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在離景德鎮市區不遠的湘湖村,我們見到了柴燒圈頗有名氣的“守拙坊”的創始人夏國華和王穎,很難想象這對顏值亮眼的年輕小夫妻,竟然能耐得住寂寞,遠離鬧市區,堅持柴燒這樣一種非常辛苦的手藝。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來到“守拙坊”的當天正值盛夏,室外氣溫高達40℃,更別提窯爐邊熱浪翻滾。在這樣近乎惡劣的環境下長時間的工作,可夏國華和王穎卻自得其樂,心甘如怡。他們說彼此能這樣安靜的廝守,共同前行,就是一種甜蜜的幸福。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夏國華,畢業後就堅持走在專研柴燒的道路上,得到過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把樁師傅“胡家旺”的指點,並深受其賞識

,是一位兼具設計和製作民藝風格的手工匠人。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夏國華和胡家旺老先生合影

而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的王穎,則師從江西省陶瓷美術大師陳其松先生,也曾受到瓷壇泰斗王錫良的指點,是一名天資頗高的陶瓷藝術家。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王穎和王錫良老先生合影

他們因瓷相識,相愛,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各自忙各自的工作。陶瓷界的手藝人基本都是自由工作者,一忙碌起來就忘了時間。缺乏相處時間的兩個人,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決定攜手創作,在做出多種嘗試之後,便有了如今“守拙坊”代表作“柴燒加彩”的誕生。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柴燒加彩”由夏國華負責造型、柴燒部分,再由王穎從柴燒的瓷胎中挑選出適合的精品,二次加繪,使作品更具美感和韻致,這不僅僅愛情的碰撞,更是藝術和匠心的完美相融。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相對於釉上彩繪,可能很多朋友更不熟悉柴燒這門古老的手藝,何謂柴燒?柴燒的藝術魅力究竟在哪裡?那些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柴燒……

也許你聽過柴窯,但你聽說過柴燒嗎?

柴窯與柴燒,只差一字,卻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燒製方法……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柴窯器

▷精心描畫的素坯,施釉後裝匣缽入窯,

▷使用馬尾松為燃料,

▷需要燒製24-36小時,

▷平均每立方窯內需耗費1噸松柴

▷成品釉色勻稱,光潔無痕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柴燒器:

▷素坯,不上釉不裝匣直接入窯

▷使用木柴或松柴為燃料(本次押窯使用松柴),

▷需要燒製72-120小時,

▷平均每立方窯內需耗費3-5噸松柴

▷木灰中助融成分吸附於瓷坯上形成自然釉

▷柴火直接在陶坯上留下自然的火痕

▷成品色澤溫潤,變化多端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同時,柴火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自然的火痕,使得作品色澤溫潤且變化多端。如果說柴窯器是匠心所得,那麼柴燒則可以說完全是天工造物了。

| 獨特的柴燒效果 |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柴燒器皿如慢火煲高湯,漫長的燒製時間裡木灰裡的助融成分才能慢慢吸附於瓷胎之上,形成變幻莫測的自然釉色,而在這72小時裡,窯爐中又發生了很多奇妙而有趣的變化……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第一天,

點火低溫煙燻,

等薪柴釋放出來的碳素

填滿土坯的毛細孔,

這個過程大約需要持續18個小時。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第二天,

加柴升溫。

此時溫度已經達到,

約1250—1280攝氏度。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第三天,

繼續添柴猛燒,

長時間的高溫,

讓窯內火與灰、

土逐漸融合成釉,

茶盞、茶碗的顏色,

開始發生悄然改變。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整個投炭過程辛苦而又危險,

窯邊是不能離人的,

每隔幾秒就要投放鬆柴

而火苗有時蹭得會竄出幾米多高,

投炭的人反應稍慢,

就要被炭火燒了眉毛。

但危險往往蘊含著

意料之外的魅力。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漫長的燒窯過後,

是更為漫長的開窯等待冷卻,

一般需要5天,

必須耐下心來等待,

因為柴燒也像一盒巧克力,

在拆開前,你永遠不知道會得到什麼,

完全交由火來成就的柴燒,

就算再順利的一窯,

成品率也不過區區30%。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製作柴燒作品既費時又費力,但好像總有一種力量,會讓我一直堅持!”夏國華如是說。

我想,那應該就是愛情的力量,因為每一次柴燒都是在王穎的期待中完成的。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柴燒開窯後,王穎就會在一窯成瓷中挑選到適合的瓷胎,結合柴燒獨特的效果進行釉上繪畫,將柴燒與繪畫完美結合,更添藝術價值。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柴燒器的落灰在器皿上形成的紋理虛實相映,層次分明,在傳統中國繪畫中有“陰陽相生”、“虛實相生”之論法,落灰形成構圖經典而又多變,稍飾於筆墨就是傳統中國畫的經典構圖。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王穎在柴燒器上以器皿做紙,以落灰為筆墨,以釉色為賦彩。構幻出千變萬化的山水世界,其筆法之妙,讓人驚歎。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本期即將上線的【柴燒押寶】,我們將以收藏品標準每款限量發售99套,並帶有獨家收藏編號(收藏編號以下單順序為準),保證100%精品率,絕對會是一次完美的押窯體驗!

拭目以待,敬請關注!

隱居鄉村的80後小夫妻,愛與才華邂逅,成就了柴燒山水器靈秀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