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靠炒股到底能不能發財?

有一個理論我覺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二八理論。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遵循這個規律,百分之20的人賺大錢百分之80的人賺小錢或者不賺錢,投資創業打工選美等各行各業都遵循這個規律。馬雲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新作為——創客好時代”上發表的言論:“很多人講炒股,記住,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對這段話的上半部分我非常的不認同,投資包括了炒股,比如投資地產,投資股票,投資藝術品,投資期貨,投資郵票,投資的領域太多了,炒股只是其中一種。投資和炒股當然有差異了,在這裡不去討論這一點,我主要分析前半部分,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真是如此嗎?首先我是不認同的,而且我還有很多理由和案例反駁這一點。下面我詳情分析一下。

外國人靠炒股賺錢的我就先不舉例了,因為大家都認識,比如索羅斯,巴菲特。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我舉些國內靠炒股賺錢的案例吧

馬化騰

騰訊創始人創業之路是靠炒股掘得的第一桶金,有傳言馬化騰的啟動資金來自炒股,傳說他曾經有過把10萬元炒成70萬元的手筆。對此,馬化騰本人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馬化騰承認自己曾經靠開發股霸卡發過一筆小財,並藉此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本原始積累。眾所周知,馬化騰的父親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資本市場上馬化騰還是有人可以請教的。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劉益謙

1990年,上海為股狂。雖然對股票一無所知,但強烈的財富慾望讓劉益謙決定必須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到了1992年,這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價格賣出,淨賺了近100萬元。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劉益謙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點。就這樣,苦日子出身的劉益謙享受著“錢生錢”的快樂。如果說從國債到股票,徹底打開了從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滾打的劉益謙的視野。那麼,炒股票認購證則成為他積累億萬身家的關鍵一役。他說過,自己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所賺的都是來自於趨勢,“在資本市場上,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其實質都是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謀取比較大的收益。而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不要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來享受過程的。”2015年怒砸10億為國護盤這點值得廣大股民學習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楊百萬

“楊百萬”絕對是中國股市最醒目的“傳奇”之一。跟很多日後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樣,楊百萬只是因為“窮則思變”,開始了他“從沒想到過的”人生,那時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會廣為流傳。楊百萬原名叫楊懷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鐵合金廠的一個普通職工,幹“第二職業”賺外快積累了兩三萬元餘款。有一次他管的倉庫被盜,他因出手“大方”,常買菸請廠裡的工友們抽而被懷疑是監守自盜,公安局還請他“談話”。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強的楊懷定,他一橫心就辭職了。那是1988年2月。辭職後楊懷定開始從訂閱的幾十份報紙信息中埋頭搜尋致富的機會。4月的一天,一條“上海將開放國債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楊懷定的關注,他在4月21日開市第一天一早,買了10000元三年期國庫券。“銀行利率5.4%,三年期國庫券年利率超過15%,為什麼不買?”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過來開始紛紛買入時,價格一下漲到112元,楊懷定拋掉了。半天時間,他賺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資——800元。很快,楊懷定發現全國8個城市的國債價格差異很大,他開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國庫券異地交易。他帶著全部的積蓄前往全國其他省市,在當地銀行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國債,然後再帶回上海,以較高的價格賣給銀行,賺取差價。為了趕時間,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沒有睡覺。1989年,賺到了“第一桶金”的楊懷定,轉身投入炒股。楊懷定的第一隻股票是“電真空”。半年後,股票大漲,楊懷定在800元以上價位拋掉,淨賺150多萬元,“楊百萬”的外號,就此不脛而走。一年後,“電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買了回來。在股市行情低迷時,楊百萬的“絕招”就是全部賣光,遠離熊市,“2001年開始的國有股減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遠離,直到2005年1月份,雖然四年的時間我每天還要去股市上班。”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還有好多我們不認識的隱士在股市賺錢了,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按二八理論計算的話也有很多了,我始終認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賺錢,不能埋怨所在的行業,那是無能者找的藉口。

