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業務今起在全國下線

新華社電 26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運輸、公安部門,對滴滴公司開展聯合約談,責令其立即對順風車業務進行全面整改,加快推進合規化進程,嚴守安全底線,切實落實承運人安全穩定管理主體責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權益,及時向社會公佈有關整改情況。

8月24日,浙江省溫州市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途中被害,從警方公佈的情況看,滴滴公司在此次惡性事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在約談中指出,今年5月初,空姐李某在鄭州搭乘滴滴順風車,途中遭司機殘忍殺害,短短3個月時間,又再次發生“8·24”溫州惡性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兩起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惡性事件,暴露出滴滴出行平臺存在的重大經營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和合法權益,社會影響非常惡劣。

對此,交通運輸部要求滴滴公司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切實改變承諾多、整改少的工作方式,加強整改,規範經營,切實保障乘客安全和社會穩定。

一要嚴守安全底線,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對近期發生的安全事件,要認真開展調查,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

二要對順風車業務進行全面整改,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全面排查整改網約車平臺存在的安全隱患,堅決杜絕以順風車名義組織非法網約車的經營行為;即日起,不得再新接入未經許可的車輛和人員,並加快清退已接入的不合規車輛和人員。

三要落實承運人安全穩定管理主體責任,積極配合公安部門辦理案件,同時要加強對接入駕駛員的教育管理。

四要嚴格依法依規運營,嚴格按照政策要求以及地方實施細則規定,全面推進網約車合規化工作,確保平臺、車輛和人員均符合有關規定;網約車運營信息數據要實時、全量、真實地接入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並確保數據質量。

又訊 滴滴出行26日公佈了樂清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自查進展情況,宣佈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免去黃潔莉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免去黃金紅客服副總裁職務。

滴滴出行稱,順風車業務下線後,公司將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繼續對客服體系進行整改升級,加大客服團隊的人力和資源投入,加速梳理優化投訴分級、工單流轉等機制。

滴滴出行稱,此次案件中,公司客服處置流程仍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沒有及時處理之前的用戶投訴,在安全事件上調取信息流程繁瑣僵化。

聲音

這次滴滴順風車事件提醒我們,隨著各種新業態新經濟形式的迅速崛起和壯大,單靠政府很難建立密不透風的風險控制體系,需要互聯網企業同樣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網絡平臺打破了行業的邊界、形成了資源的整合,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突破行為的邊界、法律的底線;互聯網催生了技術的創新、推動了經濟的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把資本思維凌駕於公共利益之上。只有各社會主體達成維護公共利益的共識,擔負起肩頭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才能把風險拒之門外。

——人民日報評順風車司機殺人案:網絡平臺不能只有“資本思維”

近年來,除了乘客遇害這樣的惡性事件,滴滴因平臺車輛、司機相關證件不全而被處罰的事例不勝枚舉。然而,對滴滴司機投訴難的問題,至今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屢罰不改甚至屢罰屢犯,折射出企業對安全底線和社會責任的漠視。

沒有安全,何談“順風”?逝去的生命,豈是道歉和賠償能夠挽回的?對乘客生命安全的冷漠搪塞,不僅要受道義上的譴責,也應受到法律上的嚴懲。當悲劇重複上演,監管部門不能僅寄希望於企業自身整改,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監管措施堵住漏洞。

——(新華時評)滴滴命案:每個“假如”都是滴血的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