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1个人1把锄头,口头禅是:我要的是品质吓人!那一村人呢?

“我要的是品质吓人”——郭燕燕

在农村1个人1把锄头,口头禅是:我要的是品质吓人!那一村人呢?

郭燕燕本人

郭燕燕现在是名人了,同时也是一位没上过初中的枣农。因为种枣,他培育出了“临黄一号”;因为种枣,他也上过中央电视台。

今年48岁的他是地地道道的黄河汉子,20多年前农村人习惯开荒种地,由于克虎镇克虎村地处黄河岸边,地少人多,于是年轻的他开始治理黄河沙滩地种植红枣树。

刚开始,村里人笑话他!拿钱填黄河!在村民们的质疑声中,在自己的坚持下,1个人1把锄头,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经过20多年的坚持最终形成了50多亩的肥沃的土地。

在农村1个人1把锄头,口头禅是:我要的是品质吓人!那一村人呢?

黄河边上的枣林

可能大家觉得50多亩地不算多,但是这50多亩地的纯收入高。我做过一个调查,一般的50亩枣地现在是几乎没收入,而他的高达10万。为什么他的50亩地的收入高呢?因为他认认真真管理枣树了,管理中体现出了两种精神:

第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现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显得特别可贵。当曾经帮助农民致富的红枣市场低迷、价格下滑、红枣品质下降时,对应的是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越来越比种地好挣钱的时候,我们当地许多人把枣树荒废出门谋生去了,而他仍坚守在农村,坚持种枣。

在农村1个人1把锄头,口头禅是:我要的是品质吓人!那一村人呢?

产量和质量惊人

第二种:农民具有创新精神。一般的农民只是日复一日的种植,而他却在思考:枣一遇大雨或者连阴雨就发烂。他就想办法解决。最后经过几年的研究,培育出了抗裂“临黄一号”。他的这个品种的价值是什么呢?这个品种得到全县的认可,我们全县连续推广了三年了,推广面积已经累计超过2万亩了。

在农村1个人1把锄头,口头禅是:我要的是品质吓人!那一村人呢?

真正汉子

一个人尚且能如此,假入在脱贫攻坚中我们的一村人全向他学习,那么何愁脱贫难呢?何愁没收入呢?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是发掘这种隐藏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干事的、创事的人,推广、动员群众去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