孩子,家長有了這個認識之後才能真正的願意去改變,遇到事情不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是不是我要求太高了?”“我有沒有弄清楚真正的原因?”“是不是我做的太過分了?”有了這樣的一個心理冷靜過程,我們的理智就會迴歸,就能以一個成人父母的狀態去跟孩子心平氣和的談一件事情,而不是在自己情緒不受控制的時候,像個“孩子”一樣肆無忌憚的去傷害的自己的孩子。

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一個8歲的孩子什麼事情都懂了,我們還能做什麼?”現在這個年齡的孩子有這些問題,正是我們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候,為什麼不能把自己當初是怎麼做好的“妙計”拿來告訴孩子呢?

你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都是因為你呀!

你的孩子為什麼會讓人討厭呢?都是因為你呀!

陪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不妨,家長先回憶下自己的童年?

80後二胎寶媽,獲得國家級育嬰師職稱,多平臺原創撰稿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3歲寶寶護理與教育,在育兒的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IF枕邊育兒


這位媽媽你們家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能自己獨立是相對不錯的,家長應該感到高興才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一點缺點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想改掉孩子拖拉磨蹭的這個習慣,父母應該加強對孩子的訓練而不是一味的發脾氣,可以想一些小妙招,如:同幹一件事和孩子進行比賽,誰贏了就給一個小小的獎勵,孩子一般都有好勝心,做家長的可以故意磨蹭一下不能讓孩子看出來,儘量讓孩子去贏,慢慢的他就會加快速度。還比如:孩子幹一件事給規定時間,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會給她一個想不到的驚喜,慢慢的孩子的速度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上來了。希望一點小小的建議給你一點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