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 珠海一中游泳隊隊員獲得銅牌

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 珠海一中游泳隊隊員獲得銅牌

獲得銅牌的運動員周子復。 特報記者 朱習 攝

  近日,記者從珠海市一中獲悉,珠海一中游泳隊在8月舉行的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學校體育組游泳比賽中,為珠海代表團貢獻了47.5分和一枚銅牌,實現了省運會(省賽最高級別)獲得獎牌計劃的目標。其中,在男子甲組100米蛙泳比賽中,以1:09.11的成績獲得銅牌的周子復同學,更是在該項目中,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

  一中游泳隊實現獎牌突破

據悉,今年,珠海市教育局把本次省運會游泳甲組的比賽任務交給了市一中負責,在一中體育組王曉躍、孫東穎老師的帶領下,最終在此次省運會比賽中,一中游泳隊為珠海代表團貢獻了47.5分和一枚銅牌,也是學校組九個大項唯一有獎牌貢獻的隊伍。其中,男子甲組50米自由泳中,姜承海同學以25.93的成績獲得第八名;女子甲組50米自由泳中,仇嘉欣同學以29.13的成績獲得第四名;男子甲組200米蛙泳中,何仲莛同學以2:38.05的成績獲得第六名,周子復同學以2:39.12的成績獲得第八名。

另外,男子甲組100米自由泳中,姜承海以57.87的成績獲得第八名;女子甲組100米自由泳中,仇嘉欣同學以1:04.57的成績獲得第六名。男子甲組100米蛙泳中,周子復同學以1:09.11的成績獲得一枚銅牌,周子復在此項目中,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一中游泳隊也榮獲了第十五屆省運會“體育道德風尚獎運動隊”稱號。

獎牌得來不易,好成績需靠平日中的艱苦訓練。“在比賽前一年,兩位老師就開始啟動了集訓,克服了訓練場地、經費、學習訓練時間等問題,王曉躍老師更是利用去年暑假的時間,帶主力隊員自費前往雲南,跟訓專業隊近一個月。“這一年的訓練中,老師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其間無論颳風下雨、期末考試、學生家長不配合、運動員選拔、訓練場地保障等問題,一直都能保證一週兩天陸上三天水上的訓練計劃。到今年暑假,王老師還進行了三十天的一天兩練的訓練計劃。”校方介紹。

學生隊員們精於鑽研游泳技巧

近日,記者在市一中採訪了幾位參賽的隊員,包括高三年級的藍依旎、何仲莛、姜承海和周子復同學,以及高二年級的楊子寒、謝錦滔和黃為同學。在學校的訓練房中,雖然剛比賽歸來不久,但隊員們依然忙於平日的訓練,每個人都充滿活力和陽光氣息。

在採訪中,王曉躍老師告訴記者,經過在校期間的長時間訓練,隊員們的游泳成績與剛進校時相比,均突飛猛進。其中,周子復同學更是在訓練兩年中,蛙泳成績提高了11秒。謝錦濤同學則在一年中,提高了9秒,在這次省運會中,更是刷新了自己的記錄,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標準。

說起為何能夠進步如此大,帥氣的男生周子復同學大方介紹,這得益於老師的科學訓練,老師們會根據每位同學的特點設計訓練計劃,有的同學耐力強一些,有的同學爆發力強一些,老師們都會有不同的訓練計劃,同時,游泳隊這個團隊團結的訓練氣氛,帶給了所有隊員前進的動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中的同學們非常擅長動腦筋,利用物理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想辦法提高游泳的速度。

“比如,在游泳比賽中,選手在入水前都由跳臺跳出。之後通過在水面下一系列的動作獲得一個高於正常遊進的初速度。由於人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在空氣中的數百倍,因此我們設定‘完成相同的位移,在空中飛行是遠比遊進更省時間’這一前提。顯而易見,跳出後飛行的距離越遠,優勢越大。”說起來提高速度的秘訣,周子復侃侃而談,並介紹如何將物理課堂的知識與實際游泳技術結合,提高速度,把游泳時間設計到最短。

何仲莛同學同樣善於鑽研,他苦思如何減少阻力、增大推進力,提高上身力量和腿部力量。“我們會思考怎麼樣把腿部流線型做得更好,然後穿非常緊的競賽泳褲、戴‘鋼盔’泳帽等來減少摩擦。”他笑著說,還有隊員在網上查閱資料,在技術上尋找突破口。

王曉躍老師還提到,隊員們在訓練中非常主動和刻苦,訓練過程中時刻檢測自己的心率,觀察是否已達到極限,每個人都很拼。“這次成績的取得,是整個隊伍取得,訓練的時候大家會喊口號,訓練前先彎腰想目標,全力以赴。在省運會的比賽現場,大家更是把拖鞋非常整齊地擺在一起,團隊精神很強。”

老師呼籲家長們堅持孩子的游泳訓練

雖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是在採訪中,老師們同樣呼籲,希望家長們能夠堅持孩子的游泳訓練,為游泳隊提供更多的游泳好苗子。“這次打省賽,各個市來的代表都由多個學校組成,但是咱們珠海只有一中的校隊組成,梯隊比較欠缺。”孫東穎老師提到,發現很多小學的同學有在練習游泳,可是到了初中就放棄了,中考前臨陣練習,水平不夠高,希望家長們能夠多重視孩子的游泳,如果孩子這方面有特長,應該堅持下來。“希望能夠湧現出更多的游泳好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