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大家一定对动画《黑猫警长》里的一幕印象深刻:新婚之夜,雌螳螂为了补充孕前的营养,竟然吃掉了雄螳螂,后来经过黑猫警长查案后水落石出断定是螳螂的天性,最后选择原谅了它。

那么螳螂找伴侣简直也太可怕了吧?本以为已经抱得美人归了,结果成了“牡丹花下死”的魂魄。为了繁衍下一代,“吃掉配偶”真的是洞房花烛夜的必备环节吗?雄螳螂真的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首先,螳螂是广食性的掠食者,基本上什么活物都不会拒绝,只要能抓住。不管是昆虫、蜘蛛,还是青蛙、蜥蜴、老鼠或者鸟,都在螳螂的捕食记录中。雄性螳螂对于雌性来说,按理来说也可以算是美餐一顿。为了寻找雌性螳螂为何吃掉雄性这一问题的答案,早就有研究者做了以下的对照实验:

在一项对勇斧螳的研究中,实验者将雌性分成三组,通过喂食控制它们的营养状况。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实验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雌性生产的螵蛸(螳螂的卵块)重量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让这些如狼似虎的雌螳螂吃掉配偶,它们的螵蛸重量能得到明显的提升。研究者并未分析养尊处优的雌性吃配偶对后代产生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实验记录可能揭示了没有进行这项实验的原因——养尊处优并且衣食无忧的雌螳螂基本不吃配偶。

而对于另一种螳螂——地中海虹螳,其研究直接对比了吃配偶和没有吃配偶的雌性,得出了另一个结果:吃掉配偶的雌螳螂并没有产下更多的卵。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艳眼斑花螳

所以总结出来,饿才是首要因素哇!对于饥肠辘辘的雌螳螂,真的是为了能吃饱而六亲不认……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普遍。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雄螳螂真的有如此宽阔的胸襟,为了繁衍后代甘愿牺牲自己吗?

雄性螳螂接近雌性的时候,都会特别小心谨慎,从背后悄悄接近。当差不多进入雌性的狙击范围之内时,会找准机会、一口气跳到雌螳螂背上。如果尾行中的雄螳螂被对方注意到了,他们往往会落荒而逃。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当然啦,雄性还是会极力避免被雌性吃掉的。“性食同类”的现象基本集中在斧螳、刀螳、薄翅螳这些大型、强壮又凶悍的螳螂上;它们比较常见,吃掉配偶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由于它们的雌性性格暴烈,雄性招架不住“野蛮女友”的攻势,其殒命的几率自然也就更高。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凶巴巴的刀螳

薄翅螳在野外吃掉配偶的几率大约是31%,而中华大刀螳雄性个体在野外交配中丧命的几率是17%。可以看出,就算面对最危险的攻略对象,自然状况下,雄性大部分时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动物都有保命的本能,为了与雌性共度春宵而丢掉小命未免也太不值得了!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仙女下凡般的兰花螳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其实只要雌螳螂平时吃饱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营养良好的雌螳螂不但对配偶更客气,在雄性眼中也显得更有魅力。

亚利桑那螳螂是美国西南常见的种类,研究者们发现这些螳螂的雌性在饥饿的时候袭击雄性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于是,它们的雄性不但偏向于追求吃饱的雌性,而且在野外记录到的交配活动,都发生在雌性营养积累得最充足的月份。另一些研究则表明,营养充足的雌螳螂释放的信息素对雄性的吸引力更大。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顺带一提的是,黑寡妇蜘蛛也是有“性食同类”的习惯,于是雄性蜘蛛想出了个狡猾的策略——与尚未成熟到“性食同类”阶段的雌性交配,来避免自己被吃掉的厄运。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总之,不管是和种类的螳螂,吃掉配偶都不是婚礼上的必备环节。乐观地看待就是“不那么势均力敌”的一场失败相亲罢了。想想这是不是也给人类社会提了一个醒呢?

螳螂弑夫是为了繁衍后代,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