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把房事,称之为“周公之礼”!

周公之礼”指的是夫妻同房,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于房事的一种委婉的说法。当然周公之礼是有周公制定的,最开始的时候周公之礼可不仅仅表示房事这一层意思的,只不过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慢慢的“周公之礼”也就演变成了这一种意思。

为何古人把房事,称之为“周公之礼”!

相传西周初年,民风混乱,尤其是男女关系上,未婚男女随便发生关系。为了整治民风,周公亲自制定了“婚仪七礼”,所谓婚姻七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制度,为了能够让“士大夫”一级能够明白这些礼仪制度,周公与他的妻子亲自演示了前六个环节。

但是最后一个环节—敦伦,他的妻子却不愿意了,因为敦伦指的就是敦促天伦之和,夫妻双方在新婚当日依礼行房事。后来周公看到了两片葫芦瓢重新合二为一,顿生灵感,用此作为教学工具,向士大夫讲授男俯女仰和子孙多代的含义。后来葫芦瓢就成为了很多地方结婚时候用的礼器。

为何古人把房事,称之为“周公之礼”!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孔子为了重修礼乐,开始到处讲授礼乐制度,在提到“婚仪七礼”的时候,他认为最后一项—敦伦已经过时了,不适合当时的环境了,于是就将这个删除了,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六礼”。

虽然没有了敦伦,但是民间代代相传的葫芦瓢却被孔子记录到典礼当中,虽然算不上正式的婚姻礼仪,但也足见民间对于葫芦瓢这个礼器的认可。

为何古人把房事,称之为“周公之礼”!

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又对其他东西赋予了这方面的意思,比如夫妻在新婚当天共饮的酒杯被称为“同心酒杯”;还有的地方用木勺子代替葫芦瓢。直到现在,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仍然遵守这个民俗,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婚姻和房事就非常重视,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多子多孙。

为何古人把房事,称之为“周公之礼”!

古人在房事这方面面子还是很薄的,但又非常重视这方面,所以“周公之礼”就成为了房事的代名词。周公在制定礼仪制度的时候,最开始想的是整顿民风,完善国家管理制度,不过最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亲自制定的这些礼仪却能够延续数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青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展开自己的思维,尽情沐浴阳光,每当早上站在房顶上,看着新生的太阳从东边泛出暖暖的阳光,它挥洒大地,从不向人类索取什么,只是一味的付出。这也是我们所要的,一天新的开始,怎么也会让我多一份热情对待新的事物,每一天我都朝着梦想出发,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我都会笑一笑对自己说,加油,不要放弃。是我的梦想让我每一天朝气蓬勃,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