越是總炒股的人,越是高手越懂得炒股是對人性的挑戰。你必須要克服或控制自己的情緒,必須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沒有主觀帶入、必須要不斷從紛亂的信息中篩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和做出最優策略才行。而這種辛苦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在炒股的路上,充滿荊棘,要克服心理,保持心態,結實的股市技術技巧。

每一個技術技巧,都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想象而來的,而是像苦行僧一般,在每一次失敗後,不斷的站起來,在磨難中歷練而來。


交易中,贏家與輸家的區別

凡是進入交易的人不論贏家還是輸家,他們都有相同之處:腦子裡全部是交易,非常專注於交易,不管盈虧,不管身處何地,在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是一樣的,在交易方面兩者都是極端主義者。

但為什麼有的會一直在市場裡生存下去,而另一類人卻虧損收場,我想可能是兩類人的生活方式和信念都是走向極端的,所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候都比較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筆交易中,但是由於這筆交易一開始可能就是錯的,所以會導致一直錯下去 的原因吧。

輸家的一些通病:很多人都幻想著拿100元在市場裡可以很快賺到1000甚至是1萬,而且是越快越好,追求暴利是他們進入市場的首要理由,他們不希望在場外觀望,一心只想進入市場裡快速的發家致富,用以他們僅知道哪一點可憐的基礎技術技巧或者指標類神馬東西進入交易中。而且他們一點也不注重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在他們眼裡交易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而是關於對與錯的遊戲,最終結果不是輸就是贏。最後就是經歷了大幅度的資金縮水之後,他們開始不相信市場上是否真的有人靠交易為生,開始換老師、換市場、換著換著就對市場說拜拜了。

贏家的共同之處:他們是屬於資金管理和交易策略的技術派,對於每一筆下單都要裝上層層的保護罩,因為他們忘不了之前的某筆交易沒有止損帶來的重大損失。執行力深深刻進他們共同的骨子裡。他們堅信自己堅持到最後一定會賺錢,策略是他們的保護環,保護著他們、不讓他們做輸家的那些蠢事。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CCI指標又叫順勢指標,是一種重點研判股價偏離度的股市分析工具,屬於超買超賣類指標一種。但它又不同於KDJ、WR%等大多數超買超賣指標非常鈍化現象,CCI指標卻是波動於正窮大到負無窮大之間,因此不會出現指標的鈍化,這樣有利於投資者更好的研判行情,特別是那些短期內暴漲暴跌的非常態行情。


CCI指標的合理應用: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實戰分析:

1、日線CCI反應敏感,適合短線強勢股。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上圖,CCI 通常以+100的上下穿越作為重要的買賣信號,但圖中股價震盪攀升的過程中,CCI反覆穿越+100,買賣信號過於頻繁;而進入強勢上漲前的A點,則是理 想的買入信號,因此,根據市場整體狀況的發展,判斷股票是否能夠進入強勢上漲階段,是在日線圖中用好CCI指標的關鍵。

2、周線CCI相對穩定,適合中期牛股操作。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上圖,把周線圖的穩定性和CCI指標的靈敏性相結合,能夠在趨勢方向明確的前提下,捕捉股價的啟動和終結的位置。圖中的買賣信號比日線圖大大減少,但對趨勢的高低點的反映比較理想,在理解該指標的特性前提下,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3、月線CCI穩健,適合趨勢判定和選股。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上圖,月線CCI可以輔助判定大趨勢。圖中CCI向上穿越-100後,顯示長期底部可能形成,但直到05年12月,該股向上穿越+100後,不僅明確了股票上升的大方向,而且還成為股價進入主升階段的起點。

實戰案例:

國電南端的股價連續創出新低,但同時CCI指標在-100下方的低位卻形成了一底比一底高的背離形態,這是股價有見底反彈的信號,後市股價走出了一輪反彈行情。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當CCI指標線突破-100時,表示市場已經進入了超買狀態,但短期投資者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此時可以買入。

