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太,兒媳蹭飯交錢,卻對婆婆感激涕零,是奇葩還是智慧?

琴姨是小區里老頭老太太裡的一個奇葩,也是眾人羨慕的對象。因為現代家庭中都是父母補貼子女,每天補貼不少錢,可兒媳卻從不說她們一句好話。但是琴姨家卻是個例外,琴姨規定小倆口每月必須交1800元伙食費,過年過節要另外孝敬。奇怪的是面對這種近乎苛刻的條件,兒媳婦不但接受了,還對著婆婆感激涕零,小區的老頭老太一直很納悶是怎麼回事?

這不,非要琴姨聊聊育兒經。

六旬老太,兒媳蹭飯交錢,卻對婆婆感激涕零,是奇葩還是智慧?

琴姨說,她制定交伙食費的規定原因如下:

一、不想讓倆口子認為,父母管著他們吃喝是理所應當。他們都成家立業了,我們也老了,我們幫她們是情誼,不幫她們是道理。琴姨說,其實小倆口也不是每個月都給,有時候手頭緊了,兒媳婦就過來說一聲,我也就不要了,兒媳婦就會覺的我是好婆婆,經常免費管他們一家吃喝。

六旬老太,兒媳蹭飯交錢,卻對婆婆感激涕零,是奇葩還是智慧?

二、過節另要錢,是讓他們倆口子知道我們老了,他們應該負擔起照顧孩子和老人的職責了,不要覺的父母很能幹,他們還是孩子。

三、其實她每年年底都會給孫女幾萬(他們交上的伙食費,再加點添頭)的壓歲錢,不讓倆口子動用,作為孫女將來的教育基金,這樣不但給他們以後減輕了負擔,媳婦也覺得我疼孫女。

六旬老太,兒媳蹭飯交錢,卻對婆婆感激涕零,是奇葩還是智慧?

至始至終我都想讓她們明白,我給是情義,不給是道理;其實現在多少啃老族是被父母縱容出來的結果。父母永遠讓孩子覺的他們是頂樑柱,他們還很能幹,養他是應該的。一旦孩子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應該的,那就註定要家庭大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