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提到和平饭店,女星陈数身穿真丝旗袍、口涂大红艳唇与敌人周旋的场景便浮现在眼前,然而这部剧却与上海著名的“和平饭店”没有太多关系。和平饭店坐落于黄浦江西侧,与众多ART DECO特色的高大建筑物一起,创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的风情万种。此时的代表性建筑物有国际饭店、大光明戏院、扬子饭店以及外滩旁边的四大行“金融街”。回望历史,此段时间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战争时期,上海却在此时形成了一座独特的文化孤岛,欧洲文明在此繁殖,中国传统亦未丢失,实为难得的文化标本。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大光明戏院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上海浦发银行驻地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扬子精品酒店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国际饭店

是什么营造了黄浦江西岸“纸醉金迷”的印象?从建筑上来讲,金色、黄色与黑色直线的大量运用让ART DECO风格贯穿始终。从建筑受众上来讲,这些建筑聚集了当时的军阀、财阀、政客、影星、歌女、爱国志士、建筑家、探险家、旅行者,社会精英高度汇集,表面上歌舞升平,暗地里风起云涌。就物价来说,当时一碗蘑菇奶油汤的价格在1块银元左右,而此时上海普通工薪阶层的月收入也不过20块银元左右。《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中记载,当时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银元。即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1991年,一斤四吃基围虾的价格需要80元,清蒸鲈鱼更是高达133元/斤,多少有点“销金窟“的意思。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和平饭店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国际饭店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和平饭店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国际饭店

如今的和平饭店早已没有旧上海时期的高不可攀,咖啡馆中一壶普洱的价格60元,一碗新加坡叻沙的价格是98元,双倍浓缩的价格也不过60元,相对于目前上海的平均薪资来说已经较为亲民,只不过24%的服务费仍然显示着高端场所的身份。如今的食客们又是如何呢?坐在那里的一个小时,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无非是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月嫂与下午茶,声音此起彼伏,与窗外从南京路走来的熙攘人群辉映成趣,与大排档的气氛并无二致。更有一对商谈认识,借着一壶清茶谈了许久的生意经,霸占靠窗位置久不离开,惹得年轻Waiter吐槽不止。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和平饭店内部展示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和平饭店内部展示

这或许就是今日之上海,亦或许就是金日之中国,优雅、沉静、克制内敛的气质已是罕见,旧场所仍在,旧气质难寻。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慢下来或者已成一种车球。时代风潮滚滚而来,若不想置身其中随波逐流,便也只能置身其外远观其趣,甚少有第三条路可选。

ART DECO建筑特色的另一代表是位于南京西路的国际饭店,英文名为”Park Hotel”。 Park一词在这里没有太多关系,更接近与泊车的Park,意为停留,国际饭店也就是外国人集体停留的地方。国际饭店位于上海的城市正中央,由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1934年落成,元素多用金色和直线,材质多为贵重的天然材料,顶部的“退楼设计”与哥特式建筑类似,在外观望时会将人的视线延伸至无尽苍穹,迫使人生出一种对神灵的敬意。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国际饭店顶端有“退楼”设计

邬达克于1918年流亡至上海,1947年举家迁至美国,在此期间的29年里创造了国际饭店、大光明戏院等几十处著名建筑,大多成为了如今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离开上海后,邬达克再也没有设计过任何公共作品,其中缘由至今都是疑问。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邬达克

在大光明戏院,邬达克留下了两个神秘字符,组合在一起便是他的英文名和音译中文名,人们称之为“邬达克密码”。2013年1月8日,恰逢邬达克120周年诞辰纪念日,上海第一座以建筑师命名的纪念馆在邬达克自宅启幕。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邬达克密码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邬达克密码

邬达克离开中国的43年后,也就是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发浦东,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也在1991年7月30日动工建造,1994年10月1日投入使用。浦东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大缩影,基础设施迅速完善,金融机构开速进驻,巨资的引入创造了“浦东速度”。浦东的建筑风格有着鲜明的“高楼大厦”风格,其特点之一就是长方体的外形和大量玻璃窗的使用,晴朗的天气里,光线折射之强烈会让人的双眼略有不适。浦东是名符其实的”造金窟“,对于上海90年代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和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浦东的建筑与北京、广州、深圳的CBD没有太大区别,坐在格子间里面的白领相比旧上海车间里的女工而言也没有多优越。对我来说,浦东稍显乏味,但或许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来讲,浦东是其第二春的发动机,也是其迈向现代城市的见证。

黄浦江掠影:西岸纸醉金迷,东岸城市浮光

黄浦江景

2016年6月11日,在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和平饭店被授予了”百年电影贡献奖“,以表彰其为《阮玲玉》《马路天使》等40余部中国著名影片提供了取景地。1930年距今近百年,黄浦江两岸以不同的方式闪耀着,而我们将把怎样的历时留给下一个一百年,或许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