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死心”,是每个父母该学习的技能

1

作家艾小羊老师曾经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对孩子“死心”,是每个父母该学习的技能

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和父母的关系特别紧张,因为她的爸爸年轻时候的理想是考上武汉大学,但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最终无缘这所学校。

所以到了她初中的时候,爸爸开始把这个梦想移置在自己的身上。

每天早上五点半,爸爸都会叫她起床背单词,一见到她,就阴沉着脸说,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扫大街。

所以那段时间,她和爸爸的关系就像仇人一样,彼此见到对方都是不开心的。

反转是在初三上学期,她的数学考了24分。爸爸却突然像想通了一样,开完家长会后,买了一只烧鸡,全家开心的吃了起来。

第二天,爸爸没有叫她起床。艾小羊起床后看到爸爸很开心的听广播、吃面,出门上班的时候还哼着小曲儿。

从那以后,艾爸爸开始对她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这种放任除了成绩,还表现在她高中谈恋爱上。据艾小羊所说,她找了一位个子矮、长得挫的男朋友,艾妈妈焦虑得睡不着,爸爸却很淡定的说,放心吧,他们成不了。

正是爸爸反转的态度,让艾小羊有了很大的动力,后来学渣逆袭,真的考上了武汉大学。

艾老师有一天问妈妈,为什么爸爸突然对自己有了这样不同的态度。妈妈说,你爸不是想通了,他就是对你死心了。

其实,艾爸爸不是对艾老师“死心”了,而是对艾老师能帮助自己圆梦这件事彻底死心了,所以他不再强加期待在孩子的身上,不再对艾老师有过多要求,开始尊重了她的个人意愿,把期待的力量拿回到自己的手中,让自己开开心心的过好生活。

艾老师说,父母开开心心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孩子也是一种好的教育。至少你让他发现,人活着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他才愿意好好地努力,好好地活着。

什么是言传身教?这就是。

2

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李嫣,从生下来就是兔唇,虽然后期做了几次手术,但李嫣的脸依然有点变形。

可是在李嫣的成长中,王菲和李亚鹏却没有觉得女儿有缺陷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他们打从心里觉得,自己的女儿非常漂亮。

对孩子“死心”,是每个父母该学习的技能

而对于李嫣的成长,李亚鹏和王菲都是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遵从她自己的内心意愿,不施加过多的期望给孩子。

这样长大起来的李嫣,不但不会陷在自己的缺陷中自卑,反而非常自信,她在美拍上,以美妆博主的身份和网友互动,在T台上走秀,吸引了一波粉丝,称呼她为“李老师”。

王菲的大女儿窦靖童更是,父母“放任”的教育方式,则让她从小就有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年仅20岁的她,就在唱歌、表演上,有了让王菲都惊讶的成绩。

两个女儿超乎人预料的成长,是因为王菲懂得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把压力施加给孩子。

因为王菲,她已经活成了自己满意的模样。

两个孩子也不需要母亲的督促,她们看到母亲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明白,生命有着自身的意义,值得我们努力去追寻目标。

这样长大的孩子,极大可能会活出父母都想象不出的模样。

而那些总是一味施加自己的梦想给孩子的父母,却总是以失望收场。孩子失去了成为真正的他自己的机会,亲子关系也一度很紧张。

对孩子“死心”,是每个父母该学习的技能

你对孩子的“期望”,恰恰是对孩子未来的限制,你怎么知道,脱离了你的期望,孩子的成就不会更超出你的想象?

3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家长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游戏小号,当自己的游戏大号被自己玩废了以后,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攻略秘籍,于是再开一个游戏小号,以为再玩一遍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岂不知游戏的规则早就变了。

对孩子“死心”,是每个父母该学习的技能

家长的“游戏小号”,就是对孩子的期望。

北大才女赵婕曾说:“我最敬佩的一种父母是,在孩子年幼时,给予亲密的照顾。在孩子长大后,懂得适时放手。”

放手,就是对“让孩子成为你理想中的样子”这件事彻底死心,给孩子“成为他自己”这件事,最大的自由。

4

为什么对孩子“死心”,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当你把力量收回自己的手里,孩子也会被你的力量感染,去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中,你只需要成为最好的你自己,由此便可以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

千古年来,这样的真理其实永远没变。


所以我们可以怎么做?

1.列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并且问问自己,这些是不是你未完成的梦想。

如果你想孩子成为一名作家,那你可以尝试自己去做这件事情。每天看书,提起笔来,开始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尝试写稿。

如果你想孩子成为一名画家,那你可以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画画。

总之,你必须找到你心中未完成,又很想成为的自己,并且为此努力,那样你的孩子一定会耳濡目染,看到父母开心和有“成就”,也是增加孩子幸福感的方式。

2.列出你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比如善良、勤奋、爱运动...等。

先问问自己,这样的品德,在你的身上是否同样拥有?如果没有,你又如何期望孩子身上就一定有这样的品质呢?

3.观察你和另一半的夫妻关系,把专注点放在你们夫妻关系上。

比起夫妻关系和谐完善的人,那些夫妻关系很糟糕的人,更容易把自己的价值感和专注点转移投射在孩子身上。

因为情感没有被得到满足,所以夫妻关系糟糕的人,更容易对孩子,托付自己的价值和期待。

所以,先把专注力,放在夫妻关系上,好好经营自己的夫妻关系,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大人得先活出自己想要活出的模样。

好的教育,总是无声无息的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而太过用力的教育方式,往往都很悲惨。

所以,归家和你约定,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在漫长的生命里,收回对孩子的过分期待,先尝试自己满足自己的期待,自己去成为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好吗?


今日话题

亲爱的父母们,

请列出自己期望孩子成为的模样,

看看这些梦想是不是你没有完成的?

在余下的生命里,

你还有无数机会,

先重拾自己的梦想吧,

给孩子做个榜样!

——归家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