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为何无比热爱大清


金庸先生在通俗文学界的成就,可以说是其高难仰,虽然各部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文风上也显得一招鲜,甚至文笔的硬功底还比不上梁羽生……但是熟谙西方文学技法,又善于整合各家成果,加上屡易其稿使作品熨帖……所以无论如何,金庸文笔不是最好的,却是最擅长用文笔来提升自己作品爽度的,不是最有想象力创建性的,却是拿了梁羽生卧龙生等人的段子、设定后能够改造得熨帖百倍,记忆点十足的,不是最会写情的,但大抵是最能让情爱写得让少男少女发狂的……

  不过这样的金庸先生,其对于大清的迷恋和狂热吹捧,便具备极大的恶劣影响了。文人大多是感性的,其私货缺乏基本的逻辑性,却有着惊人的煽动力。昔日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一书,对王安石极尽丑诋之能事,虽然此书考据论证方面可谓乱七八糟一无是处,然而却让众多拥趸对新党恨之入骨,视若洪水猛兽。金庸先生之贬明褒清,大抵如此,但涉及的又是大义之辩,读者也更广,坏处就胜过林语堂百倍了。

  金庸先生自陈说起初思想是反清的,后来悟出百族一家的道理,于三联版改版序言中有叙。这显然又是其给众读者的洗脑黠计,伪造一篇自己的心路历程,潜移默化,而效力无穷。

  关于金庸先生祖上查继佐涉及庄廷鑨明史案一事,说实话倒不见得有必要上纲上线。庄氏私修明史,内有反清文字,不经查继佐的许可而附查之名姓于前,查继佐出首庄氏,按照某些朋友说法,称为卖了一个猪队友来自保,亦无不可。

  然而此后查继佐一方面暗地里修《罪惟录》,想要等自己百年、乃至清朝覆灭之后,《罪惟录》公诸于世,给自己捞一个反清义士的名头,一方面又拿着庄氏一案自己分得的十分之一庄家财产置办田园,打点关系,到了查家下一代就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满清的忠臣,这种做法,怎么说呢,无论如何都称不上良善之行。

  海宁查家是大族,颇得满清之恩惠,所谓“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是也。

  然而金庸先生却并非本宗,只是个庶流子弟,据金庸先生自己回忆,大抵其老爹如果不是有种种不端行径,这个级别的地主压根不会被土改组盯上,处以枪毙。

  而海宁查家的嫡流何在?即著名的爱国诗人,穆旦查良铮先生是也。

  穆旦先生所在一支,地位高,眼界高,很早便移居天津,处京畿之地,接触先进思想早。金庸及其父尚在怀念大清恩德时,穆旦先生已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充满爱国精神,成为进步名流,这样的人物,自然不会把腐朽前清时代查家的些许荣耀放在眼尾之内。

  而金庸先生身为旁支子弟,实在有些自恨门第不足的褊狭,才喜欢将“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挂在嘴边,并暗地里撺掇一群拥趸到处宣传,彰示自己门第高贵,究其本因,无非是不自信而已。

  又如徐志摩虽是金庸表兄,但比金庸大27岁,金庸先生7岁时,徐先生已经作古,理应没什么来往过节。然而金庸多年后作《天龙八部》,以徐志摩笔名云中鹤为四大恶人中的淫贼,难道真是觉得徐志摩人品不堪?笔者倒觉得金庸先生怕只是嫉恨这位比自身大两轮的表兄乃是一代诗宗,登堂入室,自己的武侠小说成就却上不得台面,所以扒死人骨,暗中背刺,算不得君子所为。

  老实讲起来,金庸先生的褒美满清,与尚可喜的后人们成天给尚可喜洗白,倒也没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是心胸狭窄,跳不出那道坎,倒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瞧瞧秦桧的后人说得畅快“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才是男儿气魄。再瞧金庸先生的族兄,查家滴流穆旦先生一生爱国,视满清如腐草败泥,其人格皎洁,也不是金庸先生所能追瞻其万一的了。

  只不过尚可喜这鳖孙屠湖南、屠广州,连主子亦瞧不上他,乾隆年间登了贰臣传,万古流臭。然而其后人给祖宗洗白的手段又太拙劣,修了纪念馆富丽堂皇,勾结地方官如虎似狼,雇了清史大家李治亭镇日吹捧,开了宗亲会鼓乐喧天,写了臭门联曰:““艰守海东五岛为明效命反遭诬陷当择主而事;苦战辽西两山保清统一正受封奖然笃忠累朝”。这样一闹,尚可喜子孙实在太跳,使得从爱尔兰到契丹无人不记得尚贼臭名,年年强化记忆。到今日,连某位满族朋友都看不下去,去尚贼坟上赏了一瓢尿水,算是主子滋润包衣,众人一片叫好。

  金庸先生毕竟文人,虽然感性得研究历史没有基本的逻辑,思维方式破碎如同神经癫痫,但是在洗白贴金上还是甚有一套技巧。何况追慕其沽名钓誉的先祖查继佐,所以既要爱清,又要像反清,既要借韦傻宝之口说康熙大帝“鸟生鱼汤”,又要将另一位祖先查嗣庭说成文字狱的受害者,讲得自个儿能对满清理客中冷静看待,如此一来,像历史吧小吧竹雅桃源,知乎大V苏沉船在内的一群大一统痴碍国小将自然是为金庸先生努力鼓掌,而瑙蚕粉更是觉得金庸先生理性知大体,如同神圣一般。

  对于金庸先生的局限性,笔者不欲多谈。只不过毕竟文学不是史学,某些金庸先生的狂热拥趸拿着金庸的满口胡柴当作真理,在宣扬清朝完爆明朝的时候,还要一口一个“金庸先生的学识岂是汝等能比的”,那也不得不说真是孝子贤孙姿态十足。明清优劣,不是说不能有自己的见解,但金庸先生的《袁崇焕评传》之流的大作,实在称不上干货,笑料倒是勉强称得上。

  最后说个有趣的事情。

  笔者昔日看过一篇捧臭脚的文字,讲金庸先生年轻时玉树临风,而深诋古龙先生容貌丑陋。然而笔者瞧照片而言,无论金庸先生抑或其族兄穆旦先生,年少时实在只是端正而已,可见这海宁查家确无俊逸基因。

  只不过金庸先生深怀好逑之心,在第一任妻子出轨,离婚之后,苦恋夏梦小姐,后来却娶了朱玫小姐。朱玫小姐容貌平平,至多算中等偏上,而金庸先生违心地在《倚天屠龙记》中将其化为赵敏,写其艳若玫瑰。待朱玫小姐老,又残忍将其抛弃,此事做得不为人子,而金庸先生之长子查传侠闻此事,亦忿怒自尽。

金庸先生为何无比热爱大清

  穆旦先生虽为查家嫡流,不过容貌比金庸先生更加平平无奇。其身怀民主革命意志,也未曾刻意追求美人。但穆旦先生之妻周与良却容貌甚美,夫妻恩爱一世,伉俪情深。大抵穆旦先生人格高尚,故而自有美人倒追也。

金庸先生为何无比热爱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