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有句老話說得好:人生就是一場輪迴。幣圈亦是如此,

在經過了一年的過山車之後,這個行業居然又回到了監管的鐵幕下,假如一個人從2017年的這個時候穿越回來,無論是幣價還是行業氣氛,估計都能完美地無縫對接。最誇張的是:連監管的幅度都相差不多。

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圖:以太坊的價格跟一年比相差無幾

各位朋友,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去年的8月29日,當時很多人都感覺政策還有發揮的空間,後來果真如此。而一年後的今天,社長個人覺得當下的監管實際上也還並沒到底,原因很簡單:如果說幾個月前的大佬撕逼給監管層提供了一大批把柄的話(最可悲的是,這些為了互相攻訐而產生出來的把柄是真是假都不好說),那近幾天的亂象則是在給殘血的中國幣圈不斷地進行補刀。

需要特別提出表揚的是,幣圈的某些娛樂工作者在這其中功不可沒。就在他們還在把八月當三月過時,殊不知已經觸碰到了一道明顯得不能再明顯的紅線。從而給幣圈的拉仇恨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監管層對於區塊鏈行業最顧忌的是啥?就是引發像2014年網貸P2P領域那樣的亂象、尤其是涉及到普通民眾的一些維權事件,娛樂圈搞八卦多少還能忍一下,一旦越過紅線,立馬鐵拳壓頂。

結果某些人這兩天還在業內瘋狂刷分,彷彿生怕監管層手裡的子彈還不夠多一樣,細節無需多言,諸位應該都知道我在說什麼。大軍壓境,你還在拿著僅存的一絲血在那玩騷操作,不禁讓人困惑:這個圈子的某些參與者腦袋裡究在想啥,抑或是根本啥都沒想,完全是在憑本能做事情?

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殘血後的最後一刀!

區塊鏈全球格局或步互聯網後塵

毫無疑問,幣圈這樣的公眾表現,完全沒法改善自己在外人心中的感觀。目前的政策風向亦深刻地印證了這一點,從最近的各種文件來看,當局的表態相較去年幾乎沒有任何軟化,這實際上暗示了未來的區塊鏈行業存在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就在幣圈的各位還渾渾噩噩地沒搞清“共識”是個啥的時候。

人家圈外人已經不分行業階層地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要在國內範圍搞掉你們。毫無疑問,如果這樣的共識成真,那將會使得全球的區塊鏈行業格局和互聯網一樣,形成二種風格並存的局面。

我們都知道,在互聯網行業,各國的主要生態構建者是GAFA這類跨國大公司。而中國則是BATHJ這類本土巨頭,而在區塊鏈行業,實際上也存在著這種可能性:那些將數字貨幣合法化的國家將會在公有鏈上進行更多的投入,而沒有將其合法化的國家,則會重點發展包括聯盟鏈和私有鏈在內的無幣區塊鏈,

畢竟,這可不僅僅是一個金融安全的問題,更是一個信息安全的問題。

正如我在《掙錢共識VS命運危機,區塊鏈戰場上廝殺剛剛開始》一文中所提到的樣,對於掌握了產業政策制定權的各國中央政府而言,他們並不像很多理想主義者那樣,希望看到信息的絕對無法篡改,而是一種“州官能點燈,百姓不許放火”的心態:我這個當頭的可以修改區塊鏈,但你們下面人不行,否則我沒法瞭解你們的真實情況。

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圖:區塊鏈會出現互聯網行業的“二分格局”嗎?

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將區塊鏈項目的節點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扶植無幣區塊鏈,記賬節點全由自己掌控,不對外開放。就好像國內的互聯網信息你隨便聯通,但一旦進行跨國訪問就得科學上網一樣,這就是政策制定者當下最有可能發展的道路。

很好,假設有一天——中國需要用到區塊鏈的產業場景,大部分都被正規軍的無幣區塊鏈佔領了,你猜猜這幫中國背景的有幣區塊鏈項目還能剩幾個?估計是不會太多,畢竟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沒有國際經營能力,就指著國內的甲方給輸血,結果市場都被佔,玩個甚啊,收拾收拾回家賣紅薯去得了。

謝天謝地謝豬對手

王炸出盡的監管層遇上自我作死的幣圈

不過,從理論上講,對於廣大的C端投資者來說,即便是中國的區塊鏈市場都被無幣區塊鏈佔領,大家也沒必要過於驚惶。畢竟

東方不亮西方亮,全球化的世界,有著大把的國外項目等著大家去投,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就好像谷歌、臉書、亞馬遜股價過去幾年間沒借中國什麼力,照樣穩步上漲一樣。

當然了,這件事情既然你我知道,那監管層肯定也知道。所以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他們一直是通過監管傳統金融資產的方式,來封鎖數字貨幣的投資渠道,比如說關閉銀行相關業務、封鎖1C0、以及驅逐交易所等等,但是問題在於,他們封鎖人家,但自己又不去構建合法的渠道,這一下就成了一個大麻煩。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瞭解,現在網上一些商品期貨的金融廣告(比如說貴金屬和原油期貨等)可以說是滿天飛,然而為什麼很多人不感冒?除了廣告方那五毛錢特效過於low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大家知道有正規的官方平臺。

你要買賣貴金屬可以去上海黃金交易所,買賣原油可以去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然而買賣數字貨幣去哪買?答案是哪也不行,這東西在中國屬於非法事物,根本不允許存在和流通。

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圖:與被唾棄的原油和貴金屬不同,這種土鱉不堪的“區塊鏈”民間詐騙項目正在四五線城市大行其道

很好,這話一說,就是在給投資者出難題了——你一方面大張旗鼓地宣傳區塊鏈是未來之星前途無量,另一方面又不提供法定的投資渠道,那還能指望人們坐懷不亂?