案例:

下圖:超華科技(002288)的走勢圖。從圖上不難看出在前期該股股價位於10元附近之時CCI指標曾出現兩次低位突破-100的動作,暗示下跌動能有所衰減,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超賣態勢,局勢扭轉隨時可能出現,而此時則是一定少量建倉機會。隨後該股出現了一波小幅反彈,從10元一路上攻至13元附近,雖然此次上攻CCI也出現了突破100區間的超買,但股價基本沒破均線系統,則暗示主力意猶未盡,亦可持有。隨後該股經過一段時間盤整後在近期明顯滯漲,雖然股價在均線系統之上,但CCI指標再度超買,暗示風險稍大,果然也是跌了下來。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所以,CCI指標在我們實戰交易過程中,對股價未來的見頂見底是有著較為敏感的預測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任何技術指標都有它的實用性也有其侷限性,所以實戰中切忌單一使用一個指標來進行分析。當股價運行方向與指標發生偏離之時,則需要綜合觀察其它指標來增強其可靠性,相信您學會使用CCI指標後短線的波動將會把握的更加理想。


MACD和CCI組合戰法

其實指標,玩多的人更有體會,有時靈,有時又不靈。有時讓你驚喜,有時又讓你失望。其實這和指標的侷限性有很大的關係。指標總是落後一步。這話千真萬確。在交易中,你下單,你買入,你賣出,在圖上留下了你的痕跡。這就是先有價格,成交量,然後反映在了分時圖上。繼而有了K線圖,有了均線,有了其他指標。以MACD為例,金叉,那是因為價格漲了。死叉,那是因為價格跌了。

所以如果按照金叉死叉買進賣出,就會出現有時正確,有時套牢或者賣早。金叉了,價格漲了。再去追,不排除追在了高點上。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人遇見過吧。指標,又分為趨勢類指標和擺盪類指標。趨勢類最經典的就是MACD,擺盪類如CCI,KDJ之類。趨勢類指標比較平緩和穩定,擺盪類比較敏感,上下金叉死叉很快,令人無所適從。因此,在指標中,本身就落後價格、一定要運用指標作為輔助的前提下,如何運用好指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和追求的方向。

個人也曾經瘋狂迷戀過尋找那種萬能的指標,結果往往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回頭冥想,其實運用好已有的指標才是正確的王道。在所有現有的指標中作者中,比我智商高的比比皆是,比我浸淫股市多年的人隨便找,比我懂數學,比我懂計算機的人多如牛毛,既然這樣,運用好前人創造好的指標才是正確的道路,何必挖空心思去追求那不存在的烏托邦呢?

在指標中,MACD和KDJ,CCI是經典,每個軟件都自帶,存在即合理。既然合理,發現它們的價值就可以了。在運用中,個人認為指標發出的信號有N多,我們要做的是去偽存真。

趨勢類指標MACD+擺盪類指標CCI,個人在運用中覺得蠻不錯,一文一武,一動一靜,絕佳搭配。MACD定方向,CCI定介入點。MACD為主,CCI為輔。唯一要做的就是,看懂MACD。當然,看懂了MACD,一個指標就足夠。因為指標都是相通的。 隨意拿個例子: 在通達信軟件上,副圖取MACD,主圖取CCI交易系統(輸入CCI交易系統,軟件自帶),就會出現很多紅綠箭頭,接下去要做的事就是取有用的信號了: (建議:對MACD如果不是很熟悉,還是少用這個CCI交易系統。因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MACD可以操作的情況下,才用CCI去找進場點的。也就是說,MACD定方向,CCI定買入點。MACD不熟練者勿用!我前面總結過,當MACD發生背離,或者MACD在2買的情況下,這樣去使用CCI。成功率一般比較高!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這樣的買法其實有兩種形態是比較保險的:

