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議一議「(格律)詩質量看內容」

有人說"詩的質量看內容","意境好,平仄可忽略不計","意境、平仄、對仗哪個最重要"。我想說,

詩的質量看體裁形式與思想內容的結合是否完美。

大家都知道,任何遊戲競賽都有自身的遊戲規則要求。格律詩也不例外,不按遊戲規則參與競賽,違規贏的比賽評判,公平嗎?所以說,相應的體裁形式是評價詩作品質量的前提條件,片面強調內容,而忽視相應的體裁形式,其實已不是相應的體裁形式的作品了,連入圍資格都沒有了,前提方向錯了,還談什麼質量呢?

詩,不能脫離相應的體裁形式。詩的意境也要由相應的體裁形式來支撐。能表現意境的體裁很多,就格律詩這一體裁來說,即使"意境好得不得了",犧牲體裁基本規則要求為代價,這樣的詩還是格律詩嗎?體裁入圍資格都沒有了,能是"質量好的詩"嗎?詩詞意境通過字詞句按一定平仄組合方式表現出來。用字詞句表達意境,如果離開平仄組合方式,就不是格律詩詞了!難道其他作品體裁就不能表達意境了嗎?

"兩兩交替"平仄音步原理,是格律詩詞區別於其他文學體裁的基本規則要求,是格律詩規避"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的理論基礎。

意境再好,出律了,就不是格律詩詞了,而是古體詩、打油詩、自由體詩,而不是押韻的詩都是"格律詩"。

格律詩規則要求:詩句中的字除了按"兩兩交替"的平仄原理來組合外,還要求上下句平仄相反,離開了平仄規則來談格律詩,還有什麼質量可言?

我在詩聯創作審美系列探討文章中反覆歸納整理並示例說明了"一三五(單數位置的字)"只有在有效規避"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的條件下可"不論"。所謂"拗救格"、"特殊格"、"寬格"都沒跳出"孤平"、"孤仄"的泥坑,因為上述詩病違背了"兩兩交替"的音步規則,破壞了詩句鮮明的節奏美感和抑揚頓挫的音韻美。不管"拗救"與否,都不是格律詩。上述所列詩病違背了"兩兩交替"的音步規則,破壞了詩句鮮明的節奏美感和抑揚頓挫的韻美。因此說,有效規避上述詩家歷來公認的詩病,就目前看,只有格律詩正格和沒有出現"孤平"、"孤仄"、"三平尾"和"三仄尾"的變格。

再就是,格律詩中的對仗,不同於其他體裁中的對偶句。對偶是修辭方法,只要上下句詞性和句式結構相同即可。

對仗除了詞性相同,句式結構相同外之外,還要求上下句平仄相反。因此說,平仄、對仗都是體裁形式,是格律詩詞思想內容的表達方式。

綜上分析可知,格律詩詞體裁用字詞句的平仄和對仗服務於詩詞意境,詩詞意境離不開字詞句的平仄和對仗。即一定的體裁形式服務於一定的思想內容。片面強調"內容"、"意境",忽視體裁形式,會導致體裁混亂,即格律詩、詞、古風、古體、自由體詩、散文詩、散文、小說、戲劇、傳記混為一談,那麼作品體裁分類就亂套了!"格律詩的質量看內容","意境好,平仄可忽略不計","意境、平仄、對仗哪個最重要"諸如此類提法都有失偏頗。思想內容與體裁形式的完美統一,才是一切文學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格律詩創作審美的衡量標準。

最後有必要重申一下:中華新韻與時俱進,以國家頒佈的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為依據,可以說是當今國家"欽定"的格律詩聲韻系統。它將平水韻中的"入聲字"分別歸類到現代漢語四聲系統中,簡化了平水韻繁瑣的韻部,統一了格律詩創作審美的"尺子",就能結束長期以來,格律詩界爭論不休的平仄押韻分歧,使格律詩從少數專家學者手中解放出來,逐步走向大眾化,因此,較平水韻有著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意義。過去皇帝"欽定"的平水韻在國家大力推廣和使用普通話的今天,主要適用於專家學者考究古典詩詞和少數平水韻偏愛者而逐漸失去大眾性,其古代格律平仄押韻標準必將隨著新時代國家頒佈"欽定"的漢語拼音方案和相應的格律詩新聲韻系統標準所取代。相信一個以新韻為統一"尺子"的格律詩創作審美的時代將會逐步出現在當今大眾眼前!一句話,古代皇帝已壽終正寢,平水韻的"欽定"霸權時代已過去了!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有選擇的。順應時代進步的東西就繼承(例如格律詩的正格規避了"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能有效結束長期平仄押韻分歧,澄清了格律詩體裁混淆不清,糾纏不完的局面,新韻提供了格律詩創作審美的統一"度量衡(尺子)"有利於廣大格律詩愛好者將時間和精力集中提高格律詩質量上來),阻礙普通話推廣使用和束縛格律詩逐步走向大眾化的東西,絕不是我們要繼承的"傳統文化"!

