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本 文 約 3800 字

讀 完 全 文 需 10 分 鍾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普魯斯特

普魯斯特出生於1871年7月10日,今天是他出生147年誕辰。

對於普魯斯特的中國讀者來說,最經典的問題莫過於:你讀完《追憶似水年華》了嗎?

這是普魯斯特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1984年6月,法國《讀書》雜誌公佈了據讀者評選的歐洲十名“最偉大作家”,普魯斯特名列第六。

而2013年,“理想國”根據近3000名讀者微博、微信留言,統計出一個“死活讀不下去前10名作品”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中,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名列第四,被網友們戲稱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備圖書”。

作為一個無可置疑的偉大作家,普魯斯特為何讓人讀不下去?有一個可能是,你閱讀的“姿勢”不對。

一個作家的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

1871年7月10日,普魯斯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醫學院的教授,母親是一個證券經紀人的女兒,父親推崇科學,母親愛好文學和藝術,這是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而普魯斯特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對於文學和藝術的濃厚興趣。

在普魯斯特的人生中,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在他三十五歲之前,由於家庭富裕,並且繼承了一位姨媽的遺產,這些都讓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在成年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普魯斯特出入於各個社交場合,是社交界的寵兒。

三十五歲之後,他立刻從社交界抽身,認真地投入到寫作之中。他很少出門,過上了一種“隱居”般的生活,即使偶爾去社交場合,也不過是為了更加仔細地觀察一些人的服飾或者說話方式等,而這也是為寫作準備一些素材。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童年時的普魯斯特

這條明顯的分界線初看令人詫異、驚奇,但是如果我們讀完《追憶似水年華》,就會深刻地感受到,出現這種分界線也不過是普魯斯特“自我成長”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在《追憶似水年華》裡,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馬塞爾”(書中“我”的名字叫做馬塞爾)人生的成長:童年時對母親有著深深的依戀;成年後,在愛情裡感受到強烈的歡樂和痛苦;進入社交界,成為頗受歡迎的年輕人,但慢慢地卻感到,許多眼前的“歡樂”轉瞬即逝,而且沒有真正的價值,他感到外在的生活只是一件披在我們身上的外衣,真正的生活其實是我們內心的生活。

而成長的過程,體驗人生種種歡樂和痛苦的過程,也是“馬塞爾”尋找文學創作主題的過程:在童年時,他有一個強烈的幻想,幻想自己會寫出偉大的作品;成年後,讀了更多的作品,瞭解了繪畫、音樂等各種藝術,創作的慾望依然困擾著他,可是當他坐在書桌前開始寫作,又寫不出什麼,他懷疑自己沒有創作的才華;此後,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一種強烈的歡樂降臨在他身上,他找到了創作的主題。最後,他閉門不出,專心寫作。

當讀者讀到《追憶似水年華》的最後一卷時,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馬塞爾”已經成長為“普魯斯特”了。相比於前六卷中“我”的種種思考和感受,最後一卷裡的“我”已經有了成熟的作家的氣質,我們強烈地感覺到這個年輕人的成長。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巴黎沙龍場景

小說裡“馬塞爾”人生的自我成長和自我完成,也是普魯斯特人生的自我成長和自我完成。只是,小說裡更注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而對於“馬塞爾”在寫作生涯的成長几乎都是一筆帶過。而在生活中,作為作家的普魯斯特,幾乎從未停止對於寫作的探索。

普魯斯特成年後涉足社交界的同時,也開始了他的寫作。只是這些寫作都是片段。

1896年,25歲的普魯斯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歡樂與時日》,這部作品是發表在報紙上的紀事、隨筆、故事等匯而成——在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普魯斯特對周圍人和事細緻入微的觀察,這種觀察幾乎像本能一樣出現在他的身上。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普魯斯特在巴黎

同年,他開始創作自傳體小說《讓·桑德伊》,小說寫了3年,但是最終放棄了。而普魯斯特去世以後,人們把這部未完成的小說整理出版,發現它幾乎可以算是《追憶似水年華》的初稿。《追憶似水年華》呈現出來的獨特的美學氣質,在這部未完成的小說中已經出現了苗頭。

放棄寫作自傳體小說以後,普魯斯特開始翻譯、介紹了英國藝術評論家羅斯金的作品。至於為何會選擇羅斯金,這跟普魯斯特的天性有著很大的關係:身體贏弱、生性敏感的普魯斯從小就非常注重對於事物的感受。而這幾乎和羅斯金的思緒不謀而合——在羅斯金的思想中,他看重直覺勝於對客觀事實的分析。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羅斯金(1819-1900),英國作家和美術評論家

雖然這個時候的他依然經常出入社交界,但是他已經不自覺地會去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磨練分析批判能力。短短五年,普魯斯特對於文學已經有了不同於之前的認識。

而三十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父母的先後去世,戀人的意外去世,都讓普魯斯特對外在生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幻滅感。之後,他的哮喘病越來越嚴重,他感覺到寫作已經迫在眉睫,他感覺到自己在和疾病賽跑。而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他幾乎是夜以繼日的寫作。

在《追憶似水年華》的最後一卷,普魯斯特寫道,他把這部作品看作是自己人生的“自我的成長和完成”,顯然,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當我們在讀《追憶似水年華》時,

我們到底在讀些什麼

阿根廷作家科塔薩爾在他最有名的作品《跳房子》裡寫道:“20世紀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在召喚主動的讀者”。

是的,20世紀之前的經典文學作品,不管是現實主義也好,浪漫主義也罷,講故事是一個作家最重要的手藝之一。而作為讀者,只需要靜下心來慢慢跟隨著作家的故事進入,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就可以了。但是到了20世紀,作為一個讀者,你再也不能只是坐下來聽故事就可以了,優秀的作家都在探索新的創作方式。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科塔薩爾,阿根廷作家

《追憶似水年華》,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如果你在閱讀它的時候,也只是帶著一種聽故事的好奇心,無疑會感到沮喪。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去閱讀這本書呢?而在這本書裡,我們究竟又能讀到些什麼呢?

