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提示」這類微信羣別進,可能正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網警提示」這類微信群別進,可能正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當下,幾乎每個人手機裡都安裝了微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而無處不在的微信群二維碼更是讓群聊方便不少,拿起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加入微信群。但是,這樣的便利卻被有的人利用,給個人信息甚至錢財帶來安全隱患。

「网警提示」这类微信群别进,可能正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前不久,廈門某小區樓道內、電梯裡突然張貼了“加入業主群”的佈告通知,通知的標題為“關於加入XX小區業主群的倡議書”,倡議書末尾有群二維碼,並要求業主進群后必須修改暱稱“X樓+X室+姓名”。

小區最近正好要成立業委會,也有熱心的業主在張羅著組建業主微信群。所以,看到這樣用詞頗具“正規”的倡議書,大家也沒多想,陸續通過掃群二維碼、互相推薦的方式進群。

但進群后,群裡根本沒有涉及組建業委會的事宜,而是不斷髮送各種推銷廣告等信息,隨後小區黨支部和物業發佈緊急聲明,宣佈這個所謂的“XX生活交流群”是假冒業主群。

「网警提示」这类微信群别进,可能正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誰建的“李鬼”業主群?目的何在?

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民警分析,不法分子組建該假冒“業主群”,可能有以下三個目的:

1、在群內推銷廣告:這可比挨家挨戶去發放傳單、推銷廣告方便得多,成本也小得多。

2、獲取小區業主信息:根據“入群要求”,一旦業主將暱稱修改為“房號+姓名”,對方就輕鬆獲取業主的個人信息,之後可能從事如詐騙等非法活動。

3、群內發送附帶病毒的鏈接、紅包:在取得業主信任之後,不法分子會在群內發送附帶病毒的鏈接、紅包等,業主一旦點擊,可能引起手機中毒,進而手機內信息被竊取,甚至導致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錢款損失。

網警提示

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

更不能隨意點擊不明鏈接等

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网警提示」这类微信群别进,可能正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這些消息千萬別發!

2017年9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

「网警提示」这类微信群别进,可能正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圖自網絡

2016年9月4日晚,張強(化名)在出租房內玩微信。當他使用“本·拉登”頭像在某微信群聊天時,一個網友說了句“看,大人物來了”。於是,張強就順著這句話,發了一句“跟我加入ISIS”。因這一句開玩笑的話,他被追究刑事責任,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1000元。

微信上任何發言都要擔負法律責任,所以群裡的夥伴們今後說話一定要注意!以下這9種消息千萬別發!

「网警提示」这类微信群别进,可能正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①、政治敏感話題不發;

②、不信謠不傳謠;

③、所謂的內部資料不發;

④、涉黃、涉毒、涉爆等不發;

⑤、有關港澳臺新聞在官方網站未發佈前不發;

⑥、軍事資料不發;

⑦、有關涉及國家機密文件不發;

⑧、來源不明的疑似偽造的小視頻不發;

⑨、其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不發。

3月2日,微信團隊發佈了一則公告,公告中表示: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利用網絡從事賭博活動。

「网警提示」这类微信群别进,可能正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在微信團隊公佈的違規群示例中可以看到,利用微信群進行的賭博,通常以搶紅包的形式進行。與普通親友群偶爾搶紅包不同,這些違法的微信群從建立開始就以賭博為目的,群成員的主要活動是搶紅包,群主還會從中抽成。

如不慎被邀請加入,請速退群!

素材來源:新華社、工人日報、江蘇網警

「网警提示」这类微信群别进,可能正在套取你的个人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