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初见12岁乾隆的时候,到底喜欢这个孙子什么?

何方明


说起清朝的皇帝,最具有亲和力的皇帝一定要数乾隆皇帝了。其实不管他在历史上的表现如何,至少在影视剧作中是这样的。不过他之所以能够从满清诸多皇帝中受到大家的认可,与他自己推崇中原文化以及推行仁政都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大家也都知道他活的年龄确实不小,当政的时间也最为长久。不过,对于他为何能够当上皇帝,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好像他这个皇帝就是内定的,大家不约而同确定的。其实在满清王朝历史上,历来皇位争夺是很激烈的。然而到了他身上好像一点都不受这些方面的影响,他从一出生就好像被认为是当然的皇帝继承人,小小年纪就俨然受到了储君的待遇。

这里面首先肯定离不开他的祖父康熙的功夫。他从见到这个小孙子的第一面起,就几乎注定将来要把皇位传承给他。雍正当时还没有当上皇帝,康熙就对他的孩子十分疼爱,由此在自己的皇位继承人考虑人选上,也是把雍正放在了前面。雍正自然不是傻子,他听到康熙对于小弘历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就知道自己的胜算又多了一分。

不得不说的是弘历确实与康熙的其它孙子不同,其它人见到康熙的时候,都是慌里慌张、手足无措,然而弘历却是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康熙居然让雍正拿来弘历的生辰八字给自己,这一看更是让康熙喜出望外,因为这是天生的富贵命。于是康熙就把弘历留在宫中,自己亲自教导。当时明眼人就都能够看出道道儿,弘历以后的命运不会差了。

跟着康熙的这一段时间,使得弘历也从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康熙有时候讨论军国大事,甚至批阅奏折的时候,都让弘历在旁边呆着,这样使得他从小就养成了帝王之气,小小年纪就能够发表出一些很有见解的话语。此外康熙还带着弘历去户外,像传统的满人一样接受锻炼,有一回弘历还从熊口逃生,更让康熙对于他的好命相深信不疑。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雍正自己,他的儿子本来就没有几个,而且几乎都夭折完了,只有一个弘昼是个荒唐的家伙,而弘瞻却年纪尚小、根本不能主事,再加上弘历从小就接受康熙教导,自然是能力出众,因此使得皇位之争根本没有玄念,这也应该是最客观、也最直接的原因。


大侠暴走历史


喜欢是喜欢,但不太可能因为喜欢乾隆而将大位传给雍正

据统计,康熙皇帝共有35个儿子,97个孙子。这么多子孙,康熙难道真是独爱乾隆一人?

很多人认为正是由于乾隆的得宠才使得雍正能够继位皇位,以此也可以打消外界对于雍正弑君夺位的谣言。

在此且不说康熙喜不喜欢这个孙子,就算是喜欢,难道就会为了这个孙子把大统传给雍正吗?

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并不大,甚至这个说法更像是是雍正为了“以正视听”给自己找了说词。

(国有乾隆,谷不生虫)

乾隆小的时候确实很得康熙的宠爱,但是在康熙皇帝众多的孙子中,最得宠的并不是乾隆,而是皇太子胤扔的长子弘晳。

弘晳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七月,生母是胤扔的侧福晋李佳氏。由于胤扔没有嫡子,弘皙作为长子地位便尤其尊贵,深的康熙喜爱。

弘晳向为皇祖所钟爱,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废太子后不久,弘晳的嫡长子,康熙帝的嫡重孙永琛出生,这无疑又为弘晳与康熙皇帝之间增加了一条纽带。

当时外界仍然认为康熙有可能会看在弘皙的份儿上,二度复立胤扔。

然而康熙致死都没有再度复立胤扔,可见康熙不太可能因为对皇孙的喜爱而决定大统的归属。

(康熙一辈子不糊涂,但就是在立储这个事儿上,烦了大糊涂)

之所以现在人们不断地提及康熙对乾隆的喜爱,原因还是在于对雍正是否是合法继位的质疑。

雍正继位之后,为自己的年号选了“雍正”二字,取“雍亲王得位正大光明”之意。真不知道雍正当年要顶着对着多大的流言蜚语,才跟皇位走到一起。

若雍正是毫无争议继承大统的,何必总一个劲儿的搬出儿子给自己撑场子,自己深得父皇器重难道不是更有面子嘛!

本来正确顺序应该是乾隆因为雍正才当上了皇帝,结果现在却变成了雍正因为乾隆而当上了皇帝!

