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的种类

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

。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的优点有四:1、改善土壤理化性质。2、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的保留在土壤里。3、提高化肥利用率。4、提高作物抗旱抗盐碱性。

秸秆还田的种类

秸秆还田按途径分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间接还田包括一般堆沤还田、过腹还田。就地焚烧秸秆是不可取的。被焚烧的秸秆中含有的大量氮素飘入大气中造成污染,只留下田间一些灰分。同时焚烧时还影响交通,易造成火灾烧坏树木。

1.炭化还田

即将作物秸秆粉碎炭化后再施入土壤中。

2.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是利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秸秆先作饲料,经禽畜消化吸收后变成粪、尿,以畜粪尿施入土壤还田。这种方式最科学,最具有生态性,最应该提倡推广。但过腹还田推广的深度、广度是远远不够的。

3.堆沤还田

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

其形式有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2种。厌氧发酵是把秸秆堆后、封闭不通风;好氧发酵是把秸秆堆后,在堆底或堆内设有通风沟。经发酵的秸秆可加速腐殖质分解制成质量较好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还田:各地研制试用了一批高效快速不受农时限制的堆沤肥新技术成果,受到农民的欢迎。

作物秸秆要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碎,一般长度以1-3厘米为宜,粉碎后的秸秆湿透水,秸秆的含水量在70%左右,然后混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过15天左右,堆沤过程即可结束。秸秆的腐熟标志为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腐熟堆肥料可直接施入田块。

秸秆还田的种类

4.废渣还田

"秸秆气化、废渣还田"是一种生物质热能气化技术:秸秆气化后,其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沼气)可作为农村生活能源集中供气,气化后形成的废渣经处理作为肥料还田、秸秆炭化、草灰还田,秸秆经不完全燃烧后,变成保留养分的草木灰作肥料还田。

5.直接还田

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6.翻压还田

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高粱及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撤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完全地保留在土壤里,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而且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危害。

技术要求:①要提高粉碎质量。秸秆粉碎的长度应小于10厘米,并且要撒匀。②作物秸秆被翻入土壤中后,在分解为有机质的过程中要消耗一部分氮肥,所以配合施足速效氮肥。③注意浇足蹋墒水。为夯实土壤,加速秸秆腐化,在整好地后一定要浇好蹋墒水。

适用条件:华北地区除高寒山区,绝大部分地区可采用秸秆直接粉碎翻压还田。水热条件好、土地平坦、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加适宜。

7.覆盖还田

这种方式就是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地表。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墒的目的,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这样会给灌溉带来不便,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播种。这种形式只适合机械化点播,但缺乏此类点播设备,这种方式有时也比较适宜干旱地区及北方地区,进行小面积的人工整株倒茬覆盖。

秸秆易地覆盖还田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旱地作物播种覆土后,地块表面覆盖3~5厘米厚的作物秸秆。地表秸秆覆盖率大于30%,覆盖均匀,能够顺利地完成播种,保证种子正常发芽和出苗。

秸秆覆盖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直接覆盖。秸秆直接覆盖和免耕播种相结合,蓄水、保水和增产效果明显。②高留茬覆盖还田。小麦、水稻收割时留高茬20~30厘米,然后用拖拉机犁翻入土中,实行秋冬灌及早春保墒。③带状免耕覆盖。用带状免耕播种机在秸秆直立状态下直接播种。④浅耕覆盖。用旋耕机或旋播机对秸秆覆盖地进行浅耕地表处理。

秸秆还田的种类

8.焚烧还田

秸秆经焚烧,有效成分变成废气排入空中,大量能源被浪费,剩下的钾、钙、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可以被植物利用,并且在燃烧过程中杀死了虫卵、病原体及草子。但是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时影响交通及百姓生活,已成为一大公害。我们坚决采取措施禁止焚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