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我国威!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的这几个外国汽车品牌得以“复活”

现在的汽车行业可谓是风云涌变,在几十年前,国内的汽车市场还是合资车的天下,当时虽然也有一些国产汽车品牌,但是销量都不高,大部分的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都是会优先考虑合资车,因为当时的国产车品质比较差,后来随着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都开始考虑国产车了,并且很多国产车企业还收购了外国汽车品牌,今天就给大家说说那些被中国汽车品牌收购百年车企。

  • 罗孚汽车公司——上汽荣威​​
壮我国威!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的这几个外国汽车品牌得以“复活”

说起荣威,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荣威是上汽旗下的一个品牌,而荣威的前身是罗孚汽车,罗浮汽车是最早的英国车企之一,成立于1877年,早期的罗孚汽车一度成为英国销量最高的汽车品牌,年销量高达50万辆,并且旗下还有堪比劳斯莱斯的豪华车型,但是最终由于经营不善,被英国航空经营六年后,1994年罗孚被德国宝马公司以8亿英镑接管。这之后,罗孚与上汽谈判失败,宣布了破产。同年,被中国南汽收购,并在2008年上汽完成对南汽100%股权收购,随后南京汽车又被上汽收购,上汽就在罗孚汽车的基础上推出了荣威这个品牌,荣威在最近几年的销量和影响力都比较不错。

  • MG——上汽名爵
壮我国威!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的这几个外国汽车品牌得以“复活”

和荣威一样,名爵也是一个被上汽收购的外国汽车品牌,名爵原本也是一个英国的汽车品牌,并且名爵在英国的影响力非常大,甚至在整个欧洲都有很高的销量,名爵专门生产比较个性的跑车,因此一度成为英国女王的指定座驾,而凭借MG的技术和多款车型平台,上汽成功打造荣威品牌,销量稳步增长,是中国汽车品牌中算得上比较成功的一个模式。有成熟的技术作为基础和后盾。上汽对荣威和MG两个品牌的规划越来越清晰,MG将主打年轻运动路线,而荣威目标群体则瞄准商务成熟的消费者。至此,罗孚和名爵成了上汽的完全自主品牌,凭借着罗孚和MG的多款平台技术,罗孚变身如今的荣威,而MG译为名爵。

  • Borgward宝沃
壮我国威!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的这几个外国汽车品牌得以“复活”

另一个被中国企业收购的汽车品牌就是宝沃,“Borgward”这个名字已经在汽车圈消失了50多年,宝沃原本是一个德国汽车品牌,并且有着百年左右的历史,曾在20世纪50年代红极一时,产品销售超过当时德国60%的出口份额,成为了德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制造商,与“BBA”齐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官方说法是因为宝沃的创始人沉迷于技术开发与性能的提高,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被当地政府强制破产。但也有民间说法是因为宝沃的独立经营,导致银行大亨们眼红,最后资本家们联合不莱梅政府以及《明镜周刊》,还有宝沃的竞争对手BMW联合起来搞垮了宝沃,所以宝沃家族至今都有永远不会使用宝马汽车的宣言。),宝沃在五十年前申请破产,随后便销声匿迹,但是这个消失了50年之久的品牌在前几年被中国的福田汽车收购,并且成功将其复活。

曾在2015年日内瓦车展上,宝沃BX7的亮相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这款被国内车企复活的品牌,北汽福田汽车功不可没。得益于北汽福田汽车的财力和技术支持,在德国和中国建立生产基地,通过互联网及其他渠道进行全球同步销售。

  • 沃尔沃亚太
壮我国威!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的这几个外国汽车品牌得以“复活”

沃尔沃是瑞典著名豪华汽车品牌,曾译为富豪以体现其一线品牌的地位。而从汽车发展史来说,沃尔沃也一直是“安全”汽车的代名词。

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福特的带领下沃尔沃在全球的表现不温不火,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福特为求自保,将年亏损15亿美元的沃尔沃挂牌出售。

2010年年利润只有10亿人民币的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权。这场蛇吞象的收购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但是仔细分析吉利的得失,就能发现吉利只花了18个亿就得到了花钱买不来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先进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多达数千项的技术专利,以及先进的造车技术。这也是国内车企最大海外并购整车案例。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让沃尔沃独立运营,独立设计、独立营销,只是在所有车后的标识加上了“沃尔沃亚太”,吉利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沃尔沃做研发,随后沃尔沃的销量也迅速提高,如今的沃尔沃IPO估值达到200亿美元,相当于让吉利赚了180亿美元左右。

总结:收购国外汽车品牌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确实有很大帮助。但无论是收购还是并购,目前国产品牌最重要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把这些资源有效消化和利用,咱们国产的汽车技术才会有突破和提升,整体的硬实力才能提高,我们值得期待国产更光明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