“因子得福”这个借口也是难为雍正了。

而乾隆继位之时,满人入关已久,已经接受了汉人贵嫡贵长的习俗,就连乾隆也想立个嫡长子为皇太子,打破当时大清还没有嫡长子继位的历史。

可是乾隆本人就不是长子,更不是嫡子,这让乾隆自己脸上很挂不住。因此为了显示自己为真命天子,乾隆就更得宣传自己与皇祖父之间的感情了。


个人所见,万望赐教,不喜勿喷,有话好好说


千佛山车神


康熙一生有近百名孙子,但见过的估计不到一半,一来帝王家不比寻常百姓,亲情从来就淡薄,二来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康熙实在没有时间关心所有孙辈。孙子乾隆到了12岁时,才仰仗康熙爷爷心情不错见上了第一面,这一面,决定了乾隆后面七十多年的人生轨迹。

对于康熙对乾隆过分的喜爱,很多人表示出不同看法,其中最奇葩的有两种:

一种是报复说:这些人认为康熙一生未能承欢父母膝下,父亲为人没有担当,康熙深恶之。而康熙看到乾隆时,认为这是孙子个汉人,故而特意将其培养,又立之前不大喜欢的雍正为储君,意欲将江山易手汉人,以报复顺治。



另一种是私生子说:这些人称乾隆生母进雍亲王府前曾在宫中做了几年侍女,后进雍亲王府莫名生下四子弘厉,而这个孩子实则康熙亲生儿子,康熙初见便认得骨肉,所以刻意让其进宫亲自培养。而乾隆易有所察觉,后来的拟定的“康乾盛世”可见端倪。

个人觉得这些说法都很扯,首先在几千年的文化熏陶下,古人对民族、血缘的拥护和传承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念,康熙再恨顺治,也不会有把江山易手汉人的想法。其次如果弘历是其儿子,不可能流落雍亲王府,因为清朝皇帝临幸任何人都有记载,皇帝临幸过的女人不会再出宫。

那么初次见面,康熙为何如此喜爱12岁弘历呢?小编掐指一算,大抵以下缘故:



弘历面相举止深得圣心。

史书记载弘历年少时身形倾长,面容清秀。弘历和弘昼被同时叫到康熙面前时,康熙看到弘历,手中发酒杯就放下了,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后来经过一系列的问话,弘历都能对答如流,且镇定自若,毫无忸怩。对比旁边战战兢兢的弘昼,弘历可谓大方得体,贵气逼人。

而且,据见过康熙的人所论述其相貌,与乾隆多少有些相似,比如法国传教士猜晋曾道:“他高大雄壮,仪表堂堂,五官端正,双眼炯炯有神……”,而弘历当时双眼黑白分明,目光清澈,炯炯有神。

见到神似自己的孙子,康熙自然开怀。兼之人品举动流露出超凡贵气,康熙决定将其带在身边亲自培养。



在弘历之前,只有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才有此殊荣,几十年后乾隆百般刁难弘皙致死,不知是否因恨其受祖父之爱超过自己?

弘历命相贵不可言:

据后来康熙找人为弘历算命,算出的结果令其龙颜大悦,更深爱乾隆,经后来故宫博物馆展示的乾隆八字和批语,可知乾隆命中不仅富贵福禄深厚,亦为长寿之人。

批语:此命贵富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

考虑到江山的稳定,大多帝王都想找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继承人,乾隆明显符合这些要求。故而,康熙才会此孙另眼相待。


微影窥人生


考究满清康、雍、乾爷孙三代的王业接替历程从《清实录》着手最为详实。

《清实录》载,康熙晚年颇受吏治腐败,大清国库空虚的困扰,时常恨自己不能向天再请十年以扫清吏治。晚年的康熙见到自己的儿子们深困于九子夺嫡的权欲漩涡中,兄弟相悖,骨肉离心,苦恼不已。



(康熙)

但是在这关键时刻,唯有皇四子胤禛堪称大清朝的一股清流,不结党羽,不涉党争,行事稳重堪当大任,静得从容一心为国。最主要的是还难能可贵地时时为诸事烦扰的皇阿玛聊以宽慰,这让晚年的康熙马上喜欢上了这个四儿子,政务之余,便偶尔到胤禛的圆明园去散心,毕竟皇宫周遭聒噪早已经没有了安静的去处,唯有老四那儿能让自己静下心来。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的傍晚,康熙处理完政务便再次到胤禛的圆明园散心。夕阳西下,父子两在牡丹亭下把酒小酌,一抒胸中烦闷,快意得很。胤禛于是借机对康熙说“皇阿玛,您的两个孙子都还没有拜见过您,他们私下里都尊您为大清第一巴图鲁,都嚷嚷着要见他们的皇爷爷一面。”

康熙闻之大喜“第一巴图鲁?是嘛?上次离开后我就听侍卫说我这两个孙子中有一位读书特别厉害,心里正想着见一见,快叫他们来见我!”

