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村通”公路为什么变成了“村村痛”,原因到底是什么!

农村这几年变化最大地方就是路变得好走了,原来的农村一旦受到下雨或是其他恶劣天气影响,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找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这些年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原来越重视,农民们都感到非常满意知足,路好走了,工作上学做生意都变得方便起来。

农村“村村通”公路为什么变成了“村村痛”,原因到底是什么!

如今村村通道路覆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每个村子几乎都铺上了水泥路,老百姓去城里的路也便捷了,但是便利带来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生。通路是好事,但是为什么有不少农民对此感到无奈,甚至是愤怒呢?原因究竟是什么?

农村“村村通”公路为什么变成了“村村痛”,原因到底是什么!

有许多村民是这样反映到,刚修的路,还没走两年,路面上就已经坑坑洼洼,破败不堪了,根本不像只修了两年的路,质量太差了,还不如我们村民自己填的土。不仅如此,有的农村道路甚至出现“断头路”,一个村与另一个村相距十几米,可是这条路就是没人修了,村民也因此要绕其它的远路走。这种情况的出现也着实让人尴尬,同时也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诸多的不便。

农村“村村通”公路为什么变成了“村村痛”,原因到底是什么!

甚至还有的道路宽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村村通建设标准是4.5米宽,而现实是有的道路只有2米宽,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一辆轿车车宽1.8米。两辆车会车时根本无法并行,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只会添堵不是吗?

农村“村村通”公路为什么变成了“村村痛”,原因到底是什么!

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1、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2、建设材料不合格

3、太过形式化,一个月的工程,十几天就做好了

4、后期保养维护不当

“村村通”的出现原本是给老百姓带来福音的好工程,而如今问题频发,让不少村民伤了心,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