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爲什麼把位於河北的北嶽挪到山西境內?

白沙死忠粉


古北嶽自古就在河北省曲陽縣,現在河北省曲陽縣唐縣與阜平縣的交界處,叫做大茂山,也叫神仙山。聞名天下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瓷就發源在古北嶽南面的靈山。

北嶽由於山峰險峻,歷代帝王祭祀北嶽都選擇在曲陽的北嶽廟舉行,這就是所說的祭水不祭源,祭山不祭巔。北嶽廟分為上廟與下廟,下廟就是現在曲陽縣城的北嶽廟。

北嶽廟始建於北魏宣武帝年間(500~512),為祭祀北嶽之所,歷代沿襲成制,至清順治十七年(1660),均在此遙祭北嶽恆山。而且自北魏至清朝歷代對北嶽的祭祀記載,北嶽廟重修的記載,與北嶽改嶽到山西的記載都非常的詳細。裡面還有趙孟頫與蘇軾書法真跡,正殿有唐朝吳道子的壁畫。這些足以證明北嶽根源就在曲陽。

明朝朱棣遷都北京以後,就有大臣提出,五嶽應該是拱衛京城的存在,既然叫做北嶽就應該在京城的北面。後因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對沒有達成,但改嶽的呼聲就一直沒有斷過。後來到了清朝順治年間,山西官員在清朝初期勢力很大,再次提出改嶽。順治皇帝批准,正式把北嶽從曲陽遷到了山西的渾源縣。當時曲陽與渾源是同時都可以祭祀北嶽的。清朝康熙年間對曲陽北嶽廟又進行了重修。

如今如果到了現在的北嶽,就會發現清朝以前皇家祭祀北嶽的歷史幾乎是個空白,因為北嶽幾千年的底蘊都在曲陽。





白耀亮


一提到“嶽”,自然想到中國名山五嶽。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唯獨北嶽恆山,有古今之分。提到北嶽恆山,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山西省渾源縣境內建有懸空寺的那座北方名山。然而歷史上的北嶽恆山,也就是現在說的古北嶽恆山,確在河北省保定市唐縣、阜平和淶源三縣交界之處,其主峰是大茂山。

難道山還會漂移嗎?非也。清朝初期,清順治十七年(1660),“移祀北嶽於渾源”這是順治帝的御批。為什麼要移祀于山西渾源呢?



《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四嶽各如其方”。可見嵩山之所以為中嶽,是因為華夏文明起源起源於河洛,其他四嶽是按以中原為中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確立的。明朝,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朝廷內部開始興起一陣將北嶽從河北曲陽移到山西渾源的爭論。



主要理由便是北嶽恆山和祭祀北嶽的地點應該在都城的北方,但是河北恆山卻位於北京的南方,於方位不符,而山西渾源正好位於北京的西北方。然而五嶽的名分自古有之,不應隨意更改,況且歷史的朝代都有“改都不改嶽”的先例,比如秦的都城在咸陽,唐的都城在長安,都位於西嶽華山以西,但並沒有因此而移西嶽。因此這樣的爭論在明朝內部持續幾十年,最終明朝萬曆年間只是改封了北嶽恆山的主峰,國家祭祀北嶽的活動仍在河北曲陽的北嶽廟中舉行。



直到清順治十七年(1660),刑科再次要求改祀。其觀點與明代一致,仍是北嶽恆山和祭祀北嶽的地點應該在都城的北方,但是河北恆山卻位於北京的南方,於方位不符,而山西渾源正好位於北京的西北方。但這次順治帝卻御批“移祀北嶽於渾源”。

從此山西渾源就成了國家祭祀北嶽恆山的地方,享受曾經古北嶽(今河北)時的政治待遇。


石家莊新聞網


“五嶽歸來不看山”,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而聞名於世。

圖:五嶽位置分佈

五嶽中其它山嶽確鑿無疑,唯獨北嶽恆山,有古今之分。古恆山在河北省保定市唐縣、阜縣和淶源縣三縣交界之處,其主峰是大茂山。由於當時交通不便,到古北嶽祭祀困難,於是就在距離古北嶽恆山主峰大茂山腳下70公里的曲陽縣城設立了北嶽廟作為祭祀北嶽恆山的場所。

