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泡沫究竟能有多大?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前期的“糖果”就是對粉絲下的“誘餌”。

當多數投資者從這些“騙局”裡醒悟,虛擬貨幣的虛榮假象也被揭穿。虛擬貨幣本身沒有價值,也不創造價值,所謂的收益來自於買賣的價差。

幣圈火熱時,一些參與者滿心歡喜入場卻損失慘重,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近日,針對幣圈的監管再度升級。一度炙手可熱的虛擬貨幣,有多大泡沫,值得深思。

虛擬貨幣泡沫究竟能有多大?

8月23日,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辦公室表示,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清理整頓措施,一是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二是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三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

8月24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文件指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虛擬貨幣泡沫究竟能有多大?

與此同時,BAT等互聯網巨頭相繼出手,對虛擬貨幣炒作進行圍堵。先是騰訊查封了一批幣圈知名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支付寶宣佈針對虛擬貸幣場外交易,將鎖定嫌疑人支付寶賬號,切斷資金通道。百度則查封了“虛擬貨幣吧”、“數字貨幣吧”等相關貼吧。

事實上,比特幣價格從去年12月頂峰時的逼近2萬美元一路下跌到當前的7000美元以下,跌去了2/3。以太坊從今年1月的高點1440美元跌到300美元以下,跌去了超過八成。僅8月中旬以來的“礦難”,主流代幣就蒸發了數千億美元市值,上千種空氣幣趨於歸零。不到一年時間,廣大炒幣者遭遇了翻天覆地的“浩劫”。

而“浩劫”背後,卻是有人在暗中操作。“不用一年,行情好,幾個月就能掙百十萬。”在幣圈世界裡,操盤、廣告、托兒、上交易所割韭菜,是坐莊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些坐莊者多混跡在各大小幣圈之內,一邊觀摩虛擬貨幣的態勢,一邊找尋新項目的合夥人,前期的啟動資金需要大家一起湊。每天拉人,免費發“糖果”、組群。所謂“糖果”就是項目方免費發給註冊用戶的虛擬貨幣,這個必須有,也是吸引“粉絲”的重要手段。

虛擬貨幣泡沫究竟能有多大?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前期的“糖果”就是對粉絲下的“誘餌”,也是項目廣告費。前期把幣送給很多人,實際上撒出去的幣只是很小一部分,而且籌碼分散在大量粉絲手上,莊家手裡的幣才是大頭,並且莊家高度控盤。

此後,莊家開始拉抬,造成幣價“穩定上漲”的假象(業內稱作“市值管理”),同時消息面配合集中造勢,吸引更多的人接盤。等到買盤足夠強勁時,莊家迅速出貨,把幾乎免費得來的籌碼派送給高位接盤者,導致幣價瀑布式暴跌,很多空氣幣一天就跌去90%以上。

當多數投資者從這些“騙局”裡醒悟,虛擬貨幣的虛榮假象也被揭穿。虛擬貨幣本身沒有價值,也不創造價值,所謂的收益來自於買賣的價差。在莊家的操作下,虛擬貨幣價格漲得高得離譜,屬於典型的炒作。在當下的情況中,虛擬貨幣到底還能火多久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