于是,两位皇孙弘昼和弘历便来拜见了他们的皇爷爷,只一眼,康熙便看上了弘历。

(影视弘历)

只见弘历长得清秀俊朗,眼神里曳曳泛光,透着股灵秀与静气,康熙要的就是这股子静气。拜见自己的时候弘历显得举止端庄,从容有序,隐隐约约透着一股大淡定之气。康熙打心眼里便断定,他就是侍卫所说自己想见的孙子弘历了。相比之下,一起拜见自己的弘昼就显得有点窘迫愚讷。

于是,康熙特宠弘历到自己身边考问其功课,结果不论是祖宗实录还是四书五经,弘历答得都堪称完美且言语不急不躁,有条不紊,涉及时务,还能稍微联系当下分析,区区十二岁的娃娃,竟就有如此见地,天资之聪颖更甚自己年幼同岁时期,实在是让康熙大吃一惊,当下不由得心中默地一句“我大清后继有人啦!”

(弘历.乾隆)

此次康熙乘兴而来,本就想着散散心而已,却没想到却有意外天大收获,满载而归。

回到宫里,康熙来来去去琢磨了好几天便又差太监去要了弘历的生辰八字,分别让通晓周易命理的大师解之,皆以为乃大吉王者之命。

于是康熙又琢磨了几天,索性便下诏给了雍正,自己要养育弘历于宫中将弘历接到了宫里与自己同住。

要知道,养育宫中只有作为皇储的皇长孙才有的特权,康熙此举,让纷纷扰扰的王公大臣顿时觉得江山去向大势已定。因为将弘历作为皇储培养就意味着默认雍正是自己皇位的接班人了,自古以来皇位除却谋朝篡位都是父传子的,要让弘历当皇帝,那他父亲胤禛就必须是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的夏、秋,将近六个月的时间,康熙与弘历爷孙两几乎如影随形,出同车,入同座,食同桌,寝同床。此外,康熙还手把手教弘历念书写字且传以君王之道。


(影视康熙将弘历养育宫中)

等到自己与一班军机大臣商量军政要务的时候也让弘历随侍左右,众臣也心领神会对胤禛乃至弘历变得越发恭敬起来,因为随侍左右在大家看来自废太子胤礽之后便是弘历了,帝王之位,花落四爷。

康熙六十一年八月,康熙最后一次秋后围猎在永安莽喀围场举行,弘历伴驾。期间,康熙射中一只熊瞎子,熊瞎子应声而倒便没了动静,康熙想着熊瞎子概是奄奄一息了便有意偷偷让弘历近前去射杀以建威名于群臣。结果弘历近前,熊瞎子突然将弘历扑倒在地,众人闻声未见弘历在下深恐其伤到康熙纷纷乱箭齐发射向熊瞎子。康熙此时内心可谓翻江倒海,肝肠寸断,待走近前一看只见弘历居然双手死死握着熊瞎子,安然无恙。熊口脱生已是吉人天相,乱箭逃生真乃天人之气啊!

于是,秋猎回京不久,康熙又马上起身悄悄去了热河老家胤禛的狮子园见了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观之天庭饱满双颊有肉红润泛光,体态独有满清女人的丰腴结实,真是大福大贵之人啊。

经此一相,康熙再无顾虑,再过了三个月既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崩逝畅春园,着皇四子胤禛继位。

(雍正)

