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mex研究院:中本聰在2009年挖到了100萬枚BTC?

摘要:我們研究了一個礦工在2009年能在多大程度上主導比特幣網絡。我們回顧了Sergio Demian Lerner 2013年的分析,分析發現該區塊中ExtraNonce值的增加可能會用於將不同的區塊聯繫到同一礦工上。我們以他的分析為基礎並得出結論,儘管證據遠沒有許多人假設的那麼有力,但有合理的證據表明,2009年一個主導比特幣網絡的礦工可能挖出約70萬個比特幣,所以中本聰不太可能挖出100萬個比特幣。雖然我們的分析本身說服力不強,但沒有完美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Bitmex研究院:中本聰在2009年挖到了100萬枚BTC?

2009年主導比特幣網絡的礦工

在2013年4月初,區塊鏈研究員Sergio Demian Lerner認為,中本聰在2009年挖出了一百萬個比特幣。這個觀點背後的邏輯是,整個2009年的算力處於很低的水平,每秒大約700萬次哈希計算(即7Megahash)。與此同時,這個哈希值大約與比特幣前14天的哈希值相同,Sergio認為中本聰可能是當時唯一一個礦工。社區中的許多人對Sergio的說法持懷疑態度。懷疑似乎基於以下幾點:

· 7 MH /秒的算力估計基於區塊時間戳,但並不可靠,樣本大小也不夠大。

· 沒有理由相信中本聰在前14天內獨自挖礦。

· 許多人回憶起自己在此期間就開始了挖礦。

· Sergio對硬件的假設是不正確的。

很可能有些人可能會偏袒Sergio的說法,因為如果中本聰挖掘了很大比例的早期比特幣,在某些人的眼中可能會危害系統的誠實性和完整性。但是,我們認為,Sergio最初提出的證據有些缺乏說服力。

Sergio的分析

就在幾天後,Sergio在他的博客上發表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論點,並給出了更強有力的證據證明當時有一個礦工占主導地位。這最終使社區中的許多人認同了他的觀點。直到今天,許多人都認為中本聰可能已經挖掘了大約一百萬個比特幣。

Sergio的證據集中在名為ExtraNonce的東西上。 ExtraNonce不是比特幣協議的一部分,因為它不是共識規則的一部分,也沒有關於如何解釋它的正式說明。 ExtraNonce是coinbase交易中的一部分,一旦區塊頭中的標準隨機數用完,可以在幾次哈希嘗試後為礦工提供額外的隨機數。如下圖所示,隨著ExtraNonce的變化,其影響在merkle樹中向上移動到區塊頭中(儘管在2009年,大多數塊僅包含coinbase交易,因為網絡不用於交易。)

Bitmex研究院:中本聰在2009年挖到了100萬枚BTC?

Sergio發表了下面的圖片,其中Y軸為ExtraNonce和x軸為區塊高度(他錯誤地將x軸標記為時間)。圖像顯示ExtraNonce在一長串的斜線中隨時間增加。一些斜線(黑色)據說具有類似的梯度,不會重疊,一旦達到一定高度就會回落到零。這表明所有的黑線都屬於一個礦工(可能是中本聰),而且這個礦工現在控制了近百萬枚比特幣。雖然關於斜線的梯度、高度和缺乏重疊的技術要點可能很難理解,但我們認為圖像本身顯然非常有說服力。

Bitmex研究院:中本聰在2009年挖到了100萬枚BTC?

BitMEX Research的分析

我們決定重複Sergio的分析,但我們的目標是計算由明顯的單個實體挖掘的區塊並分配所有區塊。這項活動很有挑戰性,因為斜線和許多其他點相互作用。因此,不可能進行準確的分配。因此,我們的分析遠非完美。我們使用了各種方法,包括統計分析、隨機數生成器甚至手動審查來分配一些塊。我們會犯很多錯誤,因此我們並不宣稱我們的方法是有說服力的或科學的。但是,據我們所知,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嘗試將2009年的每個區塊進行分配以判斷是否屬於明顯的單一實體。下面的高分辨率圖片代表了我們對2009年每個區塊的分配情況。

Bitmex研究院:中本聰在2009年挖到了100萬枚BTC?

分配結果分析

截至2009年8月,我們同意Sergio的結論。在8月之前有22條斜線,它們都具有相似的高度和坡度(每個區塊的ExtraNonce值增加4個左右)。同時這些斜線幾乎從不重疊。(在一些情況下,明顯的重疊出現在少於5個區塊中,因此可能只是巧合)。

2009年8月之後,這種規律在一定程度被打破了。斜線的梯度變化很大(從每塊1.1個nonce到每個塊10個nonce)。同時斜線的高度不一致,它們之間有很多大的差距。因此,儘管圖像看起來仍然有說明力,但我們認為,礦工是一個實體的證據有點弱。我們在下面列出了結果,其中包括2009年8月之前和之後的數據。

Bitmex研究院:中本聰在2009年挖到了100萬枚BTC?

結論

總而言之,雖然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2009年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礦工,但我們認為這些證據遠不如許多人所假設的那麼強大。雖然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但有時候圖片可能會有誤導性。即使有人確信,證據也只支持這樣一種說法,即我們認為占主導地位的礦工可能挖掘到了遠低於一百萬的比特幣。也許60萬到70萬枚比特幣是一個更好的估計。

儘管我們知道中本聰挖掘了第9個區塊,但上述所有分析都不能很好證明這個占主導地位的礦工就是中本聰。然而,這只是在11個區塊鏈的斜線上,所以它不具有結論性的。無論占主導地位的礦工是誰,當然也有可能密鑰已經丟失或丟棄。

我們將以中本聰的一句名言作為結尾:“為什麼要刪除錢包而不是將它放在一邊並保留舊版本以防萬一?你永遠不該刪除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