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死后,她是慈禧最忌惮的人,原因是她手握一道密旨

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的实际统治者,她凭借着极强的政治手腕,权倾朝野,统治中国近50年。她26岁便守寡成为太后,当时即位的同治帝才只有5岁,作为同治生母的慈禧顺理成章地开始垂帘听政。不过,当时身为太后的慈禧并不敢胡作非为,只因为她对一个人十分忌惮,这个人便是慈安。

咸丰死后,她是慈禧最忌惮的人,原因是她手握一道密旨

慈安入宫早于慈禧,入宫当年便被咸丰帝册封为正宫皇后。而慈禧开始只是被封为兰贵人,后来晋封懿嫔,在生下同治后晋封为懿妃,此后又被封为懿贵妃,地位在慈安之下。不过慈禧天资聪慧,当时的清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体弱多病的咸丰常常要慈禧代笔批阅奏折,甚至允许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点与唐朝时期的武则天十分相似。另外,慈禧生下了咸丰唯一的儿子,俗话说母以子贵,这也加重了她在咸丰心目中的分量。

咸丰死后,她是慈禧最忌惮的人,原因是她手握一道密旨

由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率众逃往热河避难,没过多久,心力憔悴的咸丰便病重。考虑到唯一的儿子同治才只有5岁,于是咸丰让慈安和慈禧垂帘听政,为了防止后宫势力过大,他还安排顾命八大臣辅政,以平衡两者间的势力。

咸丰死后,她是慈禧最忌惮的人,原因是她手握一道密旨

咸丰死后,慈禧便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首先,她联合慈安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扫清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随后,她在奕訢的辅佐下,整顿吏治,重用包括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在内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此时,对于有着极强权力欲望的慈禧来说,身在后宫的慈安太后是她唯一害怕的人。她知道自己地位、资历远远比不上慈安,只不过是凭借着皇帝生母的身份,才能与慈安两宫并尊。每遇到大事需要最终决断的时候,慈禧往往会面见慈安,以征求她的同意。她工于心计,巴结慈安,将其拉到自己一边,所以才能成功发动政变,达到掌权的目的。另外,慈禧得知咸丰临死前,曾经给慈安下了一道密旨。咸丰担心善于权术的慈禧,会在自己死后大权独揽,于是密令慈安如果发觉慈禧图谋不轨,她可以直接废掉慈禧。而慈禧也知道这道密旨的存在,她战战兢兢,对慈安毕恭毕敬。

咸丰死后,她是慈禧最忌惮的人,原因是她手握一道密旨

慈安很少过问政事,大小事务交由慈禧管理,自己只负责最后决断。历史上给二人的评价是慈安优于德,慈禧优于才。不过,有一次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擅自出宫,胡作非为,在山东被巡抚丁宝桢抓住。按照大清律例,为防止宦官干政,太监是不得擅自出宫的,违者大多处以极刑。考虑到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在征得慈安的同意下,丁宝桢将安德海处死。对于此事,慈禧是敢怒不敢言,毕竟慈安手里握着她的生死。

咸丰死后,她是慈禧最忌惮的人,原因是她手握一道密旨

据传,有一天慈安探望生病的慈禧,发现她手臂缠着白布,得知原来是慈禧听说慈安生病,于是在手臂上割肉为慈安熬药。慈安大为感动,她觉得对慈禧的防备毫无必要,于是当着慈禧的面,将那道密旨烧毁。慈禧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过令人蹊跷的是,没过多久慈安便在宫中暴毙,真实死因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咸丰死后,她是慈禧最忌惮的人,原因是她手握一道密旨

从此之后,慈禧在宫中最后的障碍消失了,她终于开始了晚清独掌朝政的专权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