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失去平衡时 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心理情感沙龙

补偿是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小时候家里很穷,总是缺袜子穿。长大以后条件好了,对其他的漂亮衣服无动于衷,唯独喜欢买各式各样的袜子。她说买袜子让她觉得有安全感。如果她将来兴起,自己去设计袜子,我也不会觉得太吃惊。

心理失去平衡时 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心理情感沙龙

寻求心理补偿,并不一定是件不好的事情。然而过度补偿的行为却可能产生问题。认知行为疗法里的一个模型也许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生活中时有发生。大凡遇到成绩不如意、高考落榜、竞聘落选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等情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会在内心积累,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消极情绪占据内心的一部分,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使这部分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狭窄;而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却越来越空、越变越轻。因而心理明显分裂成两个部分,沉者压抑,轻者浮躁,使人出现暴戾、轻率、偏颇和愚蠢等等难以白抑的行为。这虽然是心理积累的能量在自然宣泄,但是它的行为却具有破坏性。

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心理补偿”。纵观古今中外的强者,其成功之秘诀就包括善于调节心理的失衡状态,通过心理补偿逐渐恢复平衡,直至增加建设性的心理能量。

心理失去平衡时 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心理情感沙龙

有人打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方:人好似一架天平,左边是心理补偿功能,右边是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重补偿功能的砝码而达到心理平衡,你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了时间和精力,信心百倍地去从事那些有待你完成的任务,并有充分的乐趣去享受人生。

那么,应该如何去加重自己心理补偿的砝码呢?

心理失去平衡时 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心理情感沙龙

首先,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需求的满足状态而变化的。所以,人要学会随时正确评价自己。有的青少年就是由于自我评价得不到肯定,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此时未能进行必要的反思,调整自我与客观之间的距离,因而心境始终处于郁闷或怨恨状态,甚至悲观厌世,最后走上绝路。由此可见,青年人一定要学会正确估量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能过分高于现实值。当某些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要善于劝慰和说服自己。不要为平淡而缺少活力的生活而遗憾。遗憾是生活中的“添加剂”,它为生活增添了发愤改变与追求的动力,使人不安于现状,永远有进步和发展的余地。生活中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又有希望,希望安慰着遗憾,而遗憾又充实了希望。正如法国作家大仲马所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没有遗憾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为了能有白知之明,常常需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求得心理补偿的有效手段。

其次,必须意识到你所遇到的烦恼是生活中难免的。心理补偿是建立在理智基础之上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各种感情,遇到不痛快的事自然不会麻木不仁。没有理智的人喜欢抱屈、发牢骚,到处辩解、诉苦,好像这样就能摆脱痛苦。其实往往是白花时间,现实还是现实。明智的人勇于承认现实,既不幻想挫折和苦恼会突然消失,也不追悔当初该如何如何,而是想到不J顷心的事别人也常遇到,并非是老天跟你过不去。这样你就会减少心理压力,使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客观地对事情作个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再次,在挫折面前要适当用点“精神胜利法”,即所谓“阿Q精神”,这有助于我们在逆境中进行心理补偿。例如,实验失败了,要想到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若被人误解或诽谤,不妨想想“在骂声中成长”的道理。

最后,在做心理补偿时也要注意,自我宽慰不等于放任自流和为错误辩解。

心理失去平衡时 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心理情感沙龙

一个真正的达观者,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最无情的批判者,是敢于严格要求自己的进取者,是乐于向自我挑战的人。

记住雨果的话吧:“笑就是阳光,它能驱逐人们脸上的冬日。”

感悟:人生生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比如,失恋失业了,个人发展受阻;比如家庭闹点矛盾,最近有些烦;比如,经济危机,做生意受了骗;比如,股市崩盘,炒股折了大本……这些事情在人世从来就有,以后也绝对会会存在。有的人开始怨天忧人,怪上天不偏爱自己,怪命运多桀,抱怨事业不顺、家庭不和……其实这些都不是你不快乐的决定因素,真正决定你快乐与否的只是你自己!对于一个人来说,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的活着才是成功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