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老子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詮釋了現代的馬太效應!

中國的老子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詮釋了現代的馬太效應!

中國的老子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詮釋了現代的馬太效應!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雲:天之道,其猶張弓歟(yú)?高折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熟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shì),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那麼用現代語言解釋一下

自然的規律,不就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點,低了就把它抬高;拉的滿了就松點,拉的不足就在用點勁。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人類社會的規律,卻不是這樣的,是減少不足的人去補給有餘的人。誰能夠減少有餘的東西,以補足天下不足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可能這樣做。而聖人會做卻不居高,做的到而又不居功。聖人是不願意顯示自己賢德的。

張弓效應便是自然的規律;馬太效應便是人類社會的規律。當然馬太效應不是出自道德經,但對於人類社會的規律老子看明白的更早,也更透徹。

看看下面這則故事就好理解馬太效應了:

馬太效應的名字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經文: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經賺了十錠。”於是,國王獎勵他十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經賺了五錠。”於是,國王獎勵他五座城邑。第三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裡,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把第三個僕人的一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馬太效應”,反映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馬太效應還有第二個版本的故事,內容大致相同,最大的不同點是國王出行時給的錢數不一樣了,第一個僕人給了五千金幣,第二個給了兩千金幣,第三個給了一千金幣,結局是一樣的。那麼問題來了,兩個版本的故事只是變動了一下錢數,真的有必要流傳兩個版本嗎?結合現實社會,引出太多的思考。

做一個簡單的設想:假設三個同樣學歷的年輕人在同一家企業工作,當老闆對他們的能力考核過後,你猜三個人的命運會怎樣?再假設三個學歷不一樣的年輕人,那麼他們的命運又會怎樣?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馬太效應,指出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眾多領域。“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有相類之處,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則。

大家都知道銀行最近從被動的改變自身開始轉向主動改變,各種費用的取消是 我們看到的最直觀變化,馬雲在這裡功不可沒,他那句銀行不去改變,我們就來改變銀行,成為經典。馬雲在思想上、格局上、行為上,我認為更偏向於張弓效應。

在我看來銀行(金錢)就如同故事中的國王,他有三個僕人:第一個僕人(極為富有的一小撮人)很會做生意投資,也能夠在銀行得到更多的貸款,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實現了雙贏;第二個僕人(不斷增長的小部分人)會打理自己多餘的財富,他們和銀行約定,你要把我的錢放到第一個僕人人手裡,財富穩定增長,跑得贏通貨膨脹,實現了三方互贏;第三個僕人(絕大部分人)是銀行最忠誠的僕人,把錢看的極為重要,有錢了就放進銀行,利息少點沒關係,你得保證我的錢絕對安全,沒錢了就向銀行借點,我可以多給你點利息,畢竟你把如此貴重的東西借給我,長此以往財富不斷貶值,如同一隻套上牛軛(è)的牛。

一個人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是取決於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將如何投資,如何用錢賺錢。致富的關鍵在如何開源,而非一味的節約。試問,這世界上又有誰是靠省吃儉用一輩子,將一生的積蓄都存入銀行,靠利息而成為知名富翁的呢?

我們讀書吧?更多精彩關注Ours尚書房,一起一本一本慢慢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