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紫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大学的校色为南开紫,又名青莲紫。由于青莲紫体现了南开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和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一直为南开人所喜爱、崇尚,校徽、校旗等一些南开标识物均以之为基调,网页与宣传品等也常常用此颜色。在实际使用中,南开校色依明度可展开为10个色阶,不同色阶可作为标准色彩使用在不同明度的背景上,亦可作为背景色。

山大红

还记得自己刚拿到录取通知书雀跃的样子吗?姗姗还记得你那时的激动与期待,期待着梦想已久的大学校园,期待着心心念念的理想专业,那时已经有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在你的心里悄悄埋下。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有一种希望,叫山大红。

山大红,

绝不仅仅是一种颜色。

是孔庙红砖沉淀千年的稳重敦厚与大气,

是百年山大文化底蕴的厚重,

是担起“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使命的责任,

是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美丽风景,

也是你我生活里点滴可寻的温暖与关怀。

你说山大红很美,我说是的。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红色,是沸腾如血的激情;是朱门红墙的幽锁;是娇艳花朵的温柔;是婚嫁节庆的喜悦;是永不落下的旗帜的骄傲与情怀。固然这世间有千万种红,而我独爱山大红。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美南紫--南大紫

说到南大紫,就不得不提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校色为紫、金二色,加上松青,则为紫、金、青三色,紫色象征高贵、典雅、浪漫,金色象征光明、辉煌、智慧,国立中央大学校徽正是紫边黄底。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大紫是南京大学确定的标准色,CMYK色值(C50M100Y0K40)2010年南京大学将紫色作为学校标准色,即“南大紫”。南京大学在国立中央大学时校色为紫金二色,加之松青,故依据传统当为紫、金、青三色。紫、金两色。紫色象征典雅、高贵和浪漫;金色象征光明、辉煌和智慧。

南大紫,彰显了南京大学尊重历史、崇尚文化、尊重传统、崇尚科学的精神。同时紫金山是南京的象征,校庆标识融入“南京元素”,表明了南京大学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2012年开始,南京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采用最新版本,从外观上看去,新的通知书采用“南大紫”,左上方“南京大学”几个遒劲有力的烫金大字,古朴沉浑,气势昭然。在通知书的右侧,主体部分是南大鼓楼校区北区的大门,在设计上选取了一幅众多身穿学士服的学子,在校门前雀跃欢腾的图片。给人一种金榜题名的喜气,以及学有所成的收获感。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北大红

北大红是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确定的校徽标准色,CMYK色值为C0M100Y100K45。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北大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化、规范化地确立了学校标识系统。 修改后的北京大学标志是在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的。 标志形似瓦当,兼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标志中间部分用阴文,体现了兼容并蓄、饱满深厚的内涵;外圈简洁明了,展现了广博开放、常为新的姿态。同时,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人大红

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和学校主建筑基本色调,系该校校友章叶青于2002年设计的,于2002年10月1日起在开始试用,一年后正式启用。并在2003年11月1日,人大65周年校庆时得到广泛使用。其标准【CMYK】C:20%,M:100%,Y:80%,K:20%;【RGB】R:174,G:11,B: 42;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章叶青设计的新校徽由三个篆字体的“人”组成,简洁而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味道,体现了三层涵义:一是人民大学要为人民办学;二是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人才;三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章叶青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大学生自己办的网站,叫“天地人大”,这给了他很大启发:天大地大,人最大。“中国人民大学”,他觉得这六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字,在设计过程中他便决定以“人”字为主要特征做文章。“人大、人本、人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成众”等思路引导他设计出以三个“人”为主要元素,并在字体上取材篆书。在图形的选择过程中,章叶青对许多国外著名大学的网站进行访问,看它们的校徽,他发现一个规律,国外主流大学的校徽图案主要集中于两种图形:圆形或盾形。考虑到圆形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而且老校徽也是用的圆形,章叶青决定在新校徽上也采用圆形。在颜色上,章叶青也很考究。老校徽通常用的是红色,国旗红,但在使用中也出现过蓝色、绿色的。

南开紫,山大红,北大红!瞅瞅我心中母校可爱的校色!

新人大校徽采用的是暗红色,取自于宫墙的深红颜色。他认为,鲜艳的红色在视觉上显得过于兴奋、刺激,而这种深红色显得理性、大气、包容,是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颜色。他把这一颜色确定为校徽的唯一使用颜色,并称之为人大红。就像鲜艳的哈佛红在美国成为资本经济的某种象征一样,他希望人大红今后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象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