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官员:中国正在弥合非洲社会和经济差距

本期“聚焦中国与非洲”专栏,小百通为你推荐对尼日利亚国家广电委员会内容监审经理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

的专访,看看他眼中的中国在非洲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尼日利亚官员:中国正在弥合非洲社会和经济差距

如果没有中国,非洲有很多地方也许还会很落后,对科技发展一无所知。那里的人们正在弥合社会和经济差距,如果没有中国的行动,差距还会扩大。

小百通:您如何评价中国和尼日利亚的关系?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假如你到尼日利亚来,会发现这里的电视屏幕上有说尼日利亚语的中国人,还有说豪萨语、约鲁巴语和英语的中国人。这是什么回事呢?其实,这些是经过了翻译配音的节目。

多年前我上大学时,校园里就有很多中国人。也有很多中国人和尼日利亚人结婚,现在在尼日利亚机场常见跨国联姻的夫妻带着孩子远行,这都是两国友好的证明。

我认为在全球问题上的态度,中国比任何国家都努力地承认差异的存在。

尼日利亚官员:中国正在弥合非洲社会和经济差距

▲ 图说:权小宝是一名在广州生活的尼日利亚人,今年24岁。权小宝(左)帮助朋友卡马鲁在广州一家汽车香薰公司洽谈采购事宜。

小百通:中国和尼日利亚的媒体关系如何?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自从中国的媒体进入尼日利亚市场后,尼日利亚的数字信号传播就得到了飞速发展,即使是社会中相对贫困的人也能享受数字化的便利,新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也不断涌现。这对尼日利亚的传媒产业发展意义深远,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带来的。

小百通:您认为中国人和非洲人有共通之处吗?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很多。比如尊老爱幼的传统,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对于祖先灵魂的崇拜等等。非洲人的世界观是怀旧式的,所以除了肤色不同之外,非洲人或者说尼日利亚人完全可以融入中国社会。

小百通:有观点认为中国在改变许多国家,您觉得呢?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中国致力于让世界团结起来,携手解决全世界社会不平等和种族隔离的问题。在中国加入世界话语体系之前,全球的社交棱镜是从西方折射出的,西方或多或少地在以自己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电影、纪录片等等,都是围绕着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来的。

但中国人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不同的,中国也是其中一份子。中国人突破了很多界限,如果没有中国,非洲有很多地方也许还会很落后,对科技发展一无所知。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深入农村,努力降低科技产品的成本,让普通人也负担得起。中国朋友正在帮助我们非洲弥合社会和经济差距,如果没有中国的行动,差距还有可能会扩大。

尼日利亚官员:中国正在弥合非洲社会和经济差距

▲ 图说:2016年3月28日,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尼日利亚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尼星2号、3号通信卫星在轨交付的框架协议。尼日利亚通信部长阿德巴约•希图表示,由中国企业研制、生产、发射并交付尼日利亚使用的尼星2号、3号通信卫星将极大地提升尼日利亚的通信技术水平,并有助于提振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小百通:这些发展,当地人也参与其中吗?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当然了,谁不想要好的东西?难道你不想接触数字化内容,不想有电话吗?你不希望自己国家的机场干净而美丽吗?大半个非洲的相关发展领域,都有中国人参与其中,而非洲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小百通:您认为如何更好地促进中非文化交流?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在文化交流中,没有什么比互惠原则更好了。我给你我的文化产品,你拿走我的,你惠顾我,我惠顾你。

除了互惠合作之外,我们还提倡共同产出,这会让彼此的关系更加融洽,更有助于互相理解。言传远远不如身教,共同产出的好处在于尼日利亚人会把中国人看成榜样,会铭记、研究中国人的工作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就学到了技能。

小百通:您第一次到中国时的印象是什么?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完全超出我的预期,我知道中国一直在发展,想要努力赶上西方国家。我去过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在中国,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灵活、非常现代的社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人礼貌的举止,他们做事很有条理,非常勤奋,非常谦逊。

小百通:能不能用几个词描述中国和尼日利亚之间的交流呢?

阿姆斯特朗·伊答察巴:我会用互相尊重来形容。我认为在任何交流活动当中都应该有信任。尼日利亚人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感到很自在,我对双边关系的未来充满希望。

出品 / 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

采访 / 钟磊、程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