1. MACD背離+CCI買入信號(注意區分背離的級別)。

2. MACD雙線上0軸後的回抽的2買+CCI買入信號。

對超強勢股的買法,後面樓層會加以補充。

對CCI,KDJ之類的擺盪指標,個人其實有點感冒。所以對新手來說,拿來做MACD的輔助指標是很適合的。級別和週期問題才是主要的大問題,級別越大,漲跌幅也就越大。

指標是輔助,直觀的買入。更深層次的是結構和級別。 其實相對而言,MACD是較長期的,KDJ,CCI是短期的,而真正的股市是個從眾心理學,所以均線理論是最經典的。


CCI各種大跌前的走勢

一、天量陰線

1、創出階段性天量,以陰線收盤;

2、該陰線後,近期無比擬的陽量出現;

3、天量後,成交量快速縮小。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二、射擊之星

1、此前存在一個明顯的上升趨勢;

2、在股價上升過程中出現一根帶上影線的小實體並向上跳空高開;

3、上影線的長度至少是實體長度的兩倍(無論陰陽線);

4、下影線短到可以認為不存在。 射擊之星心態如果在高位出現,特別是陰線,未來向下反轉的可能性加大。

注意:與其形態相似的則為仙人指路,最大的不同點是:

(1)仙人指路誕生於下跌或盤整後,均線趨勢開始回暖階段;

(2)一般位於重要壓力區間,有主力試盤的味道;

(3)最好處於低開,位於前一根陽線的實體裡面。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三、吊頸線

1、實體處於K線的頂端;

2、下影線的長度至少是實體的2倍,越長越好;

3、沒有上影線,或者上影線極短;

4、K線本身是陰是陽無關緊要,但如果是陰線會更好。

當上吊線出現時,一定要等待第二天的驗證,比如第二天大幅低開,或者形成一個收市價低於上吊線的陰線,形成頭部的概率就很大。 吊頸線和錘子的形狀相同,但區別在於出現的位置有所不同:錘子出現在下跌趨勢中,而上吊線必須出現在漲勢中。

在囉嗦一句:出現吊頸線,且第二天驗證了它的有效性,將是一個比較強的頂部反轉信號,意味著逸倫漲勢的終結——記住,有效性必須經過驗證。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四、缺口

缺口總共分為四類: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與消耗性缺口。

普通缺口:一般位於成交的密集區,較為常見;

突破缺口:當一個密集的反轉或整理形態完成後突破盤局時產生的缺口

持續性缺口:在上升或下跌途中出現缺口,可能是持續性缺口。這種缺口不會和突破缺口混淆,任何凱莉形態或密集交易區域的急速上升或下跌,所出現的缺口大多是持續性缺口。

消耗性缺口:和持續性缺口一樣,通常消耗性缺口大多在恐慌性拋售或消耗性上升的末端出現。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五、島型反轉

島型反轉分為向上反轉與向下反轉兩種:

在島型前出現的缺口為消耗性缺口,其後在反方向出現的缺口為突破性缺口

這兩個缺口順很短時間內先後出現,最短的時間可能只有一個交易日,亦可能長達數天至數個星期左右。

形成島型的兩個缺口大多在同呈段價格範圍之內

島型以消耗性缺口開始,突破性缺口結束,這情形是以缺口填補缺口,因此缺口已是被完全填補了

島型反轉的兩個缺口之間的總換手率(可以是短時間內的大量換手或長時間內的微量換手)越大,其反轉的信號越強。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六、斷頭鍘刀

1、一般位於上升趨勢有末端,或者處於持續震盪趨勢中;

2、一根大陰線直接破三線(5、10、20日均線)

3、陰線的實體比較大,最好是光頭光腳的類型(上下影線較短或麼有)

4、若陰線的出現,伴隨著巨量,其殺傷力更大。

向下反轉信號,過短賣出,未來的任何的反彈都以出貨看待。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七、烏雲蓋頂

