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对胡鞍钢的讨论比胡鞍钢本身更有价值

虹野:对胡鞍钢的讨论比胡鞍钢本身更有价值

近期一个《胡鞍钢终于说清楚,他是怎么验证“中国综合实力已超越美国”的》小视频在网上传开了,视频中的内容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以至于产生了《清华校友解聘(除)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和教授职务呼吁书》。有意思的是大家并不再关注胡鞍钢所谓的“中国综合实力已超越美国”的结论是何等的脱离常识,也不再关注其论证方法是否严谨科学,注意力反而集中在了《要不要解聘胡鞍钢?“浮夸学风”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虹野:对胡鞍钢的讨论比胡鞍钢本身更有价值

不少人撰文讨论《胡鞍钢“罪”在何处?》、《维护胡鞍钢言论自由的权利》、《因胡鞍钢国情认识解除其职务是社会政治错误》……

随着舆论的发酵,对胡鞍钢学术上的“投机”现象以及产生投机现象的原因的思考发生了偏离,逐渐变成了是否要惩罚胡鞍钢,是否要剥夺胡鞍钢官位和教职?

反对处置胡鞍钢的人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学术自由不能因言获罪;另一个理由则是胡鞍钢立场正确,吹吹牛说一些国人喜欢听的话何罪之有?

虹野:对胡鞍钢的讨论比胡鞍钢本身更有价值

当然赞同学术自由的朋友们可能早就忘记了某政法学校老师因为讨论宪法问题被双开以及某城建学院概率统计老师因批评学生时隔一年被冠以“精日”被处分的事情了。难道学术自由只能在清华才可以有?

立场正确就可以胡说八道,就可以安全无恙更是有其深刻的传统,看过宫廷戏的人可能都记得一个场景:老臣忠心耿耿,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很多人心目中,立场坚定是大节,方法上的对错似乎是小节。其实立场这个东西是和场景有关系的,如果看过《让子弹飞一会儿》就应该知道其中一句经典语句:他们只跟着赢的人走……

按照传统习惯,胡鞍钢的事件似乎又变成了“宫廷斗”,变成了权力之争。大家不关注他的论证过程是不是科学的,也不再关注没有严谨科学论证的成果是如何堂而皇之的被认可的。如果这次胡鞍钢的事件仅仅止步于讨论对其的处置与否的问题,这又陷入了“权力争夺”的怪圈,换个人上去依然会说大家爱听的话,依然会有胡鞍钢2代、3代……

虹野:对胡鞍钢的讨论比胡鞍钢本身更有价值

如果这次讨论能够涉及到学术论证本身,能够影响到学术评价甚至改变学术生态的话,胡鞍钢处分不处分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是不认真做研究再怎么吹牛皮都不会得到认可的。

希望事关清华、事关学术、事关未来国家发展的讨论不要随着舆论的传播特征而消失,也希望这次讨论超脱出胡鞍钢本人来讨论。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