有人寫文章說過:“宋遼對峙時期,古恆山成為戰爭要地,北嶽一系列標誌性人文景觀喪失殆盡;加上恆嶽主峰距離北嶽廟尚有百里之遙,官員祭祀只到北嶽廟而不到恆山;金代析曲陽北部置阜平後,北嶽恆山與北嶽廟分屬不同縣份,導致人們對於北嶽恆山的淡忘。”

圖:北京、北嶽廟、大茂山、今恆山位置關係圖

明朝建都北京以後,不斷有人主張祭祀北嶽到山西渾源縣,理由主要是:北嶽恆山和祭祀北嶽的地點應在國都北方,而當時祭祀北嶽的恆山是河北大茂山,祭祀地點在曲陽北嶽廟,均在國都之南,與京城方位不符;改祀到山西渾源,是因渾源曾為恆陰,為恆山陰面,恆陽、恆陰“皆指恆山”,渾源又比曲陽在國都偏北。而反對派運用大量“改都而不改嶽”的歷史事實來反駁。對於這場爭論,明朝採取折中辦法:把河北大茂山北嶽主峰,改封在山西渾源,也就是現在的北嶽恆山,以示北嶽為京都之北,但國家祭祀地點仍在河北曲陽北嶽廟。

到了清朝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刑科給事粘本盛上奏朝廷,要求改祀,這次清順治皇帝御批“移祀北嶽於渾源”。朝廷決定:根據禮臣的建議,改祭祀北嶽恆山于山西渾源州,罷北嶽曲陽之祀。就這樣,從明代開始的改祀爭論一直延續到清初順治年間,祭祀北嶽的地點才由河北曲陽移至山西渾源,這樣山西渾源的恆山封祀合一,成為了國家正統,北嶽恆山也最終完全“由河北挪到山西境內”。

圖:河北曲陽北嶽廟德寧之殿


毛毛蟲Claire


恆山,古稱“太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它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自古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恆山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由歷次造山運動和歷次地殼升降運動而造就。恆山共計108峰,橫亙華北150公里,它東跨幽燕,西控雁門,南障三晉,北瞰雲代,“峙中華之坊表,鞏神京之翊衛”,被譽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寒疆第一山”。其主峰天峰嶺海撥2016.8米,在五嶽中僅次華山而位居第二,它與翠屏山東西對峙,任渾水由其間流過,造就了雄奇險峻的金龍峽。

作為恆山的主峰,天峰嶺構成了恆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不論是橫亙百里的雄奇風景,還是綿延千年的厚重歷史,天峰嶺無處不彰顯著與眾不同的氣質與內涵。省級文物保護單“恆山建築群”包括北嶽廟、飛石窟、會仙府、九天宮、純陽宮等歷代道教建築,步雲路兩側還散佈著停旨嶺、懸根松、果老嶺、苦甜井等大小景觀。由古至今,這裡是道教活躍的宗教名山,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北嶽祭祀更是官方最重要的祭典之一,肩負“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因而,來恆山,你看到的不僅僅是山,而是濃縮在百里內的中國。

歷代封建帝王向來將五嶽視為江山的象徵,因而對五嶽祭祀非常重視。五嶽祭祀制度初創於漢武帝時,而早在《尚書·帝典》一書中,“北嶽”一詞就已出現:有舜“十有一月朔,巡狩至北嶽”。在《爾雅·釋山》中,進一步解釋“恆山為北嶽”,將“恆山”與“北嶽”劃上等號。不過,最初的“北嶽恆山”,並不是今日山西省渾源縣境內的天峰嶺,而在河北省曲陽縣,《漢書·郊祀志》及歷代史書均明確記載北嶽在曲陽西北,主峰為大茂山。始建於天漢三年(前98年)的北嶽祠亦位於曲陽縣境內。