1、上升趨勢中第一天是繼續上漲的長陽線;

2、第二天出現一根開盤價高於第一天最高點的陰線;

3、第二天的陰線的收盤價地獄第一天陽線實體的收盤價。

陰線深入到陽線實體二分之一以下處,為見頂信號。後市看跌,陰線深入陽線實體部分越多,轉勢信號越強。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八、M頭

1、由兩個較為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M“得名;

2、兩個高點不一定相同,右邊高點也可高一點,不能僅憑新高判斷突破;

3、M頭中對應著頸線,若股價破位其下方的支撐,則以頸線為標準向下取頸線到頭部等價的距離。

高位震盪中,常於籌碼分佈配合。簡單的理解:高位放量滯漲。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一個交易系統的核心內涵

1、心態核心:

在交易系統沒有提出可交易各股時期,心態如何擺正,並且做到行與心合一,是交易系統能夠發揮系統交易的首要條件。如果,一套很好的交易系統,但心態急躁,無法忍耐空倉或者視那些持續飈升但不知道如何控制風險才為合理而又強行介入,那麼,作為脫離交易系統控制,導致的失敗,就不能歸咎於交易系統程序失敗,是心態失敗導致了交易失敗。因此,偶認為,心態是最重要的,心態決定交易系統的成敗。

2、得失核心:

不同的資金起點,有不同的得失。如100萬與3萬,年一倍,其交易次序是一致的,但掌握100萬的個體,其將收益目標降低到年50%,其收益高於3萬翻倍許多,其心理要求和技術要求就會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導致了不同的交易繫系統性質,100萬的個體很有可能看重中線交易系統,3萬的個體很有可能看重短線交易。

3、技術核心:

強勢追高,強,什麼時期可以追,什麼時期不能追?追,高到什麼程度還可以追?強勢追高當指數形成中級行情的時候,才追高,這種是比較安全的。也可以在下降通道中追高,但這要取決於歷史統計,實際上,強勢追高是一種不理性的操作手法。在追高的選股時期,可以肯定手中有資金,行情在上漲,這部分資金踏空,那麼,如果有上面兩種交易系統,就不存在踏空。只存在速度上的不同。

4、控制核心:

在交易系統出現信號時期,因為必然存在不確定性,就需要資金管理來將不確定性(偶稱為風險)降到最大可控程度,這個並不是技術交易系統的內容。

5、跟蹤核心:

在交易系統出現信號時期,並交易介入。後市趨勢跟蹤系統是否有轉市的可能存在,如果存在,即立刻止贏。因此,好的交易系統,還應該有一個配套的好的趨勢跟蹤系統存在,以決定趨勢的終結,以便於,讓利潤奔跑。

6、空倉核心:

當交易系統沒有信號時期,是否能夠達到空倉所需要的心理素質,這也是交易系統成敗的重大問題。

一份好的交易系統,包含了心態、技術、要求、忍耐、控制等等。所以,交易系統是綜合分析系統。來解決在正確的時機、選擇正確對象、進行正確的行為的決策系統。

簡單規則,長期執行

為什麼交易太多?為什麼滿倉操作?為什麼搶頂逆勢?為什麼不想止損?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急於求成,僥倖成功。

大部分投資者在止損和持漲上,止損要做得好得多。止損可以控制風險,但是要成功最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做對看對時“持漲”。做不到持漲,也就無法實現以小博大,掙大賠小的原則。

大部分投資者都在做的是掙點就平,賠了等等的交易習慣,這是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打開證交易的密碼是順勢?是時機?是止損?是資金管理?都不是!!!打開的證券交易的密碼是執行--簡單的規則,長期的嚴格執行。

再好的地圖不行動無法把你帶到目的地,再好的法律不執行無法防止範罪。期市成功的方法,規則,大部分投資者都知道,長期做到了,執行了就成功了。成功與失敗的分界不在於你知道多少,在於你做到了多少。

