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优秀的老教师在加拿大竟被冠以“虐待儿童”罪

加拿大,被诩为孩子们的天堂,自孩子降临那天起,这个国家就承担起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从每个月发放的牛奶金,到1年半的产假,从低收入家庭的托儿补贴,到全员的公费教育和医疗,从各地非营利性组织的免费早教,到不足百元的各种户外课程……,这一切,时刻提示了我们,孩子在这里的重中之重,保护儿童是加拿大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最近,瑆宝妈朋友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再次力证了这一点。他的爸爸,一名国内中学资深的老教师,陪同孙子去上免费早教课,竟然被老师集体控诉为“虐待儿童”的罪犯。

中学优秀的老教师在加拿大竟被冠以“虐待儿童”罪

早教中心老师,主动告诫朋友——你爸爸在虐儿

最近我朋友刚过来的爸爸,为了尽情体验做爷爷的喜悦,明确给全家下指令要求由他来陪孩子去上户外的免费早教课。可有一天,因为急事换我朋友去送孩子上早教的时候,那几个老师就轮番过来和他告状,让朋友回家和老人家深刻谈谈,因为老人家在公众场合“虐待儿童”。话说这一切要从他们忘记给孩子带零食的那一天说起。画面是这样的。当一个平时定点吃零食的孩子,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都各自开始进入零食环节,而他却只能坐在那里干喝水,这种罕见的不公平待遇,让这个孩子彻底崩溃了。从而嚎啕大哭,引发全场人关注。孩子的爷爷,只能苦笑说到“忘记给他带零食了。”在几番安慰无果之后,无计可施的老人家索性严肃告诫孩子,“如果你再哭,爷爷就要打屁股了”。当然,这个告诫并没有吓到孩子。最后,老人家就只好无奈地轻轻拍了一下孩子的屁股,算作惩罚。

殊不知,这一切被在场的几个老师偷偷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所以当朋友领孩子过来上早教的时候,老师们就开始集体控诉了。短发老师和朋友严肃的讨论这个话题。“爷爷在众目睽睽下,拍打孩子屁股。这个身体接触属于体罚,在这里是要被视为虐待儿童的,你的孩子也会因此被政府强制带走,他们有这个权力。所以希望你回去要和你家人说清楚,这里的法律,打孩子在这里是犯法的。再说,孩子那么小,他只能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意。作为家长,这是你们的失职,但孩子是无辜的,你们这样做事完全不对的……绝对不能再让这种行为发生,因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是加拿大,必须按照这里的法律走。”

这番老师的话音还没结束。另一个老师就跟着过来说教我的朋友。“孩子最好是和父母在一起,这样既可以增进感情,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上次爷爷来的时候,基本和孩子没什么互动,就领着孩子在球场转圈走路。如果你们不忙的时候,还是最好是父母陪同来上课比较好。”

被老师几番教导之后,我朋友回家和他爸爸促膝长谈。老人家很委屈的说到“我自己的亲孙子,你说我会舍得打吗?这不是情急之下,轻轻就拍了下屁股告诫一下,再说后来小孩子又能继续乐呵呵参加集体活动了。如果是真打,他还能在那里玩到结束吗?这些老师到底懂不懂什么是虐待儿童啊,这个大帽子扣我身上也太看得起我了吧!”“可老师还说你很少和孩子互动,就带着他在球场绕圈呢?”“那是因为那天他大哭,我害怕影响到其他孩子上课,所以就带他提前离席,顺着球场转转走走,分散分散注意力,不然老盯着几个小朋友的零食,只会哭的更凶。”好吧,这一番谈话,还原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虽然,孩子只是去上的免费早教课,但老师们的密切关注,足以体现了加拿大对孩子的重视。

中学优秀的老教师在加拿大竟被冠以“虐待儿童”罪

一周五天,天天穿一样的衣服,被投诉有“虐待儿童”倾向

再来分享个瑆宝妈朋友的真实工作经历。在她所工作的早教中心里,曾经遇见一个孩子每天都穿一样的衣服来上学。有一天,有位老师忍不住就把学生家长给告了,认为孩子可能曾受到轻视。面对上门调查的政府人员,这个孩子的妈妈显得特别委屈和不知所措。当她拉开衣帽间的瞬间,事实才水落石出。因为这个“倔”孩子特别喜欢这件衣服上的卡通人物,所以他妈妈只好买了5件一模一样的衣服,让他每天换着穿,而这看似一样的衣服,也就促成了这个误解。显然,政府部门的干预有时让我们做父母的喘不过气来,但这个事实再次让我们体会到这里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在加拿大,孩子首先是国家的,其次才是你自己的。

中学优秀的老教师在加拿大竟被冠以“虐待儿童”罪

——孩子哭个不停,房东把父母给告了,可能涉及“虐儿”

之前瑆宝妈曾看过一个新闻,里面一对新移民带着孩子租住一对希腊老夫妻的地下室。由于孩子当晚闹腾时间长,引发这对和蔼的希腊老夫妻报警。当这对华裔夫妇看见真枪实弹的警察进入狭小的地下室时,显得特别手足无措。这两个大块头警员,在耐心安慰和检查孩子后,确认没有任何伤痕才放心离开,临走之时,并严肃告诫这对新移民不能再“虐待儿童”。

这三个不同主体的亲身经历,让我不禁想起了梁家辉主演的“刮痧”那部电影。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引发很多问题。虽然老师和警察的行为,有时真的让我们哭笑不得,甚至有时被视为小题大做,但他们这个最原始的保护孩子的出发点,的确让我们做父母的敬佩不已。关爱孩子,在加拿大这个孩子们的天堂里,真的是人人有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