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功勳老兵與200名「准新兵」跨越70年的情感對話

憶往昔崢嶸歲月,盼兒郎更創輝煌。8月26日上午,山東交通學院學術報告廳內傳出陣陣熱烈掌聲和聲聲雄壯回答,這是山東省軍區濟南第十二幹休所離休幹部王鵬程為濟南市天橋區200名參加役前教育訓練的“準新兵”作革命傳統報告。

今年85歲的王鵬程,16歲參軍入伍,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因作戰勇敢多次立功受獎,曾被周恩來總理選調進京工作。離休後,熱心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每年自發給部隊、機關和學校作發揚優良傳統報告。

報告會上,王老用樸實的語言、親歷的戰鬥故事闡事明理,引人入勝,讓人動容。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他全程站立,讓全體官兵無比敬佩和感動。讓人印象最深的是老首長講述的抗美援朝戰場上自己通過敵人的4道封鎖線,傳遞戰鬥命令的故事,讓人感到內心震撼。當時老首長年僅18歲,心裡知道任務的艱鉅性,明知道是九死一生,但他義無返顧,抱著“死也要完成任務”的信念,圓滿完成任務,榮立二等功,併火線入黨。

王老鼓勵新兵們刻苦訓練,練好本領,報效祖國,“你們處在了一個好時代,文化水平都很高,未來一定會比我更有出息,國家和人民,還有你們的父母親朋,也包括我都對你們寄予厚望,要想不負眾望,那就要在兵之初,下大力過好不怕苦、不怕累和不怕死這‘三關’。”老首長講了自己如何通過一次次的執行任務,一次次的自我突破,最終由一名“膽小鬼”成長為一名“膽包天”的故事。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大家:兵之初的“怕苦、怕累、怕死”是正常的,每個人都一樣,任何人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英雄。只有在工作訓練中,不斷加強自我鍛鍊,不斷自我突破,提高思想認識,才能不斷成長進步,有所建樹。

會後,大家紛紛表示,聽了老前輩的報告,深受震撼和感動,深切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軍人身上的榮譽和擔子。表示一定要牢記老首長的話,刻苦訓練,不負所托,履行好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崇高使命和職責,把忠心獻給祖國,把愛心獻給人民,把決心留給自己,切實為國旗爭光,為軍旗爭輝,為父母爭氣。

記者:梁汝瀟,通訊員 解洪建 叢曉帆

1名功勳老兵與200名“準新兵”跨越70年的情感對話

1名功勳老兵與200名“準新兵”跨越70年的情感對話

1名功勳老兵與200名“準新兵”跨越70年的情感對話

1名功勳老兵與200名“準新兵”跨越70年的情感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