堅持做一個系統交易者

華爾街有句名言,“好的交易者是沒有觀點的交易者”,意思是說,交易者在交易的時候不應事先假定市場的方向,而應該讓市場來告訴自己市場的方向。如果我們較少被多空觀點束縛,思想靈活,當行情發生變化時,就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對自己的交易策略作出調整。如果我們一旦被多空觀點束縛,思想失去靈活性,就會陷入固執的陷阱,當行情發生變化時,就很難見機行事了。

在投資市場,我們常常能看見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判斷,即使行情的發展已經明顯地與預期不符,但交易者還是堅持下去,直至場面失去控制。而一位成熟的交易者大概會有嚴格的風險控制,相信不會犯讓虧損無限制發展下去的錯誤,並且能很好的瞭解“好的交易者是沒有觀點的交易者”這句話的含義,但實際操作中還是會或多或少帶有這樣那樣的觀點的,特別是當手中持有倉位時,放棄多空方向的偏愛就很困難。我們的大腦總是在尋找與自己持倉方向一致的觀點,而忽視與自己持倉方向相反的觀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從我們持有倉位的那一刻起,便會不自覺地帶上了有色眼鏡,很難再使自己的思想保持客觀。也許我們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對自己已經失去客觀這一事實保持清醒,充分認識到自己有陷入固執泥潭的可能。

交易大師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不對未來價格走勢進行預測”。交易大師只對價格變動做出反映。交易大師堅守自己的交易原則,系統怎麼說,交易大師就怎麼做。從交易心態上講,交易大師認為衡量交易心態是否良好的標準是:當持有頭寸後,如果心中強烈希望價格向著開倉方向運動時,則屬於心態不好的交易心理;當你持有頭寸後,如果不是期待價格向著你的開倉方向運動,而是做好了應對價格變動的各種措施,則是良好的交易心態。


想要擺脫虧錢的困境,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準確把握各方面消息,靈活應對消息面的變化。

由於影響股市變動的因素很多,僅僅是一個消息面的變化就有可能顛覆之前的理論,尤其是在近幾天,A股市場就表現的尤為明顯。在12月13日,在多數投資者看多的情況下,大盤一瀉千里,單日就暴跌40個點,而造成暴跌的原因就是新股新規,所以要想避免成為替罪羊,對消息面的把握就要及時準確,這樣才能為自己選股打下環境基礎。

一位私募交易怪才的告白:堅持只做一種股票,盈利十年從未停止!

2、永遠敬畏市場

市場的走勢才是真實的,與自己的看法相反時,一定要以市場為準,市場才是檢驗成功與失敗的唯一手段,很多人啥也沒學會,就學會了死扛,48元的中石油美其名曰留給孫子,如果早早覺悟,哪怕30元出來,做幾個來回,恐怕也回本了,在股市裡死扛基本就等於死。所以跟著市場走你不會錯。

3、紮實自己功底,學會選擇優勢好股

要善於總結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失敗的原因是啥,成功的原因是啥,不要虧得和賺得稀裡糊塗的,一定要每一筆賺的和虧的都明明白白,這樣,你才能成長。而總結的結果就是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選股技術,這樣才能結合市場選擇出適合自己且有上漲空間的好股。

4、賺自己能看得到的錢

在股市中,常常有股民感嘆: 為什麼我剛把股票賣掉,它就上漲了?為什麼我一買入它就下跌?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因為你無法知道它明天的走勢,如果知道,那怎麼會犯錯誤?正所謂“所見即所得”,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他的成敗。再者,許多投資者往往看到大盤漲了,自己的股票不漲,甚至還在下跌,而漲停板上漲停的股票一大片,此時往往會心浮氣躁,甚至氣急敗壞。其實,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因為你不知道哪些股票一定會漲停,因而,它們根本不是你的財,就不必強求了,否則只會徒增煩惱而已!所以在股市中只賺自己能夠看的到的錢更為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