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民族品牌全部暴死 两面针也未能幸免 一口好牙就此终结?

一口好牙两面针",昔日的明星企业两面针曾经第一个研制推出了中草药牙膏,被誉为"国产第一牙膏品牌"。面对国际强势品牌高露洁和佳洁士的激烈竞争,从1986年到2001年连续15年本土产销量第一,替民族日化企业扛起了一面大旗。

曾经的民族品牌全部暴死 两面针也未能幸免 一口好牙就此终结?

然而,如今的两面针,却不得不面对业绩的急剧下滑。自2007年起,两面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的牙膏收入直线下降到1.3亿元,归属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滑落至-1.69亿元。据2016年一季报显示,两面针的净利润为-5321万元。

近日两面针功效型中药牙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的消息,将大众的视野再次聚焦到这个首创"中药护牙"理念、曾经红极一时的品牌上来。与此同时,业绩持续下滑、减持股票回笼资金、旗下产品频出质量问题的消息也不绝于耳。那么两面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局面呢?

日渐式微的牙膏业务

"一口好牙,两面针。"这句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如今对于多数人来说只剩回忆。柳州的民族品牌两面针一直是当地人的骄傲。从1980年新厂建成算起,两面针正处在三十而立的年纪。然而,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并非一个年富力强的"青年人"。

曾经的民族品牌全部暴死 两面针也未能幸免 一口好牙就此终结?

可是好景不长,2008年,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梁英奇与总裁岳江因虚报年利、违规买卖股票双双辞职,后在柳州市国资委的安排下,新掌门人马朝梅走马上任。不过,直到换帅4年后的今天,两面针的经营依旧没有任何起色。

一手好牌被打烂

原本手中握有一副好牌的两面针,却没能打出好牌。资料显示,两面针于2004年上市,当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9亿元,其中牙膏销售收入2.9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1.48%。两面针作为大众知名度非常高的民族品牌,本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对中国消费者习惯的了解,在产品创新、深耕细分市场方面做得更好。

曾经的民族品牌全部暴死 两面针也未能幸免 一口好牙就此终结?

但两面针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主业,却盲目进入到自己并不擅长的房地产、造纸等业务,造成顾此失彼的困境。非相关性多元化扩张,整合成本增加。"两面针"公司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不断地进行横向扩张,如果说2004年收购广西亿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为了培育植物药业,与公司的主营产品形成了产业链关系,那么之后对盐城捷康三氯蔗糖、"两面针"(扬州)酒店用品等公司的收购与主营业务毫无相关性可言,公司各经营板块之间严重缺乏"协同效应"。

曾经的民族品牌全部暴死 两面针也未能幸免 一口好牙就此终结?

随着公司规模越大以及多元化程度越高,最高决策层与子公司管理者之间极易产生信息不对称,协调难度大,管理效率变差等问题,给公司带来更高的管理成本。公司的管理费用在期间费用中占比超过一半,从2008年到2012年底增长了将近一倍。尤其"两面针"公司作为国有控股公司,本身就存在公司内部管理失调等国有企业的弊病,对于多元化扩张之后的"两面针"来说,要实现公司内部的协同效应,难度只会更大。

营销投入不足,渠道落后

两面针牙膏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批发零售传统渠道为主,取得巨大成功。2000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两面针牙膏仍然以传统渠道为重心,并没有着力去开拓现代渠道,尽管开拓现代渠道成本巨大,但是以当年柳州两面针的财力以及上市的筹资能力,开拓现代渠道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而柳州两面针没有这么做,只能说明他们没有跟上行业竞争的趋势和要求。

到2005年,柳州两面针开始意识到现代渠道的重要性,曾经几次尝试去开拓超市卖场、连锁店等现代渠道,也提出了"以卖场拉动批零""稳定终端,发展流通"等建设现代渠道的指导思想,却始终未见改观,到了2013年,两面针在全国各大城市KA超市卖场的铺货率仍然非常低,其现代渠道的销售额仅为每年1600万元左右。

曾经的民族品牌全部暴死 两面针也未能幸免 一口好牙就此终结?

如今,在中国的牙膏市场上,竞争格局早已出现了巨变,原来三分天下中的佳洁士、高露洁依然强势,两面针却早已被云南白药等挤压得苟延残喘。目前高露洁、佳洁士、黑人、云南白药、中华等,占据了75%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两面针在整个牙膏市场的占比不断缩小,不足当前市场份额的1%。

谁应为两面针的衰落责任?

方面主业持续不振,另一方面多元化也陷入泥潭。谈及两面针今时的窘境,专家及投资者多指公司管理层决策不力。它不是突然亏损,而是这几年一直亏损。人们不禁问道它的管理班子、企业班子有没有推出相关的政策来止亏、扭亏?

曾经的民族品牌全部暴死 两面针也未能幸免 一口好牙就此终结?

在化妆品行业资深人士冯建军看来,两面针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的老化。两面针的董事长等公司高管都是由政府任免,而这些高管不一定了解市场和企业经营。另外两面针的决策比较封闭,它处于柳州,接受的信息量少,接触的链条也较少。

在经历了这么多困境之后,显然两面针想短时间内破局的想法很不现实。但不得不说之前提到的加码海外市场或许会成为一条出路,作为创新的营销模式,跨界合作确实可以借助其他品牌或人物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商业价值,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但同时也面临着消费者愈发理性、审美疲劳与跨界契合度的考验。此外,相比于大费周章地求新求变,把握好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更加亟待解决,每多一次上榜"黑名单",都有可能摧毁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失去对品牌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