按照科塔薩爾的說法,我們能想到的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一邊看著書裡面的文字,一邊對照著你的人生經歷,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比如書裡面寫道“是我們的個性和氣質決定了我們會愛什麼樣的人”,我們喜歡的人總是具有某種相似性。小說裡,“我”先後喜歡過兩個女孩,一個是吉爾貝特,另一個是阿爾貝蒂娜。在她們身上,最動人的地方是相同的——洋溢在她們身上的青春與活力,這對於一個常年生病、身體贏弱的男孩非常具有吸引力。當然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方也是相同的——總是撒謊,這對於一個渴望佔有所愛之人心靈全部的男孩來說非常痛苦。

當我們看到這裡,也許可以去回想一下自己喜歡過的人,是否也存在一種相似性,而在這種相似性的對面,應該就是我們自己的性格和氣質。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追憶似水年華》電影劇照

再比如在小說第一卷中講述了斯萬的愛情故事。斯萬是一個富有的猶太人,他追求過許多女人,之後又輕鬆地離開她們,他很少為愛情痛苦。而奧黛特剛出現的時候,斯萬並不是很注意她。但是後來,他卻愛上了她,在愛上奧黛特以後,斯萬在他身上發現了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這是他之前從來沒有過的,這讓他感到非常痛苦:

可是在這奇怪的戀愛階段,另一個人的人格竟如此被放大和加深,他感到在他心頭出現的對一個女人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之事的好奇心,竟然跟他以往研讀歷史時的求知渴望一樣強烈。凡是他往日認為是可恥的勾當,比如在窗口窺看、巧妙地挑動別人幫你說話、收買僕人、在門口偷聽,現在就都跟破譯文本、權衡證據、解釋古蹟一樣,全是具有真正學術價值的科學研究和探究真理的方法了。

如果一個人曾經陷入過熱戀,肯定會被斯萬一系列的心理感受打動。

普魯斯特把這種強烈的好奇心稱之為“嫉妒”,他認為正是這種“嫉妒”在維繫著我們對於另一個人的愛情。愛情總會過去的,因為沒有人能永遠地保持對另一個人強烈地好奇心。

事實上,這種好奇心會出現在每一個戀愛過的人身上,只是強烈程度不同而已。而我們很容易簡單地把這種好奇心歸結為我們對另一個人的愛,卻很難深刻地認識到這種好奇心是怎麼影響著我們的愛情,不過普魯斯特會讓我們看到。

“我只能為讀者提供閱讀自我的方法”

經典文學的意義之一,就是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去喚醒真實存在於內心中的情感、記憶。但《追憶似水年華》的偉大,還在於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式——一種自我觀察的思維模式。

普魯斯特寫人物的方式是一種內在視角的方式。在這種內在視角之下,他非常注重人物的情緒和感受,而正是這些情緒和感受體現著事件的發展。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追憶似水年華》電影劇照

比如在小說的第六卷,阿爾貝蒂娜離開了“我”,並且在騎馬時發生意外而去世了。在阿爾貝蒂娜剛去世的時候,“我”依然對她充滿好奇,那些從前“她”在我身邊時,我沒有弄清楚地問題,依然急切地想知道,彷彿她還在似的。但是慢慢地,“我”開始可以與別人談起她,雖然依然感到難過,但已經不再緊張不安,好像回到了“我”還沒有愛上她的時候;直到最後,“我”收到了吉爾貝特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但是匆忙之下,把“吉爾貝特”看成了“阿爾貝蒂娜”,一種陌生而害怕的感覺出現在“我”身上,這讓“我”明白,自己對阿爾貝蒂娜的愛情完全消失了。

面對自己生活和人生中的種種事件,我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以結果論斷,很少去以自己的感受去看它們。尤其時一些一閃而過的感受,即使很強烈,也會被我們忽略。

但是當我們看到自己和書中的人物有過相同思緒、相同的感受時,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內心,開始用普魯斯特觀察自我的方式,來觀察自己。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普魯斯特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而我們以往在閱讀自己這本書中,看到的都只是外在的結果,上學、畢業、工作、戀愛、結婚等。普魯斯特告訴我們不妨用一種內在的視角自我觀察:記憶中的味道、強烈的感受、痛苦和歡樂的情緒等。

“我只能為讀者提供閱讀自我的方法”,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的最後一卷這樣寫道。事實上,當讀者讀到最後一卷的時候,也許已經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自我觀察——會注意到自己思緒的流動,而在這種思緒的流動中,慢慢地看到自己說話或者行為背後的動機。當然,也有可能學不會,那用普魯斯特的話來說:

“可能是因為讀者很不適應我這種自我觀察的方式。”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普魯斯特傳》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1年

我們讀《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在讀自己的內心世界

《追憶似水年華》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譯者: 周克希 等

出版年: 20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