別說一般民眾,你官方人員都做不到,就筆者所見到的情況來看,

那種臺上正襟危坐表示要防範金融風險,臺下就打開各種炒幣APP的公務員實在是多了去了。既然你留下了秩序真空,那可就別怪別人趁虛而入,因為低氣壓的真空肯定會吸引外來勢力的到來,無論是大自然和人文社會都是如此。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監管層來說,他們這種“只堵不疏”的手段,估計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能夠多有效,畢竟,投資風口題材的標的,屬於金融市場韭菜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權利,你不給投資者一個說法,投資者就給你一個說法。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有關部門每次發力時的措辭都十分嚴厲,但實際措施卻一次比一次弱,從過去的驅逐機構和限制供電,變成現在的整改場地和口頭警告。因為對他們而言,倆王四個二都扔了出去,手裡實在是沒牌可打了。

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然而,監管層估計是萬萬沒想到,即便是這麼疲弱的監管措施,在當下的幣圈裡,都能搞得如此風聲鶴唳——因為就在他們工具箱裡的法寶已經捉襟見肘之時,被視為眼中釘的幣圈居然自己玩脫,不僅通過海量發幣打出了一個超級大熊市,更通過內部鬥爭把自己的公信力撕得粉碎,不僅讓圈外人士望而卻步,更讓很多圈內人士也嫌棄不已,紛紛將目光轉移到了一個他們看來更靠譜、同時有關部門也更方便進行監管的領域上——那就是傳統的股票市場。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股票市場或接棒數字貨幣的區塊鏈勢能

8月27日夜晚,一則來自港市的消息刷爆了股幣兩界的朋友圈:主板上市公司桐成控股的大股東向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轉讓了73.73%的股權,藉此,火幣集團成為桐成控股的實際控制人。

對於此條新聞,業內目前尚未有統一之解讀意見,然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卻是一條全新的思路:

那就是對於既想分享區塊鏈紅利,又不想在幣圈被割韭菜的人來說,投資股票市場上的區塊鏈標的,是否是一條更好的選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真有可能。以金融屬性的角度來看,股票市場擁有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和股東責任制度,對於保護投資者權益確實有一定作用,而從商業屬性的情況來看,繼年初A股的一通鬧劇之後,區塊鏈領域的優質企業現在貌似都瞄上了股市這條路。

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不必多言,其IPO已經箭在弦上,現在火幣又開始打借殼上市的擦邊球,如若完成資產注入,可以說想不吸引關注都難,畢竟交易所的利潤是個什麼情況,現在社會各界已經都有所知曉了。

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更重要的是:除了比特大陸和火幣這類新生的標的之外,傳統的IT巨頭,現在也把目光放到了區塊鏈身上——關注科技行業的朋友都知道,今年以來,包括騰訊和阿里這樣的大公司過得都很悲催,股價節節敗退,其中騰訊已經較高點回撤25%、而阿里亦有11%。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其此前重兵屯於移動互聯網,而移動互聯網現在的故事已經基本講完,缺乏接續動力,反觀亞馬遜、谷歌等公司,因超前佈局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股價連連新高。鮮明的對比,讓中國巨頭臉上無光。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里和騰訊這樣的吃盡了移動互聯網紅利的大公司,一定會瘋狂尋找下一個突破口,而現在看來,這個突破口,很可能就是區塊鏈。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在6月就佈局了區塊鏈跨境支付業務,騰訊就更不用說了,它和京東最近都落地了區塊鏈電子發票,並鋪天蓋地地進行大肆宣傳,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要將自己打造成為中國區塊鏈的龍頭標的。

低迷潰敗的幣圈,是否會讓位於區塊鏈題材的股票?

圖:如果創下年度股價跌幅記錄,騰訊很可能會義無反顧地進軍區塊鏈,就像百度進軍AI一樣

區塊鏈新生企業的股市登陸戰,以及股市科技巨頭移師區塊鏈,這兩者的殊途同歸,實際上暗喻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股票市場的區塊鏈龍頭股,很可能將會在下一次牛市來臨之前,承接數字貨幣市場,成為區塊鏈發展勢能的主要承接者。

毫無疑問,對於監管層和投資者來說,這顯然是一件好事:投資於區塊鏈的資金終於落到了有關部門的監管範圍之內,而韭菜們也可以享受更正規的企業項目、以及“無幣區塊鏈”的相關紅利。

然而,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對幣圈的項目方來說,監管層和股民的狂歡,無疑是他們遭受的又一記暴擊——資金的流失將會導致行業的寒冬更為漫長與嚴苛,除非是那種特別努力的團隊,否則剩餘那些隨性逍遙的項目方很可能都活不過這場冰河期。

不過想想倒也沒毛病:

擁有得天獨厚資源的政府和大公司都比你拼命,結果你們本就遊走於灰色地帶,還一個比一個口無遮攔不幹正事,就這樣還想獲得比人家更好的前途,誰給你的勇氣在那浮想聯翩,梁靜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