不過,明朝中葉以後,不斷有人提出改祭北嶽于山西渾源的玄武山,其理由有三:一是曲陽大茂山位於北京南方,不可以稱為“北嶽”,在這裡祭祀北嶽與方位不符;二是宋朝時因渾源為金國所佔領,才不得不在曲陽祭祀北嶽。兩條理由當然與漢代以來的傳統不相符,因而遭到了引經據典的同僚的駁斥。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朝廷考慮交通等多方面原因,最終還是做出了改封山西渾源玄武山為北嶽恆山的決定,不過北嶽祭典仍保留在曲陽北嶽廟。直到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順治帝遣工部侍郎李呈祥奉聖旨,在渾源舉行了隆重的祀嶽大典,從此北嶽與北嶽祭典的分離宣告結束,北嶽也從此成為山西的一張名片。


司圖博行


河北的大茂山在清順治之前是古北嶽,北嶽從河北大茂山改為山西恆山是從清順治之後開始的。

大茂山位於河北省唐縣、淶源縣、阜平縣三縣交界處,古人有“祭山不祭巔”的說法,因此,清前,祭祀北嶽的地方位於河北省曲陽縣的北嶽廟。北嶽廟內有很多碑文,不但有歷代祭祀北嶽恆山的記錄,還有歷代文人遊北嶽廟的詩文。其中有名的有宋代韓琦撰書的《重修北嶽廟碑記》;宋代詩人蘇軾的《行香子》等詩詞三首,還有《大唐北嶽恆山靈廟之碑》《大宋重修北嶽安天王廟碑銘》《大明詔旨碑》,以及明代的《重修北嶽廟題名記》。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為了證明北嶽在河北,專門進行了考察,寫下了《顧亭林先生北嶽辨》,說明北嶽應該在河北,而不應該在山西。

為什麼會有改嶽的現象?大概跟國家的首都有關。元明清之前,國家的首都在中西部,到了元明清時期,首都變成北京,這就給一些人以口舌,認為大茂山在首都的南部,號稱北嶽不合適,因此,就改到了山西恆山。


讀史坊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明清時期,國都定於北京,原來河北阜平曲陽唐縣境內的北嶽在國都之南,名不符實,故有移祀國都之北的動議。

二是當時主張移祀山西渾源的朝內大臣以山西人為主。

三是渾源比曲,阜離京廣更近,交通更便利,那些皇室貴胄自是樂見其成。

四是河北的古北嶽經過五代十國宋元戰爭,建築設施殘破不全,故歷代祭祀北嶽,都在平原上的曲陽縣北嶽廟進行。

那麼說古代北嶽在就是河北曲陽阜平唐縣交界的神仙山,有沒有歷史文獻記載,其歷史依據是什麼?

隨手摘錄幾條如下:

九歲屬文,十六歲入太學的漢代文學家、史學家班固熱情謳歌“望常山之峻峨,登北嶽之高遊”。

常山是哪,真定府,府以山名,常山就是古北嶽,現在阜平境內叫神仙山。

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文壇盟主的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歷史學家元好問,更是展開豐富的想象,不無得意地吟唱道: 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大茂是哪,也是古代北嶽,現在唐縣境內叫大茂山。下文同。

清時任阜平知縣的鄒尚易則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了: 峨嵯大茂山,拔地幾千尺。袤延四十里,峭峰排劍戟。 濃霞滅林端,寒翠入空碧。居人半煤戶,馱載日絡繹。 現代修辭學家,河北宛平人董魯安也曾借物起詠: 昭昭總真洞,謖謖多松楸。傳有千歲鱗,臥睡不知秋。 龍見利在田,淵躍佔無尤。盍出作霖雨,分吾民閔憂。 不必再一一列舉,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神仙山雖幾度改名,叫過恆山、常山、大茂山、神尖山等,對於神仙山古北嶽的記載卻充斥在各種史書典籍中。

《史記》中記載著“秦始皇二十九年復遊海上,主郎牙,過恆山”;《前漢書》中也說漢武帝天漢三年春三月又親來恆山進行祭祀,舉行了“瘞元玉”的曲禮。

《太平御覽·北都賦》雲,茂山,恆嶽之別名。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北嶽謂之大茂山。嶽祠在山下,祠中多唐人故碑”。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也記載:“大茂山在河北阜平縣東北70裡,接曲陽縣界,即恆山之巔,五嶽之北嶽也。一名神尖石,又曾名常山”。神仙山為古北嶽的歷史名位在這裡才真正確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