下面是一位頭條用戶寫的一首詩,我初評按平水韻指出其詩中第十二、十三字出律:"楊"應仄卻平,"柳"應平卻仄。此詩作者老羞成怒,刪除了我的評語,並私信髒話攻擊謾罵初評者,並以考官自居,叫囂著要考我的真實能力,限我本人一天時間內"步韻"他的詩。在我看來,即使按平水韻都出律的詩,充其量是古體詩,體裁都沒有資格入圍的詩,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與之"步韻",還不如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練習格律正格,力求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創作審美方向上來。但對方咄咄逼人,不理也不行了呀!現將其"七律"詩摘錄如下,供探討交流:

夏夜流螢伴蟲鳴

《七律 古鎮遊》

欲問春歸何處去?(仄仄平平平仄仄)

酒旗窄巷楊柳風。(仄平仄①仄平仄②平)

短橋照影青蔥女,(仄平仄③仄平平仄)

茶肆清談曲背翁。(平仄平④平仄仄平)

閒⑤釣禪心⑥臨碧水,(平仄平⑦平平仄仄)

但⑧傾滄海⑨入香盅。(仄平平仄仄平平)

扁舟短棹煙波遠,(平平仄仄平平仄)

古寺鐘鳴意漸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難發現,上面要打擂臺的"七律"詩有待商榷的問題如下:

1、"孤平"是詩家歷來公認的格律詩"硬傷",是格律詩病之一,如①、②、③。

2、"孤仄"(如上詩詩句中的④、⑦)與"孤平"一樣,破壞了格律詩詩句"兩兩交替"(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的平仄音步節奏和抑揚頓挫的聲韻組合。相關書籍文章網絡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也容易查閱到,不才在相關詩詞網站發表的詩論和今日頭條號"文章"、"微頭條"、"問答"各欄目也有詩聯創作審美系列探討文章中有圖文詳解,恕我此處不再贅述。

3、詞性和句式結構相同,是格律詩對仗聯區別於其他體裁作品中常用對偶句的基本特點。上詩詩句中的⑤、⑧詞性當相同,卻不同,⑥、⑨結構與語法欠當("閒釣禪心"動賓搭配邏輯上恰當嗎?與對句的"但傾滄海"對仗工穩嗎?)。

4、上詩抄襲痕跡明顯,最後兩句意境與"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⑩何等雷同!此詩真是到了"意境好得不得了的地步,“瑕不掩瑜”而可“不計平仄”了嗎?

5、不按一定遊戲規則參與的競賽公平嗎?同理,平仄出律的詩,入圍嗎?

綜上所述分析,上詩無論是用平水韻或中華新韻檢測,都有平仄出律,都有“孤平”、“孤仄”詩病,對仗中詞性與結構不相同,作為格律詩,入圍資格都沒有了,充其量是一首"古體"詩,卻偏偏要自我標榜為得意的"原創格律詩"、"七律",不是嗎?

好,不才個人觀點已很清楚了。還是留給讀者以格律詩基本規則要求來評評理吧!下面是受上詩詩主之令,不得不步其韻起早而為之的拙作,歡迎按格律詩規則交流探討,謝絕"標籤"式簡單否定語甚至個人攻擊謾罵。動輒肆意侮辱作者人格的態度是頭條不允許的哦!

對平水韻愛好者,格律詩作者如果能明確示為"平水韻",也可尊重格律詩作者選擇,按平水韻平仄標準檢測評價。以免"尺子"不同,引起平仄押韻標準的衝突。

話又說回來,本人這裡是探討並明確標示了所使用的格律詩聲韻系統是中華新韻,也應尊重我創作審美標準的選擇,以中華新韻為統一創作審美標準來評論。其實我自己在格律詩創作中,為了避免兩種"尺子"標準平仄押韻衝突,平時都儘可能兼顧通過平水韻。但為了表達我的真情實感,又能平仄完美,我選擇了中華新韻,請恕我此詩不再兼顧平水韻了,望讀者朋友明察!。

步韻"夏夜流螢伴蟲鳴"

七律.仄起十一庚(中華新韻)

試問無情何處有?仄仄平平平仄仄

流螢夏夜亂鳴蟲。平平仄仄仄平平

荷塘月色蓮花暗,平平仄仄平平仄

柳樹虯枝醉影濃。仄仄平平仄仄平

坐井觀天狹境界,仄仄平平平仄仄沽名釣譽小心胸。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轍爾把他評罵,平平仄仄平平仄

古體偏生做律充!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了:

從體裁形式看,據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和中華新韻,本人詩句中"蟲"、"濃"、"胸"、"充"韻母相同,理當視為押韻的字。"狹"、"轍"古代是"入聲字"現已歸類為平聲字哦!儘管與平水韻有衝突,我個人認為,只要明確標明使用"中華新韻",是不會給讀者造成誤會的。詩中選用了詞性相同的兩個成語,是為了力求格律詩對仗工穩。

從思想內容上看,本人首四句有雙關韻味,含蓄表達了初評被攻擊謾罵的感受。後四句毫不含糊地亮出了自己對格律詩創作審美的鮮明觀點和立場。都說詩情源於生活,抒發真情實感和對人對事明確的態度,力求不作無病呻吟之詩。追求思想內容與體裁形式的完美統一,是我對格律詩創作審美的始終不渝的追求。

重要的重申一遍:因中華新韻與平水韻檢測"尺子"各異,但只要作品明確標明使用什麼聲韻系統成詩的,讀者也不難判斷平仄。相信除了少數熱衷"平水韻"者會簡單標籤式(此指沒有理論依據,沒有充分論據,沒有實例認證的"三無"評語)否定新韻,甚至搞個人攻擊謾罵之外,大多數讀者是認可中華新韻的!

【引文註釋】⑩出自《楓橋夜泊》.張繼.唐

以中華新韻檢測結果如下圖所示,歡迎以中華新韻探討指導:

再議一議“(格律)詩質量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