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产牛奶风波后,国产疫苗又走上风口浪尖

继国产牛奶风波后,国产疫苗又走上风口浪尖

继2008年中国毒奶品事件后,国产疫苗又成了国货品质信任的重灾区。2008年以三鹿奶粉含有有毒物质三聚氰胺为代表的问题奶粉事件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个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9]。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

昔日毒奶品之殇给国人造成的伤痛仍历历在目,而今关乎国人健康的疫苗问题又接踵而来。20日,长生生物公司子公司长春长生因“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简称“百白破”)检验不符合规定,遭到吉林省药监局行政处罚。蹊跷的是,监管部门早于2017年10月对此立案调查,公司也称目前百白破生产车间已停产,但这一重要信息却未在此前公告及2017年年报中予以披露。据了解,百白破是长春长生在售的6种疫苗产品之一。该疫苗主要适用3个月至6周岁儿童,基础免疫共3针,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

继国产牛奶风波后,国产疫苗又走上风口浪尖

据新华网消息,在2015年年报中,公司百白破批签发量约562万人份,位列公司在售的6种疫苗产品之首。而在2016年、2017年公司年报中,则再未披露百白破的批签发量。随着行政处罚决定书曝光,长生生物重要产品百白破消失的疑团或层层揭开,上市公司恐难逃信披违规之嫌。

对于此次事件,吉林省药监局对长春长生给予行政处罚:没收库存的剩余“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86 支、没收违法所得85.88万元。同时,处违法生产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258.4万元,罚没款总计344.29万元。长生生物公告称,目前公司百白破生产车间已停产。此次处罚将会对公司2018年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吉林省药监局调查组已进驻公司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国家药监局专项督查组已进驻公司开展相关工作,公司也在第一时间成立自查组,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药品监管部门关于此次狂犬疫苗事件的调查结论和处理措施。

其实问题疫苗事件也并不是发生这一次,早在2016年3月山东疫苗案件,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

据资料查询山东疫苗案件涉及疫苗买卖线索的共有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 。

2016年3月19日晚,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了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件中掌握的107条上线线索和193条下线线索 。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博消息,检察机关已对涉嫌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125人批准逮捕,立案侦查职务犯罪37人 。

2017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案开庭宣判,认定被告人庞红卫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与前罪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被告人孙琪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七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五十九元四角。扣押在案的疫苗等药品依法予以没收。

2018年3月26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到2016年1月与“山东疫苗案”有关的刑事判决书91份;涉及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广西、陕西等18个省份,共137人各因非法经营、滥用职权、毁灭伪造证据、贪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5项罪名获刑,其中涉及国家公职(工作)人员64人。

食品医药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健康安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让违法犯罪事件屡次发生。

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