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和日本达成协议,连北洋的督军都不知道段祺瑞是怎么想的!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的列强已经无暇东顾了。日本趁机扩大在中国的势力,在一战爆发不久后,日本就以参战的名义夺取了德国占据的中国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美国参加世界大战的时间最晚,还保存着一定的实力,当时的驻华公使芮恩施就呼吁美国对中国一定的援助,来抵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段祺瑞和日本达成协议,连北洋的督军都不知道段祺瑞是怎么想的!

在1917年出,美国对德国宣战,命令芮恩施设法让中国政府和美国采取一致的行动。芮恩施连日拜访段祺瑞和黎元洪等人,希望他们可以跟美国一起对德国采取行动。在芮恩施的动员下,北京政府对德国潜艇封锁公海,向德国提出了抗议。

日本知道美国插手中国和德国的外交后,也一反常态,开始鼓励中国参战。但是日本在鼓励中国参战的同时还和英法俄等国以中国参战为条件,来获取议和之后援助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和赤道以北岛屿的领土权利。

但是在中国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后,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对德国的态度上的分歧就明显的表现出来了。美国国务卿指使芮恩施向中国表示,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参加世界战争,欧洲的战局还不用中国参战。美国政府改变支持中国参战后,就得到了黎元洪的支持。

段祺瑞和日本达成协议,连北洋的督军都不知道段祺瑞是怎么想的!

而段祺瑞为了解决扩充军队后的财政问题,在日本的怂恿下决心对德国宣战。表示对德国绝交后“需费甚巨”,希望协约国们可以酌情的增加关税或者延长庚子赔款的期限。日本表示,对加税和延缓赔款表示赞成。在3月初,段祺瑞就制定了一份《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段祺瑞亲自把这份文件带到总统府让黎元洪盖印,但是黎元洪以事关重大为由,拒绝盖印。段祺瑞气的当晚就宣布辞职然后去了天津。段祺瑞的离职,使得刚缓和的府院之争,骤然激化。

段祺瑞去了天津之后,黎元洪趁机想改组内阁。于是,黎元洪把徐世昌、王士珍和来到北京的冯国璋一起请到总统府。黎元洪向让徐世昌出任总理、王士珍出任陆军总长,但是遭到徐世昌和王士珍的推辞。冯国璋则亲自跑到天津去劝段祺瑞复职。冯国璋去天津的之前和黎元洪商议好了段祺瑞复职的条件,段祺瑞见黎元洪服软了,就返回了北京。并且密电各省和外国公使,表明内阁对德国的外交方针已经获得了总统赞成。

段祺瑞和日本达成协议,连北洋的督军都不知道段祺瑞是怎么想的!

北京政府宣布对德国绝交后,参战不参战成了府院和国会之间的斗争焦点。但是孙中山坚决反对参战,还致电给参议院和众议院,上海、广州、武汉的商会也相继通电反对向德国宣战。段祺瑞带着梁启超向黎元洪施压,被黎元洪以舆论反对来拒绝参战。不光国民党和孙中山,北洋各省的督军也有大多不理解段祺瑞参战的用意。尽管日本一再逼迫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国的宣战,但是段祺瑞一时半会儿无法实现参战的意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