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后1年内,42%的女患者会病逝!女性保护心血管还得把握这几个时间点!

不抽烟不酗酒

没有不良的生活嗜好

按理说女性不应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人群

但现实情况是

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程度

比男性更为严重。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组曾在全国选取了1.6 万人作为调查对象,他们的年龄在35~74岁之间。调查发现,心脏病发作后的 1 年内,42%的女患者会病逝,比男性患者死亡率(为20%)高一倍多。

是什么原因让这种疾病“男女有别”呢?

心脏病发作后1年内,42%的女患者会病逝!女性保护心血管还得把握这几个时间点!

女性发病症状不典型

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存在不同于男性的特殊性,而且较为隐匿,因此常常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从症状表现上看

男性一旦出现冠心病,多表现为胸痛,这样的症状通常会引起患者警觉,尽早治疗。

女性多表现为胸口闷、胸前堵塞感、心慌等,这些非典型的胸痛症状让人误认为是更年期症状,从而延误了治疗。

从检查结果看

男性体内出现的栓塞、斑块多位于大血管中,一旦检查就能很容易发现问题,尽早对症治疗。

女性出问题的通常是微血管或小血管,在给一些有症状的女性做增强CT或冠脉造影等检查时,发现她们的大血管大都比较正常,且大血管正常的女性中约80%在进行冠脉内超声检查时才能发现多发斑块。

此外,女性冠脉也较男性细。这些都使得女性发病后果往往比男性更加严重。

因此,女性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前不适、胃疼、牙痛、肩臂疼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

更年期是女性重要节点

由于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男性通常在 40 多岁开始出现心血管疾病。但从55 岁之后,这个以男性为主的疾病结构开始被打破。女性患者人数快速赶超,发病凶险性也高于男性。

“这与更年期雌激素变化有很大关联,因为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的功能。步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就进入心血管病的高危阶段。”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福建省老年医院)心内科王世红副主任医师说。

面对这种状况,王世红建议女性要把握好更年期这个节点,做好预防。

处于更年期前的女性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增强运动、避免肥胖。

心脏病发作后1年内,42%的女患者会病逝!女性保护心血管还得把握这几个时间点!

进入更年期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要每年测一次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水平,若有异常一定要尽早治疗。

这些因素也是防控重点

45~55 岁,定期体检

45~55 岁的女性开始进入围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要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生化、骨密度和妇科体检,对身体的各项指标做到心里有数。

一旦发现血压、血糖指数异常,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切忌轻信偏方、保健品或扛着不就医。

要听从医嘱,合理用药,不能因为病情的暂时好转就擅自减药停药。

55 岁以上,要注重心理疏导

建议女性退休后,不要完全脱离社会,多参加社交活动,与同龄人交流心得体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平稳体内激素分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避免接触二手烟

吸烟使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4~6 倍,而女性则增加6~9 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远离香烟、避免接触二手烟。

心脏病发作后1年内,42%的女患者会病逝!女性保护心血管还得把握这几个时间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