不得不说,从《清实录》记载来看,雍正堪称上下五千年父凭子贵第一人。他的那番思量、绸缪实在令人佩服不已,有人说雍正窃国,这或许也可作为佐证以止谣言。


不书公子


乾隆是12岁那年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帝,那时年幼的他还全然不知这一次见面将会彻底地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跟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在圆明园“偶遇”了,其实这一次偶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纯粹。乾隆的父亲雍亲王并非等闲之辈,他看出自己的儿子弘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趁一次闲聊装作无意地跟康熙提起:“您还有两个孙子从生下来都还没有机会一睹他们爷爷的圣颜呢。”康熙听儿子这样说,没有想太多,况且只是跟自己的孙子见面而已。事实上,老康熙并非看不出雍亲王要引荐两个孩子的意图,只是眼前自己的这个儿子也非平庸之辈,就算临时布置给他的任务,从来都能很好地完成,想必他想推荐的人定有值得一见之处。更何况,一享天伦对于此时的康熙也算一件欢喜之事,所以便欣然应允。于是便约定了时间、地点见见自己的孙子。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品酒赏景。刚看到这两个孩子,康熙便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昼倒没是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当时的弘历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眉宇间充满了灵气与淡定,相貌上就显示出与众不同。所以在行礼的时候,皇帝也特别注意了他,弘历行为敏捷得体,一点也没有这个年纪的孩子常有的紧张和局促,与跟在他身后的弘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丰富的阅人经验告诉康熙,这个孩子绝对能成就一番大事。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开始询问他的功课。弘历便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并全部清楚地讲解了一遍。这让康熙更加高兴,确定这是他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最出色的一个。但康熙毕竟是一朝明君,不能依靠所谓的感觉行事。清朝是一个封建的王朝,比较迷信生辰八字,康熙更是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还专门有一个比较认可的“罗瞎子”。所以牡丹亭见过弘历几日后,便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给自己审阅。

批算的结果正如康熙所料,这孩子的八字果然与众不同。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并附带了康熙六十一年时人的批语。

内容如下:此命贵富天然,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

我国自古的命相之理,是有固定的推算方法的。按命相理论,乾隆的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所以又过了几天,康熙又一次驾临圆明园,一顿饭后,宣布了一个影响历史的决定: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此前,康熙仅见过这个小孙子一次,但因为弘历给他的印象的确与众不同,处事不惊慌、不争夺,容貌清秀,充满灵气,加上弘历与众不同或者说具有帝王之象的八字,促使他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侬行盖碗茶


康熙末年的“九王夺储”无疑是一幕大戏,而终结这一大戏的,居然是一个12岁的小孩。正如某清史专家说的:

“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棋局可能将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荟萃了中国古代政治权术的精华。而其中最动人心弦、最富戏剧性的,竟是以一枚过河小卒的出现,了此残局。”

这里说的“过河小卒子”,指的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

那么,事实真的是如何吗?

笔者以为,乾隆时不时的向天下臣民宣示他与爷爷康熙的亲密关系,搞得雍正得位好像主要是他的功劳一样,这个显然是乾隆好大喜功的一贯表现,不足为怪。

就事实而言,康熙晚年确实待见过小弘历。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弘历在承德避暑山庄第一次见到皇爷爷,

次年春天,康熙应邀到弘历家的圆明园牡丹台赏花看戏,之后又把弘历接到自己住的畅春园,聊解年老之闷。这年夏天,康熙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把弘历也带上了,并令其随同读书。

据说,某次打猎时弘历险些被熊所伤,然而却大难不死。事后康熙不仅派人给弘历算命,而且连其母亲钮钴禄氏也一并看相,结果证明弘历的命数贵重,福报可能在康熙之上。

对此,乾隆自己也颇为得意,其曾说:“(皇祖)仰惟付托之重,默契圣心,投艰遗大,似即肇基于此。”

然而,康熙钟爱弘历或许是事实,但与雍正继位基本是两回事。毕竟,老年人喜欢幼年的子孙是人之常情,但弘历与康熙接触的时间大概也就半年,并不能说明问题。

而且,当时在幼年子孙辈中,也不是只有弘历一个人在康熙身边,而还有康熙的幼子胤祕、胤禧等人,也都是康熙所钟爱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孙辈里面,最受康熙喜欢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并不是弘历,而是废太子胤礽的第二子弘晳。

弘晳从小就被康熙养在宫中,时已年近三十。如果康熙真是选择孙辈的话,弘晳作为康熙的嫡长孙自然更受重视,哪里轮得到小弘历呢?

从这个角度上说,弘历的出现或许给雍正夺储有些加分,但说是有了弘历,雍正才能继位,显然是主次颠倒。

事实上,雍正是凭借自己的综合实力获得康熙的重视,康熙也绝不会以选孙的原则去确定皇位继承人,这是极显然的事实。

从这点而言,乾隆一再夸大自己与康熙的亲密关系而造成“雍正继位是他的功劳”的错觉,无非是其自高自大的一贯体现罢了。


坑爹史册


康熙喜欢乾隆,是对自己老爹的报复。

不论野史中怎么记载,在康熙第一次见到12岁的乾隆的时候便决定把皇位传给雍正,然后由雍正转给了乾隆。这是对自己老爹顺治不负责任的报复,是对爱新觉罗的报复。顺治为了自己的理想,出家当和尚,把尚在幼年的康熙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虽然是一国之君的位置,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失去了自己最想要的童年,只能天天端坐在龙椅上听大臣们的奏报,自己不知所云,不能玩耍,不能睡懒觉,这一坐就是十几年。

