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說這四句話的小孩子,情商比較低,說明家長的教育不到位

談起小孩子,總是能讓人第一時間想起來關於“熊孩子”的事情:公共場合追逐打鬧、霸佔別人的東西、無理取鬧、甚至為了滿足好奇心去惡作劇絆倒寶媽等等。這些事情的背後,無疑證明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缺陷,從而造成了孩子低情商的結果。

情商低的孩子除了很少討人喜歡外,長大後從事工作上也容易吃虧走彎路。相反,情商很高的孩子不僅能很快適應這個社會,還能聚攏人心,善於表現自己的優勢,更容易被“伯樂”發現。

經常說這四句話的小孩子,情商比較低,說明家長的教育不到位

但是,如今依然有很多家長對孩子視如珍寶,對孩子犯的錯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總以為這樣做可以不讓孩子吃虧,是為了孩子好,最終卻導致孩子情商低下,實則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經常說這四句話的小孩子,情商比較較低,說明家長的教育不到位

1、“不行,這是我的”

孩子從生下來到慢慢長大,會逐漸的有物權意識,通常在1~2歲這段期間,孩子會變得看似比較自私,但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過了這段期間就會變好。但是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總是拒絕與別人分享東西,那麼孩子很難融入到集體中,也暗示情商情商比較低,家長教育欠妥,不及時加以引導會影響孩子的今後人生。

經常說這四句話的小孩子,情商比較低,說明家長的教育不到位

2、“都怪你”

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自尊心過於強烈,不願意輕易的承認自己的錯誤,常拿“都怪你”來推卸責任。我也是一位三年級孩子媽媽,有次孩子考試考差了,被我批評,可能是說得太難聽了,孩子氣急敗壞反駁說:都怪你,我說讓你給我買平板電腦學習你不買,xx都買了,現在考試成績差了全都怪我。聽了孩子的話以後我很震驚,家裡沒買平板是怕孩子貪玩,但是有電腦也可以學習啊,後來我仔細反思可能是孩子是自尊心太強,其實已經認識到錯誤了,但是我把孩子說的太不堪沒給他臺階下,之後我靜下心來和孩子好好談,最後孩子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所以家長見到孩子推卸責任的時候並不一定非要打罵,不妨先靜下心和孩子談談最好,別一股氣爆發出來,挫傷了和孩子的感情,就顯得家長情商不夠用了。

經常說這四句話的小孩子,情商比較低,說明家長的教育不到位

3、“你不給我買xx,我以後就不好好學習”

商場、玩具店等地方都可以見到有些孩子對著父母大聲嚷嚷:“你不給我買xx,我以後就不好好學習”。這是典型的威脅家長,雖然沒撒潑打滾,但是性質都一樣,都是情商低的表現。對待孩子這種蠻橫不講理的行為,家長要及時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輕易的妥協反而會害了孩子。

經常說這四句話的小孩子,情商比較低,說明家長的教育不到位

4、“你怎麼那麼笨啊”

有的孩子喜歡揭穿人家的短處,兩個人在一起玩,小夥擺弄不好玩具或者做遊戲出現失誤的時候總是拿“你怎麼那麼笨啊”之類的話數落小夥伴的不足。揭短本來就是情商低的表現,經常揭人家短會讓自己失去身邊的朋友。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不能這樣說別人。

經常說這四句話的小孩子,情商比較較低,說明家長的教育不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