康熙心里是痛苦的,对于像康熙这样的人来说,做一代明君太累,太难,远不如做一个王爷来得舒服。但他的老爹顺治没有让他做王爷,没有给他一个美好的童年,却让他为大清的江山劳碌了一辈子。当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的乾隆出现晚年康熙眼前之后,看着这个明显没有满族人的样子,没有满族人的血统,明显是个汉人,是自己的四儿子带过来寻自己开心的孙子的时候,看着这个不一样的孙子快乐的面孔,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时候,康熙隐藏在自己内心对自己父亲的不满爆发了

你不是要让我帮你打理这个江山吗?我帮你打理了

你不是想大清江山千秋万代,一直统治这片土地,统治这里的子民吗?我偏偏不如你愿,我要把江山还给他们。虽然,八旗的人不会同意,那又能怎么样呢 ?没人知道他是汉人。他和已经退休的陈阁老长的好像啊...


毕植园


康熙晚年与乾隆相处的大概经过可以见于乾隆撰写的御制诗文,包括《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避暑山庄百韵诗序》《游狮子园》等篇章,可以说乾隆对祖父的敬佩和追忆贯穿了他的一生。

以甲寅《游狮子园》为例,这首诗歌出自《高宗御制诗集五集》卷九十一。诗歌小注记载了乾隆与康熙相遇的过程:

康熙六十年,予年十一,随皇考至山庄内观莲所廊下,皇考命予背诵所读经书,不遗一字,皇祖近侍皆在旁环听,咸惊颖异。皇考始有心奏皇祖令予随侍学习。

予十二岁蒙皇祖于圆明园之牡丹台召见,即命养育宫中。是年,随侍来热河,居山庄内之万壑松风。

康熙六十年(1721),当时还是亲王的雍正就安排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在避暑山庄的观莲所背诵经书,当时乾隆表现的非常出色,故而雍正便升起想把他推送到康熙身边的念头。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驾临圆明园牡丹台(即镂月开云),见到孙子弘历后非常喜爱,决定把他养育宫中。

在接下来半年的相处中,乾隆被祖父带到了避暑山庄。在《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一文中,乾隆详细追忆了他与康熙相处的经过:

夙兴夜寐,日觐天颜;绨几翻书,或示章句;玉筳传膳,每赐芳饴;批阅章奏,屏息侍傍;引见官吏,承颜立侧;或命步射,以示众臣,持满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动。至于钓鱼而得,则令持去,以给皇考。若隔旬余半月,则遣往狮子园。以谒圣母。

入木兰初,围场曰“永安莽喀”。围中有一熊,皇祖御火枪,中之,熊伏不动。久之,皇祖谓其已毙,命御前侍卫引予去射之。意欲使予于初围,得猎熊之名也。其时,予甫欲上马,而熊突起奔前。皇祖御虎枪,殪之;事毕,入武帐,皇祖顾温惠皇贵太妃,指予曰:“伊命贵重。”乃以射熊事告之曰:“使伊至熊所,而熊起马惊,成何事体。”

又一日,虞者告:“有虎。”皇祖命二十一叔父,后封慎郡王者往。予跽奏:“愿去!”皇祖曰:“汝不可去,俟朕往之日,携汝去耳。”似此深思,彼时不知,至于今,每一念及,即欲堕泪。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乾隆对祖父康熙的情感,以及康熙对这个孙子的看重。


HuiNanHistory


临危不惧,知大体,明事理,有帝王之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d4938a60ed43cf30da6988e0d292128\

竹斋子


从史书上看,康熙是很喜爱乾隆这个孙子的。

康熙的孙子其实是很多的,当见到乾隆的时候,乾隆已经12岁,当时弘历和弘昼一起出现在康熙面前时,弘昼一副很拘束的样子,这就显得弘历的淡定和落落大方就格外突出;

另外,乾隆外表长得也很漂亮,而且有灵气,可能是他身上某种似曾相识的帝王气质吸引了康熙。康熙也召见过生下弘历但是身份仍然卑微的钮祜禄氏,大赞其是有福之人,因而更加宠爱乾隆。

当时,还有术士为乾隆算过命,称其为命中注定的大富大贵之人。

后来在避暑山庄,康熙和乾隆有过一段形影不离的相伴日子。在这段日子里,康熙发现了乾隆更多的优点,而且因为乾隆的陪伴,康熙享受到天伦之乐,这也更坚定